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平 付春海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关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促进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研究与实践—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服务当地畜牧业为例
李雪平 付春海 (松原职业技术学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要适应现代畜牧生产的需要,为地方畜牧经济发展服务;要成为当地畜牧业发展的引路人,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与技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企业要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把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中,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017年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领导就“教育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时指出,职业教育发展要“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只有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才能了解产业发展的现状。建在开发区里,才知道开发区人才需求的动向,知道需求,才能提供供给”[1]。领导的讲话给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松原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自建校以来,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引领,立足三农,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攻关、项目合作等,服务于企业生产,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推进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使专业在服务中建设,在服务中提升,在社会服务中不断吸取案例走进课程,推动专业内涵建设,使社会服务与专业内涵建设相促相长。
(1)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畜牧业已成为农业的主导产业。由于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畜牧“禁养区”的划定,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纷纷落户松原市,如中粮集团在长岭县投资40亿元建设年出栏100万头自繁自养的商品猪基地和100万头商品猪合作养殖基地;正邦集团在扶余市投资30亿元建成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项目;乾安县政府与大北农集团建成年出栏60万头生态猪养殖项目;还有华西希望集团10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宁江区吉林齐全生猪繁育有限公司等项目相继建成。到2017年末,松原市新建较大的规模化、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580个。十三五期间,松原市政府提出“畜牧业强市”发展战略,将进一步推进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2)随着松原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急需一批掌握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的高技能人才[2]。据调查,全市畜牧行业需要专业技术人员8000余人,而从业技术人员仅1200人左右,从事畜牧兽医生产的高技能人员缺口较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数量不足,技术水平低,严重影响我市畜牧业的发展,培养大批畜牧兽医专业技术高技能人才势在必行。随着企业养殖规模的扩大,社会对畜牧实用技能型人才和懂得畜牧知识的职业农民的需求更加旺盛,给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提出更高要求。如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任。近年来,松原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教育内容向社会延伸,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与企业生产相结合,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1 畜牧兽医专业要承担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重任 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松原市唯一一所涉农类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才的获得主要依靠当地职业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因此,学院根据市场需求,开设了畜牧兽医专业、动物医学专业、宠物诊疗技术专业。通过扩大招生,专业群建设,重点培养畜牧兽医高技能专业人才。畜牧兽医专业建设围绕立足乡村办学、倾心于农业职业教育,利用学院现有师资、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职业技能鉴定站,与政府部门、行业部门联合办班,培养急需专业技术人员,每年举办各种类型实用技术培训班10余次,受训人员5000多人次,针对大型养殖场技术人员、基层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个体养殖户和新型农民,进行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农业实用人才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养殖专业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再就业培训等,形成高素质技术人才支撑区域畜牧业经济发展的格局。通过教学和生产服务,学院塑造了一批技术型专家,培养了吉林省羊胚胎移植专家,吉林省“12316三农服务热线”专家,松原市养猪专家、养鸡专家等。利用学院人才、科技优势,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组织送技术下乡等活动,开展贴近农业、贴近农民、贴近实际的技术服务。
2.2 畜牧兽医专业要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1)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要理清办学思路,坚持专业与畜牧相关企业的密切合作,完善“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并举”的办学模式,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地方的宗旨,科学定位,对接区域产业。学院必须将服务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作为自身使命,发挥畜牧兽医专业示范带动作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2)几年来,学院利用本专业的师资、技术和实训基地等资源优势,积极为企业和行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为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先后承担市科学技术局、畜牧局、养殖企业10项重大科技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工作,涉及畜牧发展布局规划、品种、繁育、饲料、营养、疾病预防等方面。专业教师每年完成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技术服务的猪场、羊场、牛场、鸡场120余家,技术服务的农户近2000户。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地方养殖业提供技术服务,解决畜牧生产一线的技术问题。把推广农业技术、零距离服务“三农”作为办学宗旨,开展科技扶贫和精准扶贫,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委派到乾安县所字镇达字村开展精准扶贫,利用专业技术,搞特种养殖,“公司+农户”商品猪养殖模式,使贫困户脱贫致富,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带动乾安县及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快速发展。(3)专业建设要立足产业,服务企业;教师按照所教学科组建服务团队,服务于企业生产。学院定期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和畜牧工作人员一起到村屯进行畜禽免疫接种,深入羊场和牛场进行布病检疫,到鸡场进行鸡新城疫抗体测定和禽流感抗体测定,和当地畜牧部门进行疫情演练。学院秉承“学校在农村、课堂在养殖场、教研在基地、成果进农家”的办学特色,师生在教、学、做的过程中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提高学生不同岗位的应变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使自身价值得到提升。
