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生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核心素养的培育,需根植于日常的教学中。教学设计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彰显家国情怀,重视基于史料的解释。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五四运动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悄悄向我们走来,立德树人成为历史课程的根本任务,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历史课程的核心。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质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而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素养培养的重要任务,而要完成这个任务首先开始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学目标实施的规划策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2016年山东省历史优质课评比中,我市选手执教的《五四运动》一课,以排名第一的好成绩而获得一等奖。反思这节课之所以获得各位专家的认可,笔者认为,这节课很好地体现了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
一、彰显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如何体现五四时期社会各阶层的家国情怀,如何弘扬爱国精神是决定这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要避免生搬硬套的灌输式教育,要避免假大空的表面化教育,要润物细无声,要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走进真实的历史细节。
(一)直击场景抓细节
本课内容的主体结构分为三大部分,即“直击五四”“追问五四”“感悟五四”。“直击五四”部分,让学生从宏观角度了解五四运动的階段发展状况,然后进入四个五四现场的细节部分——“被捕学生的笑和杜威给女儿的信”“罢工工人的要求”“理发店和丐帮的告示”“发给代表团的五千封电报”。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细节展示了一颗颗火热的爱国心,让学生设身处地从当时历史条件出发体会在民族危机面前,各阶层如何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私利为民族大义。哪个学生不愿意在教室里安静地学习,谁愿意冒着坐牢的危险罢课游行;哪个工人、商人不愿意做工养家糊口,谁愿意冒着生命危险罢工罢市……这些都源于一种情怀,那就是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那份担当,那份责任,让社会每一个普通分子都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个人利益,加入救亡的洪流。当时,来到中国目睹这些场景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深受感动,在给国内女儿的信中这样写道:“想想我们国内14岁以上的孩子,有谁思考国家的命运?而中国学生负起一个清除式的政治改革运动的领导责任,并且使得商人和各界人士感到惭愧而加入他们的运动。这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1]这样,通过一个父亲的情感视角来理解五四爱国学生们的行为,再上升到对这个国家前途的思考。这些历史细节,更容易从内心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设计让学生自己谈谈内心感动的环节,让学生产生共鸣,并及时抒发情感。这样的设计在课堂结构布局上做到了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的教学设计,很好地体现了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巧用素材激情感
这次优质课评比是在潍坊青州举办的,执教教师将一段相关的历史史料用在这次优质课评比中恰到好处。史料记载了在法国西北部努瓦耶勒市的“诺莱特”华工墓园,长眠着842位一战中捐躯的华工,其中就有来自潍坊的华工。一战期间,大约有14万中国劳工被招募前往欧洲战场为协约国军队进行运送物资、修筑工事等劳役工作,其中约2万人死亡或下落不明。我们的华工用生命为中国赢得了战胜国地位。而战后欧美列强却无视中国战胜国地位,继续宰割中国。这种强烈的家国情怀很快感染学生,使学生从内心激发对列强的愤怒,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因此,在历史备课中,教师视野要开阔,选择恰当的素材,在情感激发方面会起到很好的效果。情感不是靠老师喊出来的,而是看历史有没有打动学生的心灵,有没有在历史与学生之间架起共鸣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有效的历史素材。
二、遵循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以史实为依据,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历史研究的根本原则和方法。因此,认识历史必须将一定时期的人和事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认识,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用今天的标准去衡量过去。《五四运动》的教学设计正是遵循了唯物主义这一基本的研究历史的原则和方法。在本课“直击五四”“追问五四”“感悟五四”三大部分教学设计中,始终弘扬爱国主义这一主旋律,为学生、工人和社会各阶层的救亡行为点赞,引导学生从20世纪初民族危亡时代背景下认识社会各阶层人民群众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在“追问五四”环节,设计了四个问题,即“为什么先锋是学生”“为什么主力是工人”“为什么矛头是日本”“为什么运动发生在1919年”。四个追问,深刻揭示了五四运动的发生是由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多种力量和多元因素促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爱国救亡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在“感悟五四”环节中,引导学生理解五四运动不仅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同时也是一场新文化运动,但其核心是爱国救亡。在五四救亡浪潮的推动下,思想解放和新文化思潮很快与救亡运动结合,促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五四爱国精神,追求进步和真理的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激励着一代代年轻人,为民族解放和富强不懈奋斗。在教学设计的最后环节,设计了在五四精神激励下不同时期的革命英雄形象,使五四精神更加丰满。本课对五四精神的理解和定位,符合唯物史观下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理论。
