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的贫困治理思想比较研究

2018-03-18 14:32
长沙大学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贫困人口精准思想

王 晗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自中国共产党创建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领导人,如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在执政期间,为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贫困治理思想体系做出了不懈努力。三位领导人的贫困治理思想都是基于中国实践逐步凝练而成,它们既有许多相同点与不同点,又有密切的联系。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贫困治理思想进行比较研究,能让我们汲取以往的经验与教训,为今后的贫困治理事业提供借鉴。现试对三位领导人贫困治理思想的相同点、不同点与联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论证。

一 三位领导人贫困治理思想的相同之处

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深入推进贫困治理事业,不断赋予中国贫困治理事业新的理论内涵和时代特征。现试对他们贫困治理思想的相同点进行比较:

(一)中国的贫困治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只有进到社会主义时代才是真正幸福的时代”[1]。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又提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2],“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3]。多次强调要想摆脱贫穷,人民得以发展,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想彻底摆脱贫困,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制度。1987年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舒尔茨时邓小平表明:“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富起来,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4]。从根本上继承了毛泽同志的这一思想。2017年6月,习近平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集中优势兵力打赢攻坚战。”[5]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独特的政治优势,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和消除贫困。

(二)贫困治理要坚持统筹协调发展原则。建国初期,毛泽东意识到单一依靠农业、工业发展,不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效改变我国贫困落后的面貌。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指出:“要以农业为重点,工业为基础,两者都不能忽略。”[6]在处理个人与集体以及国家三者关系时,他认为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这些思想为国家顺利实现社会制度转变提供了良好环境,人民劳动积极性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改善,贫困人口呈递减趋势。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这一思想,他提出:“农业要发展,离不开工业,而工业的稳步发展也不可能没有农业。农业不发展,工业没有市场。工业不发展,农业也就不可能迅速发展。”[7]农村的贫困治理工作并非是孤立的,应在工农协调基础上实现生产力发展,进而实现人民在经济和思想上的脱贫。习近平认为统筹协调发展对于贫困治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消除贫困是一个持久且艰巨的过程,需建成覆盖全体人民,统筹城市与乡村,可持续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坚持贫困治理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相结合,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而使贫困人口有效脱贫,社会科学地发展。

(三)贫困治理的关键是解决三农问题。毛泽东认为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贫困治理道路上的关键,要理解农民、分析农村、优化农业,三者须有效结合。同时要以农民为中心,通过开导方式改变农民思想,提高农民的认识[8]。让农民发挥干劲,积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提高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生活水平,进而使其摆脱贫困。这也是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纲领。邓小平对“三农”问题也较为关注。1978年他提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尊重农民意愿与创造性,使他们广泛地参与到贫困治理工作中。1987年邓小平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说:“从中国的人口现状来看,80%的人口都属于农村人口。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9]。因此,他提出将改革开放作为我国脱贫致富的道路,这条道路成为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的最佳途径。习近平提出农村扶贫开发中实行精准扶贫战略,他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时说,“要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增强扶贫对象和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10]精准扶贫战略思想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脱贫攻坚过程中扶贫模式的创新。

(四)调查研究是贫困治理的基础。毛泽东一生的工作中都较为重视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是他的工作方法和准则。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开展大量调查研究,这些调查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中国佃农生活举例》、《兴国调查》等,为中国进行反侵略、反贫困斗争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材料。邓小平通过对前几年改革开放实践的观察与研究,在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提出需协调我国不同区域的发展,东部沿海地区要扩大开放,率先发展起来,中西部要支持沿海地区的发展,沿海地区发展起来后反过来也要支持中西部地区,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进而实现脱贫目标。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内考察调研40多次,16次涉及扶贫,其中有8次是把扶贫作为重点调研内容,并提出进行扶贫项目安排时首先需进行调查研究工作,根据每个贫困地区的具体情况有计划地安排扶贫项目。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他提出“五个一批”扶贫理念,即“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异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11],进而实现贫困地区的可持续脱贫。

二 三位领导人贫困治理思想的区别之处

(一)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不同。毛泽东认为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局面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制度造成的,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严重阻碍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虽在一夜之间实现,但却无法在短时期内完全消除贫困问题。因此,中华民族要想彻底摆脱贫困落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须将消除贫困的任务建立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邓小平提出制度贫困的新概念。他说:“我们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困”[12]。围绕贫困治理问题而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可谓是一套完整的贫困治理理论。随着贫困治理实践的推进,对贫困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习近平认为由于基础条件薄弱、发展方式落后、教育观念陈旧等原因,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发展滞后问题依然严峻,扶贫开发任务十分艰巨。基于这一情况,习近平提出精准扶贫思想,并强调“没有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人掉队的小康才是真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将贫困问题提高至关乎全面小康社会能否实现的高度。

