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卓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的网民规模已达7.72亿,而青年学生基本上个个是网民。随着微博、微信、直播等微媒体在高校学生群体中的盛行,一种以去中心化、碎片化为特点的新兴文化形态——微文化,正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深度思考、话语表达及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人人可言”的微文化时代,每个人都有信息制造与信息消费的双重属性。各种信息循着网络社交圈子进行网状扩散,其结果与影响常常会出人意料。面对这种舆情生态,肩负着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的重大使命的辅导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准确研判和科学处理网络舆情的预警能力。
微文化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衍生出来的注重向个体和微观发展的新兴文化形态[1]。微文化以其即时极速、自由交互的传播属性将每个人联结进全球化共时结构,它不断衍生、聚合、裂变,从而使得其影响力、传播力、覆盖面呈现几何级数增长。在特定情形下,线上线下联动效应凸显,它就会影响社会舆论走向。伴随各类微媒体平台在青年学生群体中的快速普及,网络舆论格局不断被刷新,高校网络舆情生态也在随之而改变,呈现出新的形态。
基于微文化去中心化特性,群体互动活跃。微文化的去中心化消除了话语表达的门槛。借助微媒体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起、参与任何话题,都可以成为舆论策源者和传播节点。青年学生都具有喜新好奇的心理,他们乐于通过分享、评论、转发、点赞等网络社交方式来建立和维护自己的网络社交圈,因而群体互动活跃。
基于微文化即时极速特性,舆情控制难度加大。毫无疑问,互联网已成为时下最大的信息发散地。互联网上的任何信息不论真假,一旦有了爆点,就会博取大量的评论、转发。在“随手一发”的快捷环境下,大量舆论和情绪迅速积累,从产生、聚集、发酵、扩散到引发危机,往往只需要短短几分钟时间,这就使得舆情控制难度加大。
基于微文化以小搏大特性,群体极化效应明显。大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其心智不够成熟,易于冲动,且休闲时间多,容易被网络舆论绑架,出现群体性的跟风、盲从和躁动。在特殊敏感时期,线上线下联动,影响力叠加,不可控危机事件发生概率增加。
基于微文化多元碎片特性,权威声音易被消解。多元碎片特性在赋予话语诉求权利的同时也造成纷争的舆情迷雾,在喧嚣中稀释、湮没权威声音。在互联网上,针对同一件事往往众说纷纭,海量复杂的信息真假难辨。对此,青年学生容易出现价值误判,从而形成群体盲从效应,这就增加了舆论引导的难度。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与学生接触最密切的基层工作者,也最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与信赖。因此,辅导员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占领网络舆情阵地。
做微媒体平台的深度体验用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尽其用,必先得其法。高校辅导员要在网络舆情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了解微文化网络环境,主动接触年轻人追捧的各类微媒体,并在深度体验的基础上积极融入,准确把握各类微媒体的运营特点、传播规律,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舆情管理工作。
做网络社交圈里的人气用户。学生认同辅导员的权威,辅导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才能获得积极的效果。而辅导员的权威除了来自学校授权,更多的是来自本身的人格魅力。辅导员要想融入学生的网络社交圈,则必须塑造自己富有独特人格魅力的网络形象,成为一定范围内的活跃分子和人气用户,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在交流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如此,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舆论。
做网络社交平台的意见领袖。当代大学生普遍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性。微文化自带的传播主体多元化属性,在让受众可选择性增多的同时也消解了传统权威的影响力。学生群体对线下传统教育不信服,却倾向于推崇网络上的“专业人士”。因此,辅导员要加强在微媒体平台上的叙事能力,敏锐捕捉网络热议话题和关注焦点,积极跟进;要巧用青年学生接受度强的交流工具,如诙谐的网络语言、生动的微视频、贴切的表情包等,通过发言的质量与数量建立个人威信和影响力[2],成为网络意见领袖。此外,辅导员还要不断强化个人修养,巩固和扩大网络领袖地位,这样才能稳定其声望,增进受众的信任感,为进行舆情疏导建立网络群众基础。
辅导员的舆情预警能力,是指通过特定的工作方法获取信息,确定预警信号,进行分析判断预测,以便能超前采取相应对策的综合能力[3]。预警是网络舆情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位于一线的辅导员预警能力突出,则可及时发现舆情苗头,减少安全隐患。因此,培养和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舆情预警能力,特别是应对微媒体舆情危机的能力,在当前的微文化环境中尤为重要。
