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关键技术

2018-03-15 09:33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农场农业办222344王同翠
新农村(浙江) 2018年3期
关键词:蛋重孵化率种蛋

江苏省连云港市岗埠农场农业办 (222344) 王同翠

孵化是提高养禽生产效益,推广家禽良种的重要途径。提高种蛋孵化率主要应抓好科学养殖种鸡,严格筛选种蛋,科学保存种蛋,提高孵化技术,以提高养鸡生产效益。

1.养好种鸡

(1)加强饲养管理 饲养种鸡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化饲养管理要求,科学控制温度、湿度、光照,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适时分群,选优劣汰,保证适宜的公母比例,保证种鸡的营养需求,使种鸡性成熟与体成熟同步,提高种鸡的产蛋率和受精率。

(2)保证种鸡健康 只有健康的种鸡才能保证有较高的产蛋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因此种鸡场必须采取严格的疾病防控措施,坚持“防重于治”方针,建立科学的防疫制度,严防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对鸡白痢、禽白血病等垂直传播疾病要定期进行监测与净化,及时淘汰感染鸡,提高种鸡群健康水平,确保种源质量。

2.筛选种蛋

(1)蛋壳颜色 种蛋的蛋壳颜色应与本品种要求相符,如罗曼、伊莎褐鸡蛋壳应为褐色,来航鸡蛋壳应为白色。蛋壳颜色出现块状色斑、色泽不一,通常是鸡群健康不良的表现,表明种鸡营养不良或不平衡,甚至可能为病鸡。白壳蛋鸡蛋壳颜色发灰说明种鸡选育程度不高或不纯,均不能作为种蛋使用。

(2)蛋壳质量 蛋壳结构应致密均匀,壳面平整,光滑细腻,无凸点、无箍线、无沙斑。蛋壳厚薄适中,蛋壳过厚,孵化期内胚胎与外界气体交换困难,影响胚胎发育。另外,厚蛋壳易造成孵化后期雏鸡啄壳困难导致死胎。另外还要严格剔除污染和破损蛋。

(3)蛋形指数 蛋形指数是指蛋的长径与短径之比。蛋形指数应符合本品种标准,椭圆形种蛋的蛋形指数以1.35左右为佳,小于1.30者较圆,大于1.39者较细长。过圆、过长、凸腰、橄榄形(两头尖)、扁形等种蛋均会降低孵化率,不能作为种蛋。

(4)蛋重标准 不同品种蛋重有所差别,蛋重的选择应符合本品种标准。相同日龄的种鸡,应选择符合本品种平均蛋重的种蛋,越接近平均蛋重越好。种蛋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偏离平均值越大,孵化效果越差。

3.种蛋保存

(1)保存时间 种蛋贮存是孵化中的首要工作,死胚蛋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种蛋贮存不当引起的。种蛋保存,高温季节不宜超过5~7天,凉爽季节不超过10天为宜。

(2)保存温度 种蛋的保存温度,一般以8~15℃为宜。气象温度为20℃,可保存3~4天;气象温度为16℃,可保存5~7天;气象温度为12℃,可保存7天以上,但总体要求是保存时间越短越好,保存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研究表明,种蛋最佳保存期每延长1天,可导致孵化率降低0.5%~0.7%,出雏时间延长30~40分钟。

(3)保存湿度 种蛋保存的最佳湿度为75%~80%。适宜的保存湿度,既能明显减慢蛋内水分的蒸发速度,又可防止霉菌发生。种蛋贮存期间,应大头向上,小头朝下,如保存时间不超过1周,则不必翻蛋。

(4)种蛋消毒 种蛋从保存到入孵,要做好2次熏蒸消毒。第1次在收集后,第2次在入孵前,一般采用甲醛熏蒸消毒法效果最好,按每立方米空间用高锰酸钾14克加福尔马林28毫升,温度为20~24℃,相对湿度为75%~80%的条件下,在密闭环境中熏蒸20~30分钟,以杀灭种蛋表面的病原体。

4.孵化技术

(1)温度控制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在适宜温度下,胚胎发育才能正常完成,才能获得较高的孵化率和健康雏鸡,适宜的孵化温度为37.5~37.8℃。一般可采用恒温孵化法,即孵化的第1~19天始终保持37.8℃,第20~21天保持37.5℃,且要求孵化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2~26℃。如果室温低于要求温度,则应把孵化温度提高0.5~0.7℃;如果室温超过要求温度,则应把孵化温度降低0.2~0.6℃。孵化前应试温和调温,使孵化机内各部的温度均匀一致并达到标准;孵化中要经常检查孵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2)湿度控制 鸡胚发育的适宜环境湿度为50%~70%。立体孵化器的适宜相对湿度:孵化期(1~19天)为50%~60%,出雏期(孵化后20~21天)为75%;室内湿度为65%~75%。如果湿度过低则容易引起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和雏鸡脱水死亡;湿度过高,则雏鸡容易出现腹水、引起脐部愈合不良,影响生长。对胚胎发育影响最大的是高温高湿,所以一定要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不良环境。

(3)通风换气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分。良好的通风换气环境对胚胎的正常发育极为重要,特别是孵化后期,胚胎新陈代谢旺盛,产热量多,需氧气量大。孵化操作时,第1周可将孵化器的进出气孔全部关闭;第7天时各打开1/3;第10天时各打开1/2;第12天时各打开2/3;从孵化的第3周开始则应全部打开。一般在验蛋、转盘之后,将进出气孔全部关闭,待温度回升到正常时,再将气孔恢复到应该关开水平。

(4)适时翻蛋 翻蛋的目的是有助胚胎活动,避免蛋黄与壳膜粘连,引起胚胎死亡。孵化操作中一般开始孵化后1~7天应每小时翻蛋1次;孵化8~14天每2小时翻蛋1次,每次翻蛋角度为90度。孵化14~15天后应停止翻蛋,以获取理想的孵化效果。

(5)及时照蛋 整个孵化期间,应照蛋2~3次,第1次照蛋一般在种蛋入孵后5~6天进行;第2次照蛋在孵化后11天进行;第3次照蛋在入孵后18天前后进行。通过照蛋可以根据胚胎发育情况,调整温度和湿度,为胚胎发育提供最佳环境,及时清除无精蛋和死胚蛋,提高种蛋孵化率。

猜你喜欢
蛋重孵化率种蛋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浅述影响蛋种鸡种蛋孵化率的若干因素
附文一:获得较小蛋重的管理要点
父母代肉种鸡蛋重称取方法与蛋重分析
种蛋运输车尾板与车内轨道设计研究与应用
蛋重对蛋鸭孵化效果的影响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