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琳,刘 霞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0)
机械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对生产过程中的仪器、设备等进行不断地升级,用以满足更高的零件加工质量要求。由于零件在机械装配中的重要角色,其性能、质量直接决定了机械生产线的运行状态,因此我们必须严格保证零件加工质量,通过质量的稳步提升,来实现产品耐磨性、抗疲劳性、使用寿命以及使用性能的全面提高。
机械加工的质量受到工件材料的严重影响,特别是在工件材料中,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的金相组织以及塑性材料等。常见的塑形较大的材料主要是低合金钢材料,这些材料需要经过正火锻造降低塑性后,才能够进行切削加工,这样能够有效保证该类零件的加工质量。对于塑性材料来说,使用高速切削进行处理不仅能够有效减少积屑瘤,还能够减少进给量,在提高工艺系统刚度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机床稳定性。此外,我们还需要根据加工质量要求以及产品性能需求,来选择适宜的工件材料金相组织,对上述两个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后,就能够有效提升工件加工质量。
通过控制残余应力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机械加工质量,因此我们应首先从选择刀具着手,尽量选用前后角较大的刀具,而且在刃磨时应尽量缩小切削刃口半径,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残留面积。此外,在选择刀具时,还要对其材质进行仔细筛选,根据工件材料的性质来选用刀具,但应避免使用磨损严重的刀具。最后,我们需要在加工时,酌情使用切削液强化工件表层的变形,尽量消除残余应力。
在选择砂轮时,我们需要选择进给速度较快的砂轮,而且还要尽量选择速度较慢的工件,这样就能够充分利用砂轮的细粒度对工件进行加工处理,能够有效改善工件的表面质量。砂轮经过使用后,我们需要对其表面进行全面打磨,不仅要保证砂轮上磨粒的韧性,还需要保持砂轮表面光滑,这样才能够在使用砂轮时充分保证工件的磨削效果。砂轮使用过程中,我们可以适当使用磨削液,这不仅可以保持砂轮表面的光滑,而且还能够提高零件表面的加工质量,从而实现零件加工精度的提升。
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滚压加工方式,能够有效提高零件表层的物理学性能。滚压加工指的是在常温状态下,利用精细研磨后的滚轮对零件表面进行的规则挤压,能够使零件表面发生塑性变形,将表层的凹凸部分均匀散开,实现零件表面粗糙度的降低。使用这种方法来加工机械产品,不仅可以提高工件的承载能力,还能够促进表面残余压应力的产生。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我们对平面、外圆等进行加工通常都采取这种加工方式,主要是用自动车床以及普通车床来完成操作。最后,我们还可以对工件表面进行喷丸,就是使用快速运动的珠丸对产品进行加工,使用这种加工方式,能够使工件表面产生压缩残余应力,能够有效提高产品表面层的物理学性能。
对于误差的控制,具体有下列几种方法,分别是:
(1)控制原始误差,提高加工工件使用机床的几何精度,减少主轴回转误差、导轨误差以及传动链误差,从源头控制误差的产生;提高夹具的精度与质量,减少夹具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加工过程中注意降温,减小工件由于受热变形而导致的误差。
(2)控制定位误差,选用适合的设计基准与定位基准,减小或杜绝基准不重合带来的定位误差,而且还要保证夹具定位元件的精度,控制由于定位不准确而造成的误差。
(3)采用误差补偿法来补偿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造成的加工误差。我们需要先对整个加工过程充分掌握,了解加工过程中工艺系统产生误差的情况,再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补偿,提高工件加工精度。
(4)采用误差转移法将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系统误差、受力变形误差以及受热变形误差等进行合理转移。例如磨削主轴孔时通过夹具来保证轴与孔同轴,工件与主轴通过浮动连接的方式,将主轴的回转误差转移到夹具上,来提高精度并控制误差。
(5)提高工人素质,我们要在提高机床、设备等运行精度与稳定性的同时,全面提高工人的技术能力,保证能够熟练操作先进的机床设备,并且通过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尽可能地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楚的了解机械加工质量的影响因素,才能够针对性的提出控制措施,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提高工件加工过程中的精度与质量。此外,我们在进行加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实现加工质量的稳步提升,也要考虑到经济因素,在尽量避免成本增加的同时,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