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骨干和联结学校与学生的纽带,辅导员必然是舆情预警的中坚力量。辅导员对自身的微媒体角色和承担的责任具有积极的心理认同,才能有效开展预警工作。
在微文化背景下,辅导员要成为各类微媒体的深度体验用户,用好微媒体,进而成为社交圈内的人气用户和网络意见领袖。有机融合这3种网络角色,有利于辅导员发挥教育与教化的功能,变堵为疏,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舆情。由于精力、时间、能力的局限性,辅导员个人对各种微媒介的掌控不可能面面俱到。高校应组建辅导员团队,根据不同微媒体的传播特点,结合每个人的特长来构建团队的网络形象。擅长逻辑思考、文字功底强的辅导员,适合做微博、微信公众号的时评、文章等文字内容类的媒介传播;反应敏捷、语言交流能力强的辅导员,则适合做微访谈、直播等视频内容类的媒介传播。在传播媒介的选择上,既要有所兼顾也要重点打造。应根据受众的数量、阅读量,对最受关注的微媒体强化内容输出。比如主动参与网络热议话题,顺势引导舆论;选择恰当主题定期外宣,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展示主题内容。融入微媒体,就是要用微媒体的流行语言去发声,这样才能塑造鲜活立体的网络形象。
广泛收集信息是辅导员进行预警工作的基础环节。在信息爆炸时代,辅导员要善于巧用各种工具,及时捕获舆情信息。在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中引入舆情监测软件,可实现对校园网站、互动论坛等网络平台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信息自动采集,并通过关键词统计、主题分析、传播跟踪等技术功能,对舆情信息进行初步分类汇总,形成分类舆情报告。
在使用工具软件的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人工搜索,充分实现舆情采集的互补。人工搜索即人工通过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或通过查阅网络媒体平台发现舆情信息。具体来说,辅导员可通过2种渠道展开人工搜索。一是重点关注学生诉求最能被认同、信息传播最为畅通的媒介平台。浏览学生的微博、QQ空间、微信朋友圈等,了解信息动态,留心跟帖回复,或通过评论互动等方式跟踪信息发展,以获取第一手舆情资料。二是持续关注学生中的重点人群、意见领袖和社交活跃用户的个人媒体平台,发现问题苗头后及时通过跟帖留言、当面谈话、访谈亲朋好友等方式,进一步确定舆情信息。
在广泛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辅导员要能够使用统计分析工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随时记录、即时整理、判断筛选或继续追踪。通过科学梳理各种信息,分析界定舆情性质,为下一步工作做好准备。
微媒体即时互动、自由交互的传播特点,使得网络舆情必然伴随诉求的发酵裂变与多元发展。在获取信息的基础上,辅导员要能敏锐识别舆情的情感导向,科学评估舆情的性质,及时确定预警信号。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辅导员应根据舆情的轻重缓急作出判断:须向上级汇报的,则立即报告;能在自己权责范围内解决的,则选择合适的方法立即解决。
应对网络舆情,从方法程序方面来看,辅导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对事件进行细致分析,把握事件背后的利益诉求,对事态走势作出合理预判,根据事件的传播特点确定合适的应对方式。第二,要准确抓住引爆舆情的关键点,并选准引导时机。对虚假信息及时辟谣,对正面信息及时传导。回答网络质疑时,要言之有据、言之有物、言之有理。第三,要充分利用平时积累的网络人气,在关键时刻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正能量。熟练掌握微媒体发言技巧,积极创新语态,摒弃呆板、教条的回应模式。第四,谨防舆情应对过程中产生的次生舆情灾害。在去中心化特性的影响下,微媒体平台极易产生负面次生舆情,导致公众走向情绪化、非理性极端。因此,辅导员在应对原生舆情时,要以谦虚、真诚的态度及时回应受众质疑,不说套话、不打官腔。当次生舆情发生时,要积极扩散正面次生舆情的影响力,消解负面舆情的影响。
信息时代,微文化背景下,主流媒体常居垄断地位的传统舆论格局被打破,民间舆论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而快速普及的微媒体使高校舆情的生成和传播变得越来越复杂。积极探索在微文化语境下应对舆情的方式方法,也是高校辅导员的职责所在。辅导员要以微文化为抓手,充分运用互联网工具,突破思维定势,主动把握微媒体话语权,做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高校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1]欧晓静,苏国红.国内微文化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王夏露.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见领袖”角色内涵及塑造策略[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3).
[3]吴志龙.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预警能力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