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研究团队在SARS冠状病毒起源与进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专家在云南发现了一处蝙蝠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SARS冠状病毒的全部基因组组分都可以在这个SARS冠状病毒的天然基因库中找到。研究揭示了我国蝙蝠携带有不同株具有跨种传播至人群可能性的SARS冠状病毒,揭示了SARS冠状病毒可能的重组起源,为相关疾病的预防提供了重要依据。
摘自科学网
最近,中科院院士李家洋领衔的研究团队运用分子设计育种的理念和技术,经过精心的杂交“设计”,育成了具有理想株型及超高产、早熟和抗稻瘟病等优秀基因的水稻新品种。该技术除了能让水稻既高产又优质外,还能让育种时间大大缩短。从常规育种需要的7~8年缩短到4~6年,甚至更短。实现了快速、定向、高效培育系统改良的作物新品种。
这一突破性成果对指导未来作物遗传改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获2017年国家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
摘自人民网
最近,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马占山团队研发了两项生物信息技术(算法和软件),可用于精准诊断菌群相关疾病指标,也可用于其他环境微生物群系监测的研究。相关研究分别发表在《微生物生态学》和《科学报告》上。
研究团队定义了两类生物信息标记(指标)算法:一类是菌群网络中12种三角(基序)关系;另一类是菌群网络中正负比例。研究团队建立的原理、算法和软件为用户研发其他菌群相关疾病的个性化精准诊断提供了全套分析和计算技术。
摘自《中国科学报》
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吴正岩研究员课题组研制出一种碳基控释硒肥,可有效提高硒元素利用效率,为功能农业和保健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供给。
课题组利用高分子改性中空纳米碳球,制备出一种功能性纳米复合材料,并以此为载体,负载硒酸盐,研制出新型控释硒肥。这种肥料对阴离子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可以通过阴离子高效调控硒元素的释放,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求,有效提高硒肥利用效率,减少硒酸盐对环境的污染。
摘自《农民日报》
最近,中国水稻研究所种质创新课题组发现了一个可控制水稻籽粒锰积累的主效数量性状位点(QTL),并由此创制了高锰低镉水稻的优良育种材料。
研究人员利用低锰籼稻品种93~11和高锰品种培矮64s为亲本的重组自交系,结合高密度遗传图谱,在水稻第7号染色体短臂上检测到一个代号为qGMN7.1的控制籽粒锰含量的主效数量性状位点。以93~11为背景的qGMN7.1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其籽粒锰浓度显著上升,镉浓度显著下降,根系的锰吸收能力增强。高锰低镉水稻不再是育种家的梦想。
摘自《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