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锋/泸县农林局
1)地理条件差。泸县田块普遍偏小,形状不规整,高低错落、零星分布,加之长期以来形成的冬季储水习惯,导致绝大部分水田泥脚较深,农机作业困难甚至无法作业。
2)农业基础设施条件薄弱。近年来,泸县交通条件有较快较大改善,“村村通”“社社通”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运输困难。但全县的农机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特别是连公路、入库棚、下田地的农机化生产道路较差,下田设施基本上没有,严重影响农机作业。离城镇较近的乡镇发展较好,偏远乡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机通行、运输、作业、转移仍然困难。
3)农机装备落后。部分耕整机易被田间杂草缠绕发生故障,部分水稻收割机收获损耗量大;农机专业维修企业和人才缺乏,农机维修局面尴尬;农业经济效益低;购买农机资金投入大,单家独户购买力有限,购买后的服务方向不明确,服务局面打不开,导致农户购买积极性不高。目前全县单家独户传统耕作模式仍占主导,数量不多、种类单一的大中型农机具主要集中在少数农机专合社、农机大户手中。
4)社会化服务程度低。随着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农户购机数量呈较快上升趋势,但大多都用于自己的耕作需求,农机专合社及大户拥有的拖拉机、大中型联合收割机及旋耕机等也都仅用于自家作业。
5)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受小农思想制约,流转土地困难;普惠式补贴,没有补贴在种植户手里;技术力量薄弱,难以突破技术难关,难以规避自然、市场风险,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生产积极,严重制约着泸县农机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1)加大专项资金投入,重点在农机化推进示范区域,结合交通路网建设,加快农机作业道路和提灌设施等建设。
2)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以农机化改造为着力点,进行田型调整和土壤改良,积极推进丘陵机械化地理条件的改善,为耕种收各环节农机下田作业夯实基础。因地制宜,对小型不规整田块进行整治,实现由微耕机单向作业向大中型机械全程化作业的跨越。针对有冬季储水习惯的农户进行农机作业前放水晾田指导,创造农机作业条件。
3)以提高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装备支撑能力为重点,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提高农户购买力。重点引进适用于本地丘陵地貌的先进中小型农机具,促进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积极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引进适用于各种农作物的各个生产环节的农机具,为泸县特色作物和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有力的装备支撑。
4)做好农机维修技术提升培训,引导科学布局维修网点,解决农机维修困难局面;做好外地农机手跨区作业组织、协调、服务工作,借力补足本地农机具数量缺乏和结构失衡的“短板”。
5)以实现效果倍增为目标,多层次集中打造一批“示范样板”,引导农机服务组织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打破传统耕作模式,积极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最大限度降低经济成本,推进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农机化突破发展。
6)加大资金支持和技术培训指导力度,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为契机,积极培育、扶持、壮大新型经营服务主体,促进农机服务主体多元化、职业化。以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返乡大学生为培育和引进重点,为农机化发展注入新生力量,以典型带动周边服务主体提升社会化服务意识及能力,不断提升全县农机化水平。
7)发展特色产业、绿色产业,拉长产业链,推动农机作业由耕种收向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环节延伸,搭建信息化平台,拓宽产销渠道,探索社会化服务模式,引导开展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服务形式,以实现多方良好效益和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促进农机化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