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水利电力建筑勘测设计研究院,重庆 北部新区,401120)
浩口水电站地处重庆市武隆县南部,重庆市彭水县和贵州省道真县交界处,大坝位于重庆市武隆县浩口乡浩口村,芙蓉江下游河段。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356.50m,最大坝高84.50m,正常蓄水位352.00m,总库容8962万m3,电站总装机135MW,工程规模为Ⅲ等,是一座以发电为主的中型水电枢纽工程。地面厂房位于坝后左岸,崩塌堆积体位于芙蓉江下游左岸,紧邻地面厂房。
堆积体上游边界紧邻地面厂房,下游以下坝址上游左岸冲沟为界,堆积体后缘地表高程410m~425m,前缘为芙蓉江,河床地表高程300m~305m。堆积体边坡走向为N65°E,整体地形地貌呈北高南低的“圈椅”状,前缘顺河向长670m,后缘顺河向长423m,垂直河流方向上游宽203m,中部宽280m,下游宽304m。堆积体中下部337m~350m高程为一乡村机耕道,机耕道高程以上地形坡度一般20°~25°,为斜坡地形,机耕道高程以下临江侧边坡主要为陡坡地形,地形坡度30°~40°。水文站附近局部形成陡坎,坎高达10m。堆积体中部局部为缓坡平台,后缘基岩出露段地形坡度20°~40°不等。堆积体地质平面见图1所示。
图1 堆积体地质平面
堆积体构造上位于三会向斜SE翼,岩层产状271°∠53°,基岩为志留系中统韩家店组(S2h)灰绿色页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顶部为紫红色泥岩、页岩,强风化厚一般3m~8m不等。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 18306-2015),场区50年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工程区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
该崩塌堆积体经多次崩塌堆积而成,为查明堆积体厚度、土体分层和性状特征以及分布规律等,预可研和可研阶段共布置了6个地质钻孔和2个竖井。经勘探揭示,该堆积体厚10m~45.2m不等,分布不均匀,性状特征差异大。根据崩塌堆积体成因和物质组成,可将其分为以下4类:
(1)崩坡积层(Q4col+dl①):成分为灰岩块石夹粉质粘土,块石直径大小0.3m~1.5m,约占40%,浅表见架空结构,局部见孔隙式胶结,钻孔揭示该层厚7.0m~34.2m不等。竖井SJ1揭示该层厚5.1m,上部块石粒径最大1.5m,呈棱角状,局部见泥质胶结,下部块石夹粉质粘土,块石粒径一般10cm~30cm,最大1.0m,约占60%,中密状;主要分布在Ⅰ、Ⅱ分区处小冲沟上游;
(2)崩坡积层(Q4col+dl②):成分为页岩、泥岩碎块夹粉质粘土,上部以粘土为主,下部为碎石土,碎石约占20%。竖井SJ1揭示该层深度为5.1m~10.0m,为粘土夹泥岩、页岩碎块,块径大小一般10cm~20cm,最小3cm~5cm,约占50%,呈中密状,无架空现象,该层厚度变化大,上游厚5m,下游ZK21孔揭示厚度32.9m;
(3)崩坡积层(Q4col+dl③):成分为灰岩块石夹粘土,块径一般10cm~30cm,最大1.0m,约占60%,中密状,级配不连续。竖井SJ1揭示该层厚12.6m,SJ2揭示该层厚5.5m;
(4)残坡积层(Q4eld):成分为灰黄色粘土夹少量泥、页岩碎屑,粒径大小1cm左右,约占10%,浅表松散,下部呈硬塑状;主要分布在浅表缓坡或局部斜坡地带。
根据土体物质组成和分布位置,以ZK31号孔后侧冲沟为界,将该堆积体划分为Ⅰ区、Ⅱ区2个分区(见图1)。
在下游冲沟可见堆积体与基岩接触带,该接触带不平直,呈波状起伏,接触带为页岩碎块夹粘土,中密状。根据竖井揭示,SJ1井深22.3m~22.7m段为接触带,岩屑主要为灰岩、页岩碎块,粒径大小一般2cm~3cm,最大10cm,棱角明显,约占70%,厚30cm~40cm;SJ2井深5.5m~6.4m段为接触带。
