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深入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

2018-03-19 15:43包月强赵王青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初心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包月强,赵王青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到:“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我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必须要有新气象、新目标和新作为。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因此,深入掌握它的理论和实践来源、科学内涵、时代意义,这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有利于增强中国共产党人实现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梦的信心;更有利于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增添新动力。

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形成的主要来源

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可能是独立的,都是在汲取了前人优秀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理论的形成主要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发扬了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的理论精髓和历届中国中产党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中得以产生的。

(一)主要理论来源

1.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2]而马克思主义则主张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和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的生产方式,维护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根本利益,让人们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就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这就说明了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使人们从私有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提高每个人各方面的能力,减轻他们的生存压力,真正做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继承这一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复兴梦和人民幸福梦,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形成的主要理论来源。

2.发扬了历届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理论精髓

近代中国人民遭受了空前的殖民掠夺和压迫,在国内外联合势力的打击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带领农民、工人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1949年建国以后,毛泽东带领大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农业、工业、科技的建设事业,这为以后实现国家富强梦和人民幸福梦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制度和科技保证;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落后的现状,以伟大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率领华夏儿女对于如何实现国强民富的愿望作出了艰辛探索,他在南方谈话中对我国社会主义本质的内涵作了科学论述,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这就说明了他将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主要途径,他凝聚各族人民力量,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破除阻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体制机制,最终提升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进入新世纪,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对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理念进行了不断丰富和发展,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方位改革,取得了许多成就,提高了中华民族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真正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赞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对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敏锐观察和深入研究,根据我国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实际提出了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核心内容的中国梦,为了实现这一伟大梦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我国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5],使人民有了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公平正义感,提高了国家的综合国力、扩大了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这些理论精髓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形成起到了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二)实践来源

1.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取得的建树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形成的实践基础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遭受了来自各方面的殖民掠夺和压迫,面临这种现实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具有鲜明中国特点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巨大胜利,使广大人民从封建社会的束缚关系中解放了出来,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家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家经济、政治和国防事业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通过赴实地调研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造,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不忘初心和使命,并根据新的时代特征对前面领导集体的发展思想进行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为其增加了新的时代内涵,通过一系列的改革使国家经济发展活力、政治影响力、文化传播力、社会和谐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并且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生得到极大改善,这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2.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的主政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形成的发展和成熟阶段

经过30多年的主政实践,习总书记从底层不断奋斗至核心地位的确立,他从一位梁家河农村普通的支书发展为今天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他30多年的辛路历程就是最好的诠释,从中国贫困的西北到富庶的东南,他主政过西部、中部、东部,几乎涵盖了大半个中国。他根据不同省份的具体特点,制定了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规划,统筹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创造了欣欣向荣的前景。他深入广大地区调研,深度分析地区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规划经济发展长远蓝图,受益颇深,同时注重民生问题,广开言路听取人民心声,拓展各种渠道发扬人民民主,出台了一系列惠民政策,帮助人民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30多年的基层实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思想的发展和成熟阶段,也是他的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阶段。综上所述,习近平总书记的7年知青经历和30多年的主政实践,不仅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形成的历史起点,也是他们初心和使命的成熟与发展阶段,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产生的现实条件。

二 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多重科学内涵的解读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要想深入领会其中蕴含的实质性内涵,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始终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本质要求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必须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追求,也是他们的使命和担当。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步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之所以发生变化,是因为经过40年的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提高,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家的面貌、社会的面貌、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仍然不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各领域依然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也是摆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历史使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要在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以面临的困难为契机,提升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真正做到和人民心心相印、与他们同甘共苦,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也是他们的价值追求。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论述了人民的重要性和地位问题。他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6]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不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让人民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拥有更稳定的工作、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更加和谐的社会氛围和更加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就像习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讲的那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7]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优良作风,总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因为他非常清楚,如果没有人民就没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切,所以我们党必须始终贯彻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并将人民的需求贯穿于他们治国理政新实践的全过程,始终以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是否真正得到了提高,他们的合法权益能否切实得到维护等作为检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工作的成就。就像习总书记说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8]所以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永恒目标,也是他们初心和使命的重要体现。

(三)始终将民族复兴梦和个人幸福梦相结合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特有的时代梦,主要涵盖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近代的国家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受到来自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面对这种现状,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带领广大劳苦大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摆脱国家四分五裂状态、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解放的时代梦;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经过党的十八大以后五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发展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阶段,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的指导思想,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了许多历史性成绩,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二是十分关注民主法治建设,提高了人民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了人民的文化自信心,推进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四是党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了人民的社会幸福感;五是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和新的生态理念,生态环境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增强了人民对生态环境需求的满意度;六是加大对创新的投资力度,尤其对高科技的领域的投资,提高我国的创新能力和高尖端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最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所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实现国家的富强梦、民族的复兴梦和人民的幸福梦,并将三者结合起来,因为无论是国家富强梦还是民族复兴梦,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的幸福梦。习近平在他的《谈治国理政》中论述到:“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9]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四)始终促进人与自然、社会的协同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

纵观整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他们一直非常重视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问题,因为只有处理好这两对关系,才能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最后落脚于真正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整个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矛盾,但恰恰是因为这对矛盾的出现也促进了人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恩格斯认为:“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0]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要在自然界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活动,不能超越它自身的修复能力,我们要以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为前提索取资源,否则就会得到自然界的报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总是能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出许多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举措。他们认为在提高社会生产能力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好生态环境,要像保护自己生命一样保护自然环境,提高人们的社会幸福感。只有既满足了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也满足了人们对精神领域的需求,才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无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在建设和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总是能够处理好三者的关系,特别是我国进入新时代以后,他们将人民的幸福作为一生的奋斗目标,也只有让人民过上健康、幸福和高水平的生活,最终才能实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目标。

三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时代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明确表明,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我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深入探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时代意义。

(一)为我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指明新方向

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阻碍我国各方面发展的最大阻力,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这也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牢记“为民族谋复兴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扛起发展国家的责任,大力提升各方面能力和本领,积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更加注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每个个体都享有平等的参与权、竞争权和享有权;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文化自信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人民的社会满意度和幸福度;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特别是对高端核心技术的投资力度,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为推动我国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注入了新动力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总是将广大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这也突出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立场,他们始终都是为人民利益着想的,因为只有人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才能真正体现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的使命与价值。当今我国发展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所以我们要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契机,不断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尽力缩小中西部发展差距,缩小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缩小农业、工业、第三产业之间的差距,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而不断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丽中国、幸福中国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和政府采取积极政策深入推进提高社会生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建设和谐社会与建设绿色中国等“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从而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现、国防实力、综合国力水平,为实现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可靠的制度保证、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为实现这一目标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新动力。

猜你喜欢
初心总书记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