(二)治理贫困的措施不同。毛泽东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先是引导农民,遵循自愿自主、国家帮助、典型示范原则,进行互助合作。之后又实施农业合作化政策,起初农村合作社在对贫困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因方法与经验不足,并不能够解决我国的贫困问题。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提出改革开放重大举措。1987年邓小平会见津巴布韦总理穆加贝时有过论述:“一个国家要取得真正的政治独立,必须努力摆脱贫困。根据中国的经验,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14]改革开放大大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良好成效,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依据2010年的贫困标准,大水漫灌式的粗放扶贫开发模式亟需改变,须“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习近平贫困治理的核心措施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鼓励各级领导干部采取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精准发力,确保扶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并在随后的考察和重要讲话中对贫困治理工作做出全面部署与深刻阐释,形成新时期扶贫开发思想,推动中国贫困治理思想的创新和丰富。

(三)对实行人口政策的作用认识不同。毛泽东在革命战争中运用“人民战术”取得胜利,因此“人多力量大”的观念在他脑海中根深蒂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他并没有认识到人口压力在贫困治理过程中的阻碍作用。1949至1978年间,我国人口由六亿到十亿多的两倍增长,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不堪重负。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并作为基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他认为我国经济能力有限,如果不进行控制人口,我国人口素质得不到保证。农民通过优生优育,不仅使独生子女受教育程度提高,给家庭带来经济来源,还能节省家庭财力。但随着计划生育的严格实施,我国出现过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等现象。过低的生育率与人口老龄化无疑给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严重阻力,导致经济的缓慢增长。为避免这些消极影响的出现,习近平提出实行“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全面二孩”的生育政策将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在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经济的平稳运行将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有利于贫困治理。

三 三位领导人贫困治理思想之间的关系

习近平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阶段,在继承中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的贫困治理思想。现试对三位领导人贫困治理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比较:

(一)贫困治理目标呈递进关系。毛泽东在《关于合作化问题》中首次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并阐述实现共同富裕的设想:“在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逐步实现对于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逐步地实现对于整个农业的社会主义的改造,即实行合作化,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5]此后,他还提出在约50年至75年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在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的追求过程中,正确指出农民富裕的方向,但忽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可避免地也存在社会差别,错误地认为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片面强调阶级斗争,最后陷入“平均主义”与“大锅饭”困境。邓小平继承、发展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他指出“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可能短时间内同时富裕起来。只能是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群先富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和人共同走向富裕”[16]。邓小平先富带动后富的非均衡发展思想的提出,是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出发,是符合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小康”的目标,并将它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两个“百年梦想”的任务之一。习近平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自然包括农村的全面小康,也包括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全面小康。”因此,党中央特别关心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要扎扎实实打好扶贫攻坚战,尽快使全国扶贫对象实现脱贫,让贫困地区群众生活不断好起来。”[17]

(二)贫困治理成效呈递增趋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铲除了导致贫困的制度根源,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立了新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增长期,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开始重新建立,人均GDP增长率首次突破1%,中国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重大成就。但是由于中国经济基础较弱,生产力水平低下,可借鉴的社会主义制度经验又较少,导致人民生活整体仍处于贫困状态。邓小平时期实行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在1978年至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从12.5亿降至1.25亿,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在1986年至1993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至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约640万人[18]。中国农村的贫困发生率降低,贫困人口大大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脱贫攻坚取得显著的阶段性成就。按现行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算,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 2016年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 万人,年均减少贫困人口1391万人;全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2016年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4个百分点[19]。扶贫战略部署的落实,使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成就。总之,三届领导人都对贫困治理付出艰辛努力,中国贫困人口处于下降趋势。

(三)贫困治理模式呈精准趋势。毛泽东主张的贫困治理模式为救济式扶贫。建国初期,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社会发展水平偏低,40%-50%的人处于生存贫困状态,绝对贫困率较高。在贫困救济上,主要依托紧急救急计划和自上而下的民政救济系统,由民政部门负责划拨专项资金的方式对受灾群众和农村特困人口实行救济。其中:救济方式是以政府实物生活救济为主,提供社会、自然灾害、优抚安置等救济;救济特点具有分散性和单一性,是一种道义、慈善的救济行为。救济扶贫模式尽管保障了贫困人口的生存期,但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能力。邓小平主张的贫困治理模式为开发式扶贫。改革开放后,贫困治理转向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1984年国家开始设立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人口贫困治理计划,国务院下发《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标志着我国贫困治理模式发生重大的转变。贫困治理的思路以县为单位,促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增长带动区域内贫困人口脱贫。习近平主张精准式扶贫,他指出,扶贫工作“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其核心内容是“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21]。在此后的多次扶贫工作会议讲话中,习近平对精准扶贫的内涵做了详尽的阐述,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精准扶贫模式标志着扶贫方略的重大创新,由过去的“大水漫灌”式转变为“精准滴灌”式。

贫困治理理论从提出到形成比较完备的思想体系,历经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艰苦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的贫困治理思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邓小平的贫困治理思想以及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习近平的贫困治理思想,针对贫困的产生、解决贫困的措施及中国开展贫困治理的对象、目标等问题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贫困治理思想的发展和完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民生政策上的连续性,是三代领导集体不断发展、继承和与时俱进的结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建设时期的实际相结合的结果。

猜你喜欢
贫困人口精准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隐形贫困人口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