在当前历史研究中有一种不正确的逆流,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有人打着历史研究新视角、新观点的幌子,否定中国革命史,歪曲历史,罔顾史实,丑化英雄。在对五四运动的研究中,有的人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诋毁学生的爱国行为,大谈理性爱国。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尖锐地指出:“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2]因此,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
三、关注一定时空下的历史理解
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素养。“人类的任何历史活动,都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并在特定环境下进行的,离开了时间和空间,就谈不上历史的存在。”[3]五四运动的教学设计要立足学科素养,关注五四运动发生、发展的时空背景。
在课堂导入环节,利用了从现实到历史的时空转换方式。首先播放央视的一段公益广告《我的23岁》视频,展示当代青年有理想抱负,有朝气自信,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然后进入历史:“97年前也有一批这样的热血青年,他们用青春激情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救亡运动中。”在课堂结尾,引用李大钊的诗“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4]引导学生回到现实,发扬五四精神,为实现梦想而奋斗。这样的设计首尾相顾,结构严谨。
在“追问五四”环节中,展示“四个追问”,从时间和空间上挖掘历史事件发生的内在因素,揭示其必然性和偶然性。新文化运动第一阶段中心在北京,从而使北京知识界思想解放,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关心国内外时局,民族情绪高涨,为五四运动发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一战期间,上海的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工人阶级壮大,斗争水平提高,为五四运动发生提供了阶级基础。五四运动为什么发生在1919年?直接因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教学中,立足这些时空视角进行设问,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考力,也使课堂环节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逻辑性强。
在“感悟五四”环节,通过年代尺方式,将五四运动放到整个民主革命的宏观体系中,认识其转折点地位,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阶级基础。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也是要放到历史和时代发展变化中,认识其精神内涵在不同时代的发展变化。
四、重视基于史料的历史解释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原则和方法,主张依据可靠的史料,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得出一定历史结论。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研究者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人们研究历史,探索社会规律,必须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态,揭示其内在联系,得出相应结果。历史理解与解释必须建立在一定史实(或史料)的基础上。五四运动的教学设计始终遵循这个思想。例如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有下列史实材料。
材料一: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整理
材料二:五四事件半年后,中國涌现了400多种新刊物,白话文迅速传播。这些期刊名字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韵律,如:《曙光》、《觉悟》、《新社会》、《新中国》、《新人》、《青年与社会》、《进步青年》、《奋斗》、《自由》、《解放与改造》、《科学与教育》、《平民教育》、《平民》、《新妇女》、《劳动界》、《劳工》……
——据周策纵《五四运动史》整理
史实材料为学生探讨五四运动前后的社会特点提供了有力的实证。材料没有现成的结论,学生需要提取相关信息,对刊物的名称、主旨和内容进行分析理解,认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文化社会领域的深刻变化,从而深刻理解和解释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这种史实材料体现了历史学科的特色,符合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科方法,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提供了较大空间。
总之,历史教学设计如何体现核心素养的培育,一方面需要教师注意挖掘有利于培育核心素养的素材;另一方面需要教师根植于日常的历史教学,用热情去呼唤、用智慧去培育、用耐心去等待。
参考文献:
[1]周策纵.五四运动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06.
[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32.
[3]蔺子武. 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历史教学[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2):2.
[4]李大钊.李大钊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