农业高职院校要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培养大批懂技术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要制定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以适应区域发展[2]。
3.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畜牧业发展呼唤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人才培养要切合行业和区域产业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切入点,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为准则,以素质培养为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制订符合当地专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对当地畜牧兽医行业调查和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领域、就业岗位群及其岗位的工作任务调研与分析,发现畜牧兽医专业人才需求单位主要是大型养殖场、宠物医院、饲料加工销售企业、基层畜牧兽医单位等;主要工作岗位是面向生产一线,从事动物生产、动物繁殖、乳品加工化验、畜禽防疫、疾病诊疗、饲料生产销售、宠物护理等技术服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为此,学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建立促进区域发展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产学结合”、“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教学切合生产实际,学生学有所用,直接对接企业。近几年,畜牧兽医专业与企业合作成立了大北农精英班、国际望康宠物合作班、中粮养猪订单班等,企业技术人员来班级授课,按照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讲授,教学更有目的性。实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为地方服务的目标,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符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人才培养模式。
3.2 推进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改革 依据畜牧行业就业岗位群,畜牧企业对人才技能的要求,以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应职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课程体系,根据畜牧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把畜牧生产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各项关键技能做为载体,建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课程体系,满足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需求[4]。畜牧兽医专业群根据当地畜牧兽医行业领域和岗位任职要求,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主动调整课程,改革课程原有体系,重新构建符合畜禽生产的课程体系。根据松原市畜牧业以猪、牛、羊、鸡、宠物为主,改革课程设置,改变原来学生会养不会治、会治不会养的情况,养治结合。为此,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编写出版了《养猪与猪病防治》、《养禽与禽病防治》、《牛羊饲养与疾病防治》、《宠物诊疗技术》等提升职业院校服务地方产业能力项目系列教材。教材贴近生产实际,融技能、知识与素质为一体,将畜牧兽医专业的最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淘汰落后知识,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相符合。开发以职业技能为模块的项目化课程或任务导向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职业素质、职业技能、创新意识。教学中教师将多年社会服务的技术与经验引入课堂教学中,采用来自企业生产一线的案例进行教学,教学生动实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深受学生好评。
3.3 深化产教融合 推进职业教育和产业共同发展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学院要依托行业、对接产业、融合企业不断创新,通过“引企入校”及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等管理机构,共建生产性实训中心;通过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短期培训等途径,深化人才培养方面的融合。通过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符合。发挥学院的人才、科技优势,和畜牧业深度融合,联合相关企业组建技术服务中心,校企协同发展,增强技术研发及社会服务能力,打造为农服务新亮点。经过几年的发展实践,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在改革探索实践中取得成效。2015年“东北农牧交错带优质肉羊产业化生产模式的研究”获吉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6年“肉羊工厂化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获吉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7年“吉林省优质肉羊经济杂交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获松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松原地方品种猪的保护与产业化开发利用”获松原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通过技术项目研究和实施,不仅为区域经济提供技术服务,同时也培养了一批中青年教师,他们在科研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才干,提升了科研水平;反映到教学中,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
[1] 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 陈宝生就“教育改革发展”答记者问[N]. 中国教育报, 2017, 03. 13.
[2] 马锦屏, 王志刚, 房世雄.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4, 35(10): 54-55.
[3] 张森, 杨正杰, 徐万明. 针对贵州省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其人才需求进行的课程改革探讨[J]. 科教导刊, 2014, 2(上): 158+186.
[4] 周启武, 严杜建. 新形势下畜牧兽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5, 36(3): 59-61.
(2018–03–26)
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年度高教科研课题《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GJX2017D421)
SG719.21
C
1007-1733(2018)06-007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