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洁玲
一、学习目标
1.科学知识: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是需要阳光和水分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乐于倾听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重点:找一些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难点:找出证明植物是活的的证据。
二、教学过程
1.教学环节: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游戏我来做
(1)和你的同桌抱一抱,再和桌子抱一抱,想一想他们有什么不同?抱同桌时同桌会互动,而桌子不会互动。
(2)再出示小猫和小狗的图片,思考:它们是活的吗?小猫和小狗也会动,所以是活的。
学生活动:和同桌抱一抱再和桌子抱一抱,对比两次的区别。观察小动物并判断。
2.设计意图:通过对比人和桌子与自己的互动,发现他们的区别。
3.讲授新课:出示一盆植物,提问:“动物是活的,植物也是活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同去探究《植物是“活”的吗》。
(1)我是小小偵查员:拿出自己种养的植物,四人小组说一说,我们种养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并播放视频。
(2)我汇报:它有哪些变化?越长越高,叶子越长越大……
它们又有哪些变化呢?
发出绿芽了,芽越长越高……
(3)我回忆:在种植它们时,你们都做了哪些事情呢?浇水、施肥、晒太阳
三、还有哪些证据?
出示一年四季同一棵樱花树变化的图片,学生观察变化
我发现:春天花很美,夏天叶子很茂盛,秋天叶子变得稀疏了,冬天树枝上挂满了雪。植物会随着温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四、讨论
l_通过以上的分析,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植物也是“活”的?证据:植物会长大,会长叶,会开花结果,它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分、温度……
2.思考:塑料花是“活”的吗?为什么?塑料花不是活的,因为它不会长大,不会凋谢,也不需要阳光、土壤……
思考并回答:通过种植,学生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们的生长是需要阳光和水分的。小组合作找出证明植物是“活”的证据。根据自己小组的观察,回顾种植过程中植物的变化。回忆是怎样种植的,种植时都做了哪些事情。观察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思考植物的生长还和温度有关,和季节有关。
五、课堂小结
通过小组合作既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又能加强学生对植物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回顾植物的变化,加深学生对植物变化的感受,有助于他们发现证明植物是活的证据。通过回忆自己种植时做过的事情,有助于学生对植物生命体的感受。通过对比同一植物在四季中的图片,使学生发现植物的生长还与季节有关系。通过讨论总结,学生能把证据汇总,使知识系统再通过对塑料花和植物的对比,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活的,生长的过程中都是需要养分和关心的,所以我们要爱护植物,不要随意采摘和践踏。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引领学生去概括前面四节课的学习收获。通过第一课到第四课的学习,学生基本上积累了一些观察描述的方法,对植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一年级学生的表达能力还相对比较弱,对植物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也比较零散粗浅,需要老师帮他们回顾和整理。在这四周当中,他们也结合自己种养植物的过程有所发现,搜集到一些证据来证明了植物有生命的,这是本单元的一个核心目标。
本节课我安排了两个活动:第一个活动就是把我们种养的植物带来观察,第二个就展现我们的观察记录。让学生再次观察自己的植物,对照记录表进行回顾,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启发,来归纳植物作为生命,来归纳植物作为生命体是一个活的物体,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通过对证据的使用来了解植物是活的。随后以观察樱花树一年四季的生长变化为例,让学生把视野从静态的现象、短期的现象引入到更为广阔的、长期的、动态的植物生命现象的观察当中,使学生进一步丰富完善植物是活的证据,我觉得一年级同学对这个讨论估计是比较空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安排了这样的一些讨论,围绕“从哪些方面可以说明植物是活的?”“塑料花是活的?”塑料花是活的这个话题,实际上贯穿了本课和本单元的始终,这两个问题,从一正一反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去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本课的教学目标中,在科学概念认识上面,我让学生知道植物是活的,它就需要水分、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植物是有生命的,它会区别于非生物的一些特征,让学生做个胡萝卜盆景。胡萝卜盆景也是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大多数一年级的学生已经意识到了植物是活的,但是学生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上面,比如,植物是长叶子的、是绿色的、是有根的、需要浇水的。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会着重讲解,以上就是本人对植物是“活”的教学反思。
[作者单位:广州市番禺区罗家桥虹小学 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