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2018-03-14 00:18陈雪芬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新课导入悬念谈话

陈雪芬

[摘 要]语文教学中,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可利用谈话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及多媒体导入法等来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新课导入;谈话;悬念;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4-0066-01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然有高质量的新课导入相伴。有效的新课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语文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呢?语文教师可从以下方面来展开教学。

一、利用谈话导入法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谈话导入法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导入方法,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导入阶段都更为青睐于采用此方法。谈话导入法虽然实施起来较为简单,但其成效却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教授《夏夜多美》一课时,教师这样导入新课:“马上要进入夏季了,迷人的夏夜总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你们能说说你们记忆中的夏夜是怎样的吗?”问题提出后,学生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进入了沉思。不一会儿,便有学生这样描述起来:“夏天的夜里繁星点点,虽然有点酷热,但沐浴在夏夜的凉风中却又是那么的惬意。白天的知了声随着夜晚的来临不再出现,但蛙声却相继响起,像在合奏一首动听的交响乐。”有学生说:“夏夜是迷人的,也是美丽的。它不同于春、秋、冬夜晚之美,虽炎热却别具风味。夏夜里,人们总喜欢寻找一处凉爽之地,享受晚风带来的清凉。大爷大妈们聚集在一起,谈天说地,好不乐哉!”……学生们的话匣子似乎一下子打开了。就这样,在生动的谈话中,新课导入得以成功实现。

实践表明,谈话导入法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新课导入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谈话导入法的应用成效,语文教师在确定话题时应尽可能选择学生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如此才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利用悬念导入法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所谓悬念导入法,即在导入阶段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更为积极地参与到新课的学习当中。悬念导入法与其他新课导入方法相比,具有独特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授《乌鸦喝水》一课时,在新课导入伊始,语文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是一只饥渴难忍的乌鸦,此时遇到一个装有半瓶水的瓶子。由于嘴巴无法喝到瓶子里的水,你会如何做呢?”问题提出后,有学生说:“既然喝不到水,那么干脆放弃好了。可以飞到别的地方找水喝。”有学生说:“可以将瓶子倾斜,然后就能喝到瓶中的水。”听到学生这样回答,教师微笑着说:“事实上,同学们说的也是一種好办法。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中所提及的乌鸦无疑更为聪明,它利用自身的聪明和智慧成功喝到了瓶中的水。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课文中的乌鸦究竟是怎样喝到水的吗?”“想!”“很好,只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和我一起认真学习,就会知道乌鸦究竟是如何喝到水的了。”

在上述新课导入片段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成功设置了悬念。在悬念的引导下,学生在接下来的新课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积极。之所以产生此种结果,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想知道乌鸦究竟是怎样喝到水的。所以说,悬念导入法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利用多媒体导入法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

多媒体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以多媒体为载体导入新课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如今,多媒体已然成为很多学校的标配,小学语文教师也可以随时随地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例如,教授《日月潭》一课时,由于考虑到日月潭远在台湾,学生根本没有见过。因此,语文教师决定利用多媒体来导入新课。具体是这样做的:课前通过网络搜索与日月潭相关的视频,并将视频进行剪辑与加工,最终制作成一段长达3分钟的视频。当学生看到日月潭的画面时,纷纷惊呼其太过美丽。而在视频播放的同时,教师也用语言对日月潭进行了详细描述:“日月潭位于台湾阿里山以北、能高山之南的南投县鱼池乡水社村,旧称水沙连、龙湖、水社大湖、珠潭、双潭,亦名水里社……”

多媒体导入法可以营造出声画结合的生动场景,从而快速吸引学生的目光。由于多媒体导入法更具科技感,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此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也极为喜爱采用此种方法导入新课。值得注意的是,多媒体导入法需要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予以配合,所以,语文教师还得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面狠下功夫。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可利用谈话导入法、悬念导入法及多媒体导入法来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当然,除了上述三种新课导入方法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适时利用游戏导入法、实验导入法等来实现新课的导入。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无论采用何种导入方法,都应切合具体教学主题。唯有如此,方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新课导入悬念谈话
巧在开篇设悬念
普京记者会留下最大悬念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我是歌手》的悬念构建与悬念表现
起伏跌宕 曲径通幽——“悬念”在高考作文中的运用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