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71000)邢艳芳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和社会的日益重视,当前胎儿发生肢体畸形的概率是十分低的,但是一旦有胎儿出现肢体的畸形情况没有被及时地发现和处理,就会给其家庭带来很大的伤害,也会为社会造成负担,同时对于胎儿本身的脏器发展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当前对于胎儿膝关节与肘关节以下的部分进行超声诊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性,胎儿若出现手足的畸形情况,则极易发生漏诊,所以目前对于手足畸形的诊断也成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主要对胎儿肢体与手足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与图像进行分析。
1.1 一般资料 将于2015年1月~2017年2月在本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年龄20~39岁,平均则为(25.6±2.8)岁。孕周为15~30周,平均(20.2±3.1)周。参与研究孕妇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要求接受超声检查的孕妇呈平卧位及侧卧位进行检查。首先要对孕妇进行常规性的超声检查,具体内容则是对胎儿的头部、面部、脊柱与胸腹壁检查,并对胎儿的胸与腹腔中的各个脏器,以及其四肢、胎盘和羊水,还有脐带等进行全面的检查诊断,对胎儿当前的生长发育进行充分了解。之后需要对胎儿的双顶径与头围,以及腹围、股骨长度和肱骨长度等进行有效的测量。之后继续对胎儿的小脑横径与羊水的深度以及搏动等相关数据进行准确的测量与记录。
最为关键的是要对胎儿的四肢与手足进行细致的检查,具体来说要首先对胎儿的四肢肢体进行检查,需要按长轴由近端进行连续性的追踪扫查,直到求最末端位置。并且要分别对行胎儿的肢体长轴和短轴切面进行追踪扫查,要详细地对其肱骨、耻骨、桡骨、股骨、胫骨与腓骨进行检查,并对胎儿体内的长骨数量与具体形态等进行连续顺序的追踪扫查。
还应该对胎儿的上肢进行扫查:使用横切面对胎儿的胸腔进行观察,使其呈现出背部的肩胛骨,并沿着肩胛骨肩峰的方向进行扫查,并使胎儿此侧的肱骨短轴切面呈现出来。而将探头进行旋转后,要对胎儿的肱骨长轴切面进行测量。之后则需要沿着其上肢伸展的方向对其前臂尺与桡骨纵切面进行追踪。并进一步对胎儿前臂进行观察,并继续向前臂末端进行扫查,充分观察胎儿的手腕、手掌与掌骨和指骨的发育情况。此外,还要对胎儿手的姿势,以及手部和前臂的位置关系进行观察。
下肢的扫查方法具体为:首先要横切胎儿的盆腔,将髋骨呈现出来,并在测量髋骨一侧的股骨长轴切面进行长度的测量。并按照其下肢伸展的方向对小腿胫与腓骨的长轴切面进行追踪。并将探头进行90°的旋转 ,对其胫与腓骨的横切面进行检查。之后对小腿进行纵向的扫查,直到末端,并对其足部的情态、足趾和数目进行观察。
在追踪过程中,若胎儿的手足呈现异常的姿态,则应该对其手足的周围进行检查,看是否存在子宫壁与胎盘的压迫,并且反复观察其手足的运动情况。若其手足不能跟着胎儿的肢体运动而发生变化,且多次扫查后都有此症状,则判断为胎儿的手足有异常情况。
通过二维、三维超声以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5例胎儿出现了肢体畸形的情况,占总数的1.75%。而在这些肢体畸形的胎儿中,又有20例胎儿被确诊为手足畸形,占畸形胎儿总数的57.14%。其产前超声图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1例为裂手裂足畸形,其超声图像为胎儿手足粗大,并从掌心出现分裂;9例表现为足内翻,其图像特征为胎儿的足底内收,有不根据胎动而产生的变化。15例胎位出现骨发育不良的情况,超声图像特征为:3例胎儿成骨发育不完全,其图像表现为胎儿的股骨和肱骨比较短小;2例胎儿为肢体—体壁综合征,图像表明胎儿的肢体、胸腹壁发育不完全,有内脏外翻现象出现;5例为桡骨缺失,胎儿没有桡骨且耻骨非常短小,手腕也成角状畸形;5例胎儿为前臂缺失。超声未发现其前臂。35例胎儿中出现2例染色异常情况。总的来说,手足畸形的胎儿数量多于肢体畸形胎儿。
当前,胎儿的生长畸形发病率极低,而肢体发育畸形作为骨骼畸形的一个类别,在我国仅有0.2%的发病率,但是却占到了我国所有的出生缺陷的5%左右。胎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当前已经仅仅次于唇腭裂与中枢神经系统畸形的胎儿,排到了第三位。特别是染色体异常所导致的胎儿肢体畸形情况也较为频发,并且对于染色体异常的胎儿来说,其发生肢体畸形与手足畸形的概率比普通胎儿要高出很多,这些畸形胎儿的出现对于我国新生儿的出生质量与生存质量都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当前十分关注对于孕妇的产前超声检查,这样有利用避免胎儿出现肢体与手足的畸形情况,降低了检查的漏诊与误诊率。而当前,医疗水平正在快速地发展,也使得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在我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尤其将其应用在孕妇的产前检查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胎儿肢体畸形的检出率。此外,其所呈现的声像图像也为医生的检查与诊断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依据,所以更需要加大对其的研究。
特别是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二维、三维超声以及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对胎儿进行诊断后发现,有35例胎儿出现了肢体畸形的情况,占总数的1.75%。而在这些肢体畸形的胎儿中,又有20例胎儿被确诊为手足畸形,占畸形胎儿总数的57.14%。其产前超声图像的特征主要表现为:11例为裂手裂足畸形,其超声图像为胎儿手足粗大,并从掌心出现分裂;9例表现为足内翻,其图像特征为胎儿的足底内收,有不根据胎动而产生的变化。15例胎位出现骨发育不良的情况,超声图像特征为:3例胎儿成骨发育不完全,其图像表现为胎儿的股骨和肱骨比较短小;2例胎儿为肢体—体壁综合征,图像表明胎儿的肢体、胸腹壁发育不完全,有内脏外翻现象出现;5例为桡骨缺失,胎儿没有桡骨且耻骨非常短小,手腕也成角状畸形;5例胎儿为前臂缺失。超声未发现其前臂。35例胎儿中出现2例染色异常情况。总的来说,手足畸形的胎儿数量多于肢体畸形胎儿。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孕妇的产前检查过程中,必须要对孕妇进行产前的超声系统筛查,并且通过对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法与超声成像系统的有效结合,就可以有效地发现胎儿的畸形现象,对于孕妇的临床检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不仅降低畸形胎儿的误诊率与漏诊率,也能够有效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良好政策,并且避免严重医患矛盾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