可研阶段对堆积体进行了现场取样和室内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1。
表1 堆积体取样室内力学试验成果统计
根据堆积体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依据堆积体取样室内试验成果,并参照类似工程提出其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见表2。
表2 堆积体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堆积体Ⅰ区
前缘348m高程以下地形坡度30°~35°,348m高程以上地形坡度20°~25°,340m~353m高程为乡村机耕道,除前缘较陡外,后缘为斜坡地形。堆积体成分主要为灰岩块石夹粉质粘土,块石粒径大小30cm~150cm,约占40%,浅表有架空结构,局部见孔隙式胶结,厚5m~25m不等。竖井SJ1揭示,井深0~5.1m为灰岩块石夹粘土(Q4col+dl①),局部可见接触式胶结;5.1m~10.0m为紫红色、褐灰色粘土夹泥岩、页岩碎屑(Q4col+dl②),碎屑大小3cm~5cm,占30%左右;10.0cm~22.7m为灰岩块石夹粘土(Q4col+dl③),无架空结构,较密实。接触带主要为碎石夹粘土,碎石约占70%,局部可见胶结,接触带厚度相差较大,局部为堆积层中灰岩块石与基岩接触,接触带不平直,呈波状起伏。
该区堆积体主要成分为块石碎石土,边坡上部为斜坡地形,后缘未出现过张拉裂缝和变形现象,前缘未出现过垮塌和鼓胀裂缝,坡面居民房屋建筑物完好。因此,该区堆积体现状稳定。
前缘336m高程以下地形坡度25°~33°,336m~340m高程为乡村机耕道,340m~370m高程多为梯形稻田,370m高程以上地形坡度20°~25°。堆积体上部浅表为残坡积粉质粘土,下部为泥岩、页岩碎屑夹砂土、粉质粘土,粒径大小一般0.2cm~6.0cm,最大粒径10cm,占40%左右。在下游冲沟内见接触带,为页岩碎块夹粘土,面不平直,呈波状起伏,无软弱夹层。
该区堆积体主要成分为泥岩、页岩碎屑夹砂土、粉质粘土,边坡上部主要为斜坡地形,后缘未出现过张拉裂缝和变形现象,前缘未出现过垮塌和鼓胀裂缝,坡面居民房屋建筑物完好。因此,该区堆积体现状稳定。
大坝和地面厂房均为3级建筑物,根据《水电水利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范》(DL/T 5337-2006),相应堆积体边坡级别为2级。尾水渠设计正常尾水位为301.17m,与勘察期间河水位301.0m基本一致。
场地工况选取,正常运行条件工况1:水库正常运行期间,尾水渠正常尾水位为301.17m;非常运行条件工况2:暴雨。
安全系数选取:正常运行条件工况Ⅰ时取1.25~1.15,非常运行条件工况2时取1.15~1.05。
在堆积体Ⅰ区和Ⅱ区分别选取1-1′和2-2′剖面(图2和图3)为代表性剖面,采用简化毕肖普法(圆弧)、传递系数法和摩根斯坦—普莱斯法计算最危险滑面及其相应安全系数,其成果见表3。
图2 1-1′剖面
图3 2-2′剖面
表3 稳定计算成果
根据计算成果可知:1-1′剖面在正常运行条件工况1时为稳定,非常运行条件工况2时为基本稳定;2-2′剖面在正常运行条件工况1和非常运行条件工况2时的最危险滑面均出现在前缘310m~320m高程,地形坡度略偏陡,且均位于地下水位以上,因此,两种计算工况的最危险滑面和其相应安全系数均一样,滑体体积约320m3,较小,对堆积体整体稳定性无影响。
综上所述,堆积体在水库正常运行期间整体稳定,暴雨期间基本稳定,2-2′剖面前缘局部会出现小体积垮塌,但对堆积体整体稳定性无影响。
浩口水电站地面厂房下游左岸堆积体在水库正常运行期间整体稳定,暴雨期间基本稳定,堆积体前缘局部会出现小体积垮塌,但对堆积体整体稳定性无影响。施工期,地面厂房尾水渠内侧边坡已采用挡墙加固支护处理,利于边坡的稳定。建议电站在施工期间和蓄水后对堆积体边坡进行监测,以直接获得边坡信息,及时掌握边坡变形发展趋势并作出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