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公益性农业科研单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以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为例

2018-03-17 15:59黄跃成李华雄
四川农业科技 2018年10期
关键词:农业科研农科院科研单位

黄跃成,李华雄

(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 内江 641000)

农业科技创新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放在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才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扎根于基层,与农村经济联系最紧密、与农业生产接触最频繁、与农民互动最密切,是我国农业科研创新体系的基层公益性科研单位,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当地农业产业水平的高低。本文结合内江农科院的探索实践,就如何提升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1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探索实践

1.1 坚持公益定位,明确创新目标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内江农科院被定为差额事业单位,虽享受全额拨款待遇,但无事业人头费和办公运行费预算,导致运转困难,生存发展难以为继。为解决定位错位导致的发展问题,2010年内江农科院提出了以“高举公益大旗,让农科院的工作主动服从和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的公益性定位开展创新研发、示范推广与产业服务。2014年8月,内江农科院被明确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1.2 坚持科研立院,提升创新能力

科研是农业科研院所的核心和灵魂。内江农科院以“科研”为核心,优化学科、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创新机制、强化保障,为科技创新保驾护航。近5年来,内江农科院育成作物新品种34个,获省部级奖9项,其中包括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 三等奖1项、四川省和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在高原粳稻创制香型优质籼稻不育系利用和小麦抗性基因利用均居国际领先水平。2017年,被评为四川省“十二五”以来农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

1.3 坚持人才兴院,优化创新队伍

作为内江“人才示范”单位,坚定不移走“人才兴院”之路,以“甜城英才”工程、公开招考(聘)、人才选调等渠道广纳贤才,以项目承担、学历提升、多岗锻炼等方式培养人才,以压实重担、竞争上岗、组织推荐等途径选拔人才。目前有187名在职职工博士、硕士42人,占22.5%;副高以上37人,占19.8%;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人,国家突出贡献专家1人,四川省优秀专家2人,国家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站长2名,四川创新团队岗位专家4人;多人次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1.4 巩固优势领域,拓展创新领域

历经多年的传承与创新,全院水稻、小麦和甘蔗研究在全国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形成了“内香水稻”、“内麦小麦”和“甜城甘蔗”等知名品牌,畜牧、食用菌等领域曾有独立研究机构,但因多种原因中断。为推动特色发展,服务日益多样化的地方农业发展需求,提出了“巩固优势,拓展领域”的学科发展目标,在巩固水稻、小麦、甘蔗优势学科的基础上,恢复畜牧、食用菌学科,新设蔬菜、林果、水产、油菜、生物质等学科,形成了特色化、多元化、全方位的开放式学科发展体系。

1.5 做实双创试点,激活创新活力

为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部署,全院围绕《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试点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方案》、《内江市科技体制改革专项改革方案》、《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关于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方案,开展双创试点。历经2年多,全院参与双创50人,创办企业9个,审定品种27个,转化收益628.5万元,获科技进步奖9项;初步形成创办企业、技术入股、平台入股、直接转化、科企联姻等双创模式。全院上下创新创业氛围浓厚,试点工作基本进入成熟阶段。

1.6 深化开放合作,凝聚创新合力

内江农科院秉承开放办院、合作强院的理念,充分发挥地市级农科院所区位优势和特色优势,利用各类科研平台、重大项目、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和社会资源,积极与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协作研发、技术衔接、成果转化,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力度。目前,内江农科院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综合试验站2人,四川创新团队4人;与川农大共建农发院内江分院;与省水产局、重庆水产所等8家机构共建“川渝新经济稻田综合种养专家大院”;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所、南京农大、川农大等院(所)校开展遗传材料交流,联合育种;与中种集团、四川荣邦、成都丰乐等知名企业合作进行成果转化。

2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问题

2.1 创新定位不准

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科研的公益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作为农业科研系统里最基层的公益性科研机构,长期公益定位不清,在公益定位与市场定位之间徘徊,导致科研宗旨不明确,科研重点不聚焦,不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不解决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问题,必然弱化在当地政府和农民心中的地位,逐渐被边缘化,已严重制约其生存发展空间。在科研定位上,脱离地域性、自然禀赋、特色优势和自身条件,缺乏整体布局、弱化特色优势、难于协同创新,导致课题多项目小、集成弱链条短、高精尖盲目追求等问题,不能为农民生产需求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现已成为部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

