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生活之源 拓展学习外延

2018-03-15 08:46王国兴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语文

王国兴

遵循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既注重广开生活之源,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又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重新认识生活,改变生活,激发起热爱生活的热情,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让语文学习回归生活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為引进现实生活这一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做到:

1.阅读教学联系生活

阅读教学过程中,我时刻注意面对小学生生活实际,寻找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的最佳结合点,让课文知识走进学生的生活;同时又让学生进入作者的心灵。如在上《卢沟桥烽火》时,我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南京大屠杀的骇人场面,以及侵华日军的种种罪行;尔后我又引导学生回顾了近年来有关“日本强占钓鱼岛”、“安倍强推安保法”等新闻事件,以及日本右翼分子否认侵华罪行的种种行径,学生的情绪立刻变得激动不已,个个同仇敌忾,义愤填膺。我又因势利导:“同学们,面对部分日本人的此种行为,我们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应戳穿他们的谎言,对他们迎头痛击。那么,如果你是作者,你将如何驳倒他们的反动言论呢?”学生群情高涨,纷纷献计献策,学起课文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2.知识训练体现生活

平时的语言训练,我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而非学以致考。所用的训练材料,尽可能来自生活;即使是教材上的练习,也尽量挖掘其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讲语法知识,我从学生的请假条人手;修改病句,我从学生的日记、作文中找例子;学习修辞手法,我联系学生熟悉的各类广告,各种名句。同时我还抓住社会的热点话题,校园的热门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演讲、辩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语文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增强学习语文的兴趣。

3.思想教育结合生活

有一段时间,我任教六年级,听说班中有两位学生在家顶撞父母,父母亲一说他们,他们便摔碗掷盆。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我本想将两个学生立马找来,狠狠教训他们一顿,但又想对正处叛逆期的少年,倘真如此而为,效果定然不佳。忽想到正在上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顿时有了办法。第二天,我便联系课文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父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懂得了儿女应该体贴父母亲,更让他们知晓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侃侃而谈中,我发现那两位学生的脸红了,我在心里欣慰地笑了。就这样,我伺机给他们上了“孝敬长辈”的一课。

二、通过习作训练认识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更是独特生命的旗帜。学生的生活是千差万别的,对生活的体验也是各不相同的,生活中到处存在着写作的资源。学生如果能用双眼去观察生活,仔细捕捉,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的作文不仅会自然而然地克服千篇一律的毛病,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重新认识生活。为此我引导学生立足平时生活进行习作,让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放飞心灵、抒发快乐。

1.让学生体验生活

鼓励学生愉快地积极主动地去接触生活。我从家庭、学校、社会三大领域,通过引领学生认识自然、鼓励家长丰富家庭生活、精心组织校园生活和组织学生全面融入社会生活等方面,全面充实学生的生活,引导他们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加深感受,达到“有感而发”。学生在自由畅快地抒写自己真实生活的每一篇习作中,真情得到了充分的释放。

2.让生活走进作文

(1)教给写作方法。学生有了生活的体验,并不等于他们在每次作文训练中都会获取和选择恰切、典型的材料,他们还会感到“没啥写”。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认识生活和语文表达的能力。因此,在进行作文教学中,我通过优化教学训练过程,引导学生对所经历的生活深化认识,深化感受。

(2)提倡生活写真。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我给学生备了两本写真集,一本《个人写真》集,专门记录个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和感受;另一本是《社会拾真》集,主要记录社会见闻,热点透视,让学生随感而发。强调不虚构,不抄袭,表达形式自由活泼,只要写真事、吐真情就好,并在每周组织交流活动,激励学生“写真”的热情,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

(3)鼓励自由作文。在写作训练中,我很少搞命题作文,而是鼓励学生自由作文,不限时间,不拘字数,自主命题,自选内容,自拟形式,自由表达。由于不受老师指导的束缚,特别是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深刻立意”、“思想健康”的作文价值取向,因而学生非但不再怕作文,而且经常产生写作的冲动,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种种看法,抒发自己喜、怒、哀、乐的真实情感。

三、结合生活学习语文

知识源于生活,语文知识更是如此,只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那么,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

l_利用校园生活学语文

我引导学生利用听广播、打电话、编报纸、写书信、竞选班委、组织辩论、课前“一分钟讲演”、评说班级校园生活以及同学交往和师生相处时的言语交流等途径,渗透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学习和应用,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以此把语文学习自然地由课堂扩展到生活天地。

2.利用家庭生活学语文

家庭是学生学习语文的第一场所,五彩纷呈的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广阔舞台。我注重引导家长积极开发和利用家庭中的语文课程资源,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如教育学生在家中与不同辈分的人交流,要用到语文中学到的“说话要看对象”;如说服父母亲让你参加各种活动,要学会灵活运用你的语文能力。

3.联系社会生活学语文

“社会生活‘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自觉运用“语文”这个武器认识社会,认识自然,服务社会,尽一份小公民的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评论社会热点。面对“老年人跌倒后扶与不扶”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激烈争辩;对于身边环境的破坏,让学生拟写标语上街张贴……。

总之,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无处不生活。只有广开生活之源,才能滋润学生语文知识的百花园,才能让学生在体验生活、反映生活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热爱生活。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青龙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