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2)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出入境检验检疫划入海关,带来报关、报检分别申报变成“单一窗口”一次申报等变化;中美贸易战带来的贸易发展趋势不确定性;大数据、区块链、互联网的发展、5G技术的呼之欲出促进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是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应考虑到新形势、新技术等对国际贸易人才的专业要求的变化。
不同层次本科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差别较大,985、211高校及“双一流”学科建设高等院校培养国际经济领域的高端人才,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输送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则主要为国际贸易经营企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创业精神、较强贸易实践操作能力、外语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门人才,能够实现与企业之间在专业技能上、岗位上的无缝对接[2]。因此,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高校的发展也相应由规模扩张阶段转向内涵提升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核心课程的设置应符合经济新常态发展下对于应用型人才要求。目前,无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群建设、还是关于提升职业能力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改革,都无法解决该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培养的问题。
新时代高质量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性人才,更需要具有一定理论修养的实践性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我国要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要求经贸专业人才具有新时代特点的创新、创业能力,引领贸易平台、贸易方式的创新,利用大数据有效收集贸易产品、竞争者的信息,找准市场,聚焦客户。传统贸易企业的经营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的要求也随之调整和优化。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群是将能够培养学生的核心专业能力的课程有机整合的系列课程,应涵盖不同类型的课程,即理论类、实务类、实训类课程,课程之间形成相互联系、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协同进化的有机整体[1]。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很重视核心课程群建设与改革,出台各种有利政策支持课程群的建设与实践。但从目前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群建设的实践来看,仍存在以下问题。
我国高校的课程群建设由来已久,研究颇多,成果也较丰硕,但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往往以某门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为核心将几门课程组合起来进行建设,或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分为国际贸易理论课程群和实务课程群,利用课程群建设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1]。核心课程群建设目标不明确,建设流于形式,往往根据个人经验在现有培养方案中选取6~10门课程组成核心课程群,之后就束之高阁。
课程之间的关联度是考察专业教学方案合理程度的指标之一,课程之间不应有内容上的重叠现象,但事实上由于对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研究与分析不足,导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不少课程内容重复、重点不突出,如在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单证实务中都会涉及货款的收付,重点都会集中在信用证上,这三门课程对于结算方式的内容的安排往往不够合理,似乎在三门课程中都会讲解汇付、托收、信用证,但好像没有一门课程把这些结算方式讲透彻,而学生对于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不感兴趣,学习效果差。
目前应用型大学各个专业都在建设核心课程群,一般为5~7门,最多不超过10门。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在考虑核心课程群中的具体课程时大多只考虑了理论性课程和实务性课程,而没有包括实训类课程。目前,教育部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以及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还没有明确颁布具体指导性文件,但培养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进出口业务实操能力的人才,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是经济新常态下外贸行业对国贸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在经贸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设置了一定比例的理论课程,但应用型、创业型人才需要更多倾向设置实务、实训类课程。
核心课程群的建设关系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整体质量,目前与该专业其他课程一样,采用教师理论讲解为主,虽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或教学软件等辅助手段,但大多流于形式,仅以现代方式呈现传统教学资源,无法适应“90后”、“00后”学生的需求。实践课程占比过低。
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整合、优化专业核心课程是专业及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经济与贸易类教学质量标准的要求,选择核心课程凝成课程群。同时,应考虑国际经济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贸易结构、贸易方式的转变等,利用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ion)工程教育理念构建开放式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TPT(Theory—Practice—Training)核心课程群[3],而不是简单、机械地将现有课程组合在一起,如图1所示。理顺核心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界定具体课程的主要内容,建设教学资源,确定适宜的教学方法。理论类课程对于实务、实训类课程,提供关于国际贸易形势、市场选择、贸易摩擦、贸易方式等指导,与实务类课程一同为学生实训奠定基础。
图1 基于CDIO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核心课程群
专业课程尽可能前置,考虑到毕业生就业、实习等需要,学科竞赛、双创活动等不能安排在大学四年级进行,为了尽可能发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应让学生在大学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参与,通过这类竞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于专业、专业课程的认识,提升专业学习的兴趣[4]。因此,在大学二年级上学期同时开设国际贸易学和国际贸易实务,在二年级下学期就可以开设单证实务、国际结算以及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为学生参加学科专业竞赛以及双创活动奠定基础。
以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大纲制定为基础,理顺核心课程群的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5]。国际贸易实务围绕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详细讲解合同条款的制定及注意事项,在与其他如国际结算、单证实务课程重叠的结算部分,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只需从如何制定货款收付条款的角度讲解。同理,与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的重叠部分,亦是从制定合理的运输条款和保险条款出发,而将货物运输、保险及国际规则的教学在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课程中细化。
教学资源不能仅停留于开发,而是必须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实际利用起来,才能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课程应该是开放的,不断与现实生活世界紧密联系,并随着生活世界的变化不断做出自身调整,甚至演变成新的课程。移动通信系统从第一代发展到第五代,随着物联网、工业4.0的到来,促使跨境电子商务崛起,电子商务作为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背景下设立的课程应适时做出调整,在未能设置跨境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的情况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专业模块或方向中设置相关课程,如跨境电子商务基础和跨境电子实战等,并能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对课程及其内容做调整。同时为适应跨境电商中网络平台的商品E化、网络推广的需要,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课程中应该加入CAD、Photoshop等类似的修图软件的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应用经济学中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培养的学生除了应具有国际视野外,更应具备较强的贸易操作能力,构建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一体化、多层次、模块化的实验课程体系。利用传统实验室中的专业模拟软件侧重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借助如国际贸易从业技能综合实训软件的动态仿真环境,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兴趣。通过参加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竞赛,在真实的场景里锻炼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从计划书、参展设计、业务磋商等流程,较为全面地考察学生市场调研、成本核算、运用外语报价议价等方面的能力。在校内和校外的实习基地,充分发挥企业在学生就业的“最后一公里”的作用。
对于不同性质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同,在理论性较强的国际贸易学中,将学生分组组成学习型组织,运用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国际贸易形势,如中美贸易战和我国的应对策略。要求学生在课堂外搜集、查阅、整理文献资料,小组讨论、分工合作,最后形成PPT,在课堂上限定时间内如10分钟完成一个主题的演讲,并由其他同学提问、评价等,加上老师的点评,不仅是平时成绩的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践性较强的国际贸易实务、单证实务课程中,除了在课堂上对合同条款、各种单据进行讲解外,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利用“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教学课时与实践课时配比为2:1或1:1,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内容上注重实用性、实时性,培养学生不仅要掌握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还应依据政策形势的变化及时更新相关实践内容,如“单一窗口”实施后单证的变化应及时体现在单证实务课程中。
核心课程群中的课程往往由多名教师完成教学,定期研讨制度要求课程群教师为教学大纲修订、课程群之间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点界定定期召开讨论会,同时可以减少甚至杜绝对于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差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群的构建有利于外贸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培养外贸人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我国高质量经济发展,熟悉国际通行的经贸规则,熟练运用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具有全球视野,具备获取并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