2.2 创新人才不优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因底子薄、条件苦、硬件弱、待遇差和历史等原因,造成后勤人员多、科技人员少,专业型人才多、复合型人才少,一般性人才多、领军人物少,学历层次不高、专业结构不优,以及人才引进难,留住人才更难等问题[2-3]。在人才引进前,缺乏顶层设计,充满随意性,重数量、轻质量,造成人才冗余;在人才引进时,缺少主动出击,多采取“就近原则”,选择附近的高校,造成人才差异性小,同质化现象严重;在人才引进后,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计划,施展才华的平台稀缺,晋升晋级机会少,导致人才缺乏奋斗目标、丧失自信心。

2.3 创新水平不高

科研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创新思维的超前性是保障科技创新水平高的前提。在仪器方面,大部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仪器老化,购置更新慢,甚者尚未摆脱“一把尺子、一杆秤、一间房子”的原始手段;设备仪器购置缺乏整体考量,力量分散、重复购置、各自为政,不能形成完备的分析、测试、检测实验体系,导致功能缺失、使用率低。在创新思维方面,由于受政策导向、评价机制和市场意识淡薄等影响,导致科技人员只求立项数、论文数量、专利授权数、成果数,不求科技成果与产业、市场、需求的对接,难以形成大品种、大技术、大成果。

2.4 创新经费不多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地市级农科院所获得经费的渠道越来越窄。一是随着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原有项目体系被优化整合,科技项目多以专项形式为主,立项数量减少,支持额度增大,在国家队、省(市、区)队面前,地市级科研院所在争取竞争性项目上不占优势,只能在夹缝中生存[4]。二是随着种子公司与科研院所的剥离、育种主体的转变、育种审定渠道的增多,以前地市级农科院所具有较强优势的育种领域也不断被压缩,通过成果转化反哺科研的渠道逐渐被堵死。此外,当地政府虽作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职工工资、人头经费、办公经费的主要贡献者,但由于农业科研具有公益性和弱质性,投资者不是收益者,再加之地方财力均较差,对农业科研投入积极性不高,难以在经费上给予充足保障。

3 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3.1 明确定位目标,聚焦创新重点

地市级农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研系统里最基层的组织,是上游农业科技的试验田,是下游农业科技的供应站,是当地农业科技支撑的主力军。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必须坚持公益性不动摇,牢牢确立服务地方农业这个根本,紧紧围绕优势作物区划和特色产业进行系统部署,结合单位实际和发展特色聚焦创新重点,力保公益学科支撑地方农业产业发展,支持优势学科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在坚持“面向产业、面向市场、面向乡村振兴”的原则上,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建成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富有活力的区域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

3.2 着力人才培养,汇聚创新智力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根基和核心要素。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必须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最优先的位置,做好顶层设计,构建科学的人才队伍和政策体系,促进科研人才、创业人才、科管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协调发展的格局;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首席专家为学科核心、以创新团队为学科基础、以重点研究基地为学科依托,优化资源配置,搭建人才梯队,打造紧密合作型研究群体;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和资助力度,建立适合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用人制度,增强科技创新人才后备力量[5]。

3.3 推进平台建设,夯实创新基础

科研落地不能单兵作战,需要整合各类农业科技力量,以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为主体,打造多学科集成、上中下游协同、产学研企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组织模式和创新平台[6]。对接省(市、区)级以上的创新平台,融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省(市、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体系),与国家队、省队交流、共享、共赢;积极与高等科研院所开展战略合作,建立农业科技园和农业示范基地,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与地方(市、县、镇)政府、农业(科技)园区、农业企业、种植大户密切合作,针对特色产业、优势产业、迫切需求产业,开展新品种研发示范、新技术集成与推广。

3.4 拓宽经费渠道,强化创新保障

遵循农业科技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以及长期性、系统性、区域性特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快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改革,全额保障绩效工资,并纳入政府目标考核。完善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协调的农业科研投入方式,设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提高公益性农业科研院所的运行经费保障水平。主动承接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课题分工和目标任务,积极申报各级科技计划项目,扩宽项目经费来源渠道。鼓励有市场竞争力的课题,积极与企业开展合作,促进企业投入产品与技术研发。

3.5 优化机制体制,营造创新环境

深化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改革创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力量供给,强化分类指导,明确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的公益性质。加快“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建设,扩大院所自主权,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开展创新创业试点,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实成果转化奖励等激励措施。鼓励农业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等激励方式,调动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完善职称评定办法,打通基层科技人员职称晋升通道。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

猜你喜欢
农业科研农科院科研单位
农业科研档案管理现状及改进措施分析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嘉吉(Cargill)进军RAS饲料研发,与美国知名科研单位达成合作
广西农科院甘蔗所新品种
科研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贵州省农科院辣椒研究所
关于科研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助推西藏农业科研发展”座谈会成功召开
以“五化、五融合”理念推进农业科研试验基地规划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