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批判性思维的高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2018-03-16 23:38赵一霖
数学教学通讯·高中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数学教学创新

赵一霖

[摘 要] 教師不断超越自我的展现很多时候都来自于创新性教学的设计及过程,不过也有很多教师因为种种原因会沉迷于自身已有的成就而裹足不前. 澳大利亚的凯米斯认为教师如果能够经常用批判性思考来审视自身的教学与行为将会摆脱传统教育理论与政治的束缚. 教师应在观念与能力上与批判性思维的要求保持一致并始终秉承批判性的教学态度鼓励学生质疑,最终与学生之间形成民主、平等的讨论与对话.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创新;数学教学

批判性思维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思维的方法与技巧. 爱尼斯把批判性思维看成是个人对所学知识真实性、精确性以及性质与价值等各方面的判断. 教育家贝叶将批判性思维看成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 由此可见,批判性思维的本质离不开怀疑、分析与批判,它是对已有观点与结论进行主动思考并进行质疑的过程,对事物形成更为准确、深刻与全面的认识是批判性思维最终的目标. 批判性思维虽是逻辑思维的一种,却对思维的真实性、精确性、见识性以及意义与价值的关注更加侧重. 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因此进行积极的思考都必须有批判性思维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够实现. 批判性思维虽然在如今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是尤其被大家推崇的,但批判性思维于教学实践的应用与研究却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学生所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比较薄弱的,因此,教师应该加强批判性思维在教学活动中的设计与训练,使学生的质疑与批判意识与精神逐步得到培养与锻炼. 所有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只有经过教师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才能真正得以实现,因此,教师首先应善于并能够经常用批判的眼光来面对自己教学的阵地与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用自己带有批判精神的教学与行为对学生作出有意义的指导与训练,只有教师不断地发掘个人职业潜能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创造,才能使得批判性思维于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真正得以施行.

那么,批判性思维创新设计教学的途径如何呢?

批判性思维于教学中的创新设计需要专业领域的知识作为一定的基础才能开展,因此,脱离基础与经验积累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创新设计是不切实际的. 只有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用“兼容”的态度广泛吸收多方面的事实、意见以及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才能真正被挖掘出来. 具体而言有如下几个方面:

结构重组

具备主动思考这一重要特征的批判性思维绝不会对环境刺激随意且被动地接受,善于进行批判思维的主体对于别人的观点往往不会没有任何质疑地“全盘吸收”,主动运用智力与知识进行观点的分析,及时做出判断并最终对外界刺激做出选择性的接收是善于批判思维的最主要行为表现. 教师面对专家学者编写的教材很多时候都是理所应当接受的态度,事实上,一些内容或许还没有足够的实践经验考验过,因此,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的一线教师应该具备质疑与批判的意识与思维习惯,积极思考教材内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与空想,并因此为基点进行教材结构的重组与建构,使得教材的格局能够产生新的变化更利于学生吸收.

例如,高中数学教材必修1至必修5这几个章节的内容,教师依据自身经验与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其教学结构调整为“必修1——必修2——必修4——必修5——必修3”的顺序进行教学的实施,如果学生的实际基础水平较差的话还可以将必修2中立体几何的内容调整至必修3的内容之后进行教学. 再比如,教材在必修5中的解三角形这一内容的编排中是按照先分后总的原则进行的,具体分布成了2课的正弦定理、2课的余弦定理以及3课的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与本章总结. 笔者本人根据自身实践与学生实际将这些内容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1个课时正弦、余弦定理的公式推导+1个课时公式及其变式+2个课时解三角形+2个课时总结. 如此实践的结果是不仅节约了1个课时的时间,正弦、余弦定理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综合应用得到了更多的探究与研讨.

总之,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要有常教常新的意识与习惯,将发现问题、质疑定论与既定事实惯常性地融入自己的教学思维与设计中,培养自己善于发现问题与不合理因素的思想意识与思维习惯,用谦恭公正的品质以及丰富的情感引领和指导学生进行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并最终与学生共同成长培养出敏锐的判断力与批判精神. 教师应秉持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以及学生观进行课堂的创新性教学设计,在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的同时反复进行批判思维能力的锻炼,使得自身的教学素养、职业质量不断前行并接轨时代瞬息万变的要求.

猜你喜欢
批判性思维数学教学创新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
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培养及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