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钰 婕
(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01)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鸦片战争的爆发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序幕,随之而来的是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允许了各教会在中国传播办学的合法性。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州湾,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之后,各宗教势力更是日益扩张,基督教和天主教相继在青岛办学传教,至建国初期,先后有德华中学、礼贤中学、崇德中学、圣功女子中学等十余所学校创立,其中崇德中学的音乐教育在这些教会学校中独具代表性。
崇德中学的前身是明德中学,由美国基督长老会聂克林夫人捐助,于1911年在青岛阳信路设立。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因组织反日活动被迫封闭。第二年复校后,由王守清担任校长,招收学生40余名,看重宗教教育。1923年由于与美国学校学生在垒球赛中发生冲突,明德中学被迫停办。1926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胶东区会重新办学,明德中学又改为胶东中学。直至1929年7月,学校正式定名为“青岛私立崇德中学”,增设高中部,开设化学、物理、宗教、代数、音乐等课程。学生除日常基本课程外,还被要求参加每周的基督教礼拜仪式。1932年王守清逝世后,由王文坦接任校长一职,至1933年,学生增至二百五十余人,教员增至十七人。日占时期,敌伪在学校增设日语课,干预教学活动。1941年,太平洋战争时期停办一年后,于第二年复办。直至解放后,由青岛市政府接管,与教会脱离关系,并更名为青岛第十一中学。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教会学校时代落下帷幕。
建校之初,崇德中学力求“以‘基督化’之精神施道德教育,以造就中国青年”,这一办学目的间接的映射在课程设置上:教会学校的学生大都为宗教子弟,因而音乐课教授的主要是宗教歌曲、西方乐理知识和音乐史等课程,除了课堂学习之外,全校师生还被要求每天的第二至四节课作“礼拜”仪式,内容一般为读经,唱经文歌和祈祷。1933年改制后,学校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授课,据〈崇德学报〉“民国二十四年崇德中学初级中学各学期每周各科教学时数表”显示:音乐课程为学校必修课程,每周授课两课时,与地理、历史、公民等课程相同,在总课程数量上来看比重具有一定分量,可见音乐课程在当时备受重视。四十年代之后,音乐课程内容的宗教色彩较之前有所减弱,据“青岛崇德中学三十五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部分内容来看,这一时期,音乐主修课的教学内容变更为顺应当下时代背景的进步歌曲,总体来看授课内容主要分为音乐理论,发音练习和名曲欣赏三部分,取消了西方音乐历史课程。但除主修课之外,崇德中学仍为有较好音乐基础的学生开设以宗教歌曲为内容的选修课,并聘请国内音乐造诣较深的名师以及国外传教士联合授课,从这一点又可以看出崇德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非同一般。
第八周第七周第六周第五周第四周第三周第二周第一周班 级高中第三级第二班教师普通乐理,军旗飘扬发音练习复习歌曲名曲欣赏,胜利进行曲名曲欣赏,胜利进行曲发音练习复习歌曲普通乐理总理纪念歌普通乐理,总理纪念歌发音练习,名曲欣赏科目邓余鸿音乐
除音乐课程之外,崇德中学的音乐课外活动也极其的丰富多样,学生们自发组建各种音乐社团,既有四、五人的崇德民乐社,也有二十几人的西洋管弦乐队,各个社团每周有一至两次的固定练习时间,学校聘请中外名教师授课,及大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其中崇德口琴社在区、市级比赛中七次获奖,崇德学校合唱团多次参加市级展演活动,其次为促进与其他学校的音乐交流,崇德中学还积极组织参与外校的音乐联合会、音乐座谈会等。据“青岛市教育局第一届中等学校联合音乐会第一次座谈会记录”来看,会议内容包括“演奏项目规定案”、“大会乐器用具”、“各校募加节目登记期限如何规定案”等内容,这些音乐活动在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教会学校增设音乐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将音乐作为媒介传播宗教,因为音乐最容易抓住人们内心,感化其心灵,不可否认其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但教会音乐教育的出现,也在潜移默化中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教会音乐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其中包括著名钢琴家姐妹花王重生和王复生等,这些人为西洋乐器,尤其是小提琴和钢琴教育在青岛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其次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出现,带来了管弦乐、交响乐等西方音乐体裁形式,同时也带动了青岛地区学堂乐歌音乐,以及西洋理论的学习,这些新元素都推动了青岛新音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