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升新 ,王英振
(1.青岛大学医学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山东省 青岛市 266071;2.平邑县人民医院骨科一区,山东省 平邑县273300)
既往研究表明肥胖在各种疾病发生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1],有研究指出肥胖与腰椎间盘退变之间存在一定联系[2],因而笔者考虑肥胖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腰腿痛存在一定关联,因而笔者于本文展开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如下:
以2011-10-2016-12我院住院部收治的2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为对象,纳入标准:①入院后行CT及MRI扫描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②排除腰椎骨折、滑脱、感染、肿瘤及先天性畸形等疾病;③既往无脊柱手术史;④有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排除标准:①继发性肥胖;②疼痛较严重卧床休息而无法准确测量身高和体重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依据其体质量指数(BMI)值分为肥胖组(BMI≥28 kg/m2,n=70)、超重组(24 kg/m2≤BMI<28 kg/m2,n=60) 及对照组 (18.5 kg/m2<BMI<24 kg/m2,n=80),肥胖组 70 例,男、女各 40、30例,年龄 35-58岁,平均年龄(43.51±3.52)岁;超重组60例,男、女各35、25例,年龄36-60岁,平均年龄(44.21±3.03)岁;对照组 80 例,男、女各 45、35 例,年龄38-61岁,平均年龄(44.01±3.15)岁。三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①分组方法:依据2002年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发布的标准同时计算患者BMI值,BMI≥28 kg/m2记为肥胖组,24 kg/m2≤BMI<28 kg/m2记为超重组,18.5 kg/m2<BMI<24 kg/m2记为对照组;②一般资料收集:收集三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抽烟史及职业等一般资料。③腰椎磁共振检查:采用医学影像学信息系统对每位患者的腰椎磁共振矢状面进行分析,由我院2名脊柱骨科医师采用Pfirmann椎间盘退变分级对腰椎每一节段椎间盘进行分析。④术后腰腿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估术后腰腿痛程度。
①三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②三组术后腰腿痛程度比较。③三组术后椎间盘退变分级(Pfirmann)比较,三组均于术后3个月进行分级评估。④肥胖与患者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腰腿痛的关系分析。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和t值检验,相关性采用Sperman相关性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资料比较 三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临床资料相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术后腰腿痛程度比较 术后三组腰腿部VAS评分由高到低排序:肥胖组>超重组>对照组,三组之间两两相较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三组术后腰腿部VAS评分比较[例数(%)]
2.3 三组术后椎间盘退变分级(Pfirmann)比较 术后肥胖组 L1-2、L3-4、L4-5、L5-S1节段 Pfirmann 分级评分明显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L2-3节段Pfirmann分级评分相较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三组术后椎间盘退变分级(Pfirmann)比较(±s,分)
表3 三组术后椎间盘退变分级(Pfirmann)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相较,均①P<0.05;与肥胖组相较,均②P<0.05。
?
2.4 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腰腿痛的关系分析 经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腰腿痛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腰腿痛的关系分析
肥胖被认为是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了肥胖可增加骨关节炎及腰椎疾病的患病风险[3],然而目前有关肥胖在腰椎间盘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有学者研究表明肥胖可导致腰椎间盘负荷增加和分布情况改变继而影响细胞外基质及酶的合成继而加重腰椎疾病进展[4],另一学者研究表明肥胖属于一种系统性炎症疾病,由于肥胖可引发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等炎性因子水平升高,而考虑炎症可能为肥胖与腰椎疾病的中介[5]。因而临床考虑肥胖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的预后效果有一定联系。
既往学者研究表明肥胖和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都与患者腰腿痛有一定关联,如陈旭狮等[6]研究表明肥胖患者腰腿部疼痛评分较超重组和正常组明显高,并表明肥胖会加重腰椎间盘退变,此外有可能加重患者腰腿痛程度。正常人群腰椎管内硬膜外存在一定量的脂肪组织,并且对硬膜囊、脊髓起到支撑和缓冲压力和保护作用,既往文献报道指出当腰骶部硬膜外脂肪厚度超过椎管矢经50%的患者中,约14.5%-100.00%可出现腰腿痛症状[7];而另一学者研究指出,对于椎间盘或椎体病变合并硬膜外脂肪增多患者,手术时注意对同层面硬膜外脂肪的清理,利于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并可确保良好预后效果[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组、超重组及对照组一般临床资料相较无显著性差异,并且术后肥胖组腰腿部VAS评分较超重组、对照组明显高,此外术后肥胖组L1-2、L3-4、L4-5、L5-S1节段 Pfirmann 分级评分明显高于超重组和对照组,经进一步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肥胖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椎间盘退变程度及腰腿痛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初步证实了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腰腿痛,患者体重指数值越大其术后腰腿痛越严重,本次研究在既往学者研究证实的BMI>25 kg/m2增加了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的风险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示了肥胖是影响患者术后各节段Pfirmann分级评分及腰腿痛程度的独立因素。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也存在一定缺陷,临床中可反映肥胖程度的指标较多如BMI、腰臀比、脂肪百分比和腹围等,而本次研究选用了BMI指数进行分组比较,研究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此外体重较轻的患者由于样本量较小而未纳入研究,研究结果还不够全面。
[1]颜勇华,刘辉文,金铃,等.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的影响研究[J].医学临床研究,2015,35(6):1104-1106.
[2]薛恩兴,张雪,陈成旺,等.瘦素通过JAK2/STAT3途径调控椎间盘髓核细胞的分解代谢[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5,31(9):1673-1679.
[3]周鑫,张斌,杨勇,等.炎性因子与脂肪因子在腰椎小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及其作用[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5,32(12):3240-3240.
[4]沈祥,徐宏光,马明明,等.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注入退变椎间盘局部的作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77-81.
[5]王峰,崔玉蓬.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椎间盘组织炎性因子、TGF-β1、PGE2表达及意义[J].山东医药,2016,56(32):56-58.
[6]陈旭狮,桑朝辉,彭楷文,等.腰腿痛患者肥胖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6,5(11):868-872.
[7]邱雷雨,龚向阳,葛祖峰.中重度腰骶部硬膜外脂肪增多与临床腰腿痛症状相关性的MRI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5,34(4):605-609.
[8]Chan JY,Chang CJ,Jeng CM,et al.Idiopathic spinal epidural lipomatosis-tow case report.and review of literature[J].Chang Gung Med J,2009,32:662-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