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450000)黄桃利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4例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将患者随机分组后,对照组及护理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为(65.1±6.4)岁;护理组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为(65.8±6.6)岁。所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为老年性脑梗塞,患者中无其他严重疾病、精神障碍等,针对此次护理观察患者均知情同意。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老年性脑梗塞的常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做好对患者各身体指标的记录;②对轻型患者脑梗塞发作时予以体位护理,如帮助患者采取平卧位,头侧向一边,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③患者若有偏瘫,则做好日常的清洁护理;④若患者有吞咽困难,则做好饮食上的护理;⑤做好患者所处病房的日常环境护理,并与患者进行交流。
针对护理组患者,则在以上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护理工作,以达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的目的,具体措施如下:①若患者偏瘫,在实施的护理中,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以温水清洁患者皮肤,并可适当予以按摩;②若患者治疗期间有吞咽困难,则对患者进行鼻饲饮食护理,确保患者得到营养支持;③密切观察患者各身体指标及情绪变化,例如患者出现嗜睡、精神萎靡等情况,则立即告知医生;④在患者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协助患者进行肢体活动、锻炼,例如针对患者瘫痪的肢体进行的伸曲活动的指导护理,在不活动时则将患者瘫痪的肢体置于上方,并在胸前、下肢前各放置一个枕头[1];⑤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主要通过多接触患者,在了解患者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在此过程中还需对患者进行说话的诱导和鼓励,耐心纠正患者的发音;⑥对患者进行饮食上的护理,如不勉强患者进食水等,饮食上给予容易消化、有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并鼓励患者多做脸部运动,帮助患者进行脸部按摩。
1.3 护理效果判断标准 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其中治疗依从性的判断标准如下:①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能够按医嘱用药,并积极配合康复锻炼,则为优;②患者基本上配合治疗,但需要医护人员的劝服,则为良;③患者不能很好配合治疗,则为差。对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护理满意度,分数越高则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意义 采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采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法,多组间比较采取方差分割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 两组患者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护理组患者在治疗依从性当中,优良率为90.6%,其中优18例,良11例,差3例;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84.4%,其中优15例,良12例,差5例。护理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6.307)。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经调查统计,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30例),对照组患者对此次护理干预的满意度87.5%(28例),前者满意度更高,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5.980)。
在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当中,通常病程较长,且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在症状方面容易出现瘫痪、失语、吞咽困难等,临床上予以的治疗多以药物为主,同时对患者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也非常重要,其护理将直接影响到患者是否能够顺利进行治疗,是否能够尽早康复等[2]。就此,本院此次主要观察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在选取的64例患者中,32例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该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中心,在结合患者病情的情况下,从不同方面对本应当实施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进一步优化。根据此次护理观察,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治疗依从性的优良率达到90.6%,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3.8%,与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相比,结果更优秀,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性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