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启示

2018-03-14 08:44
关键词:高技术增加值比重

石 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北京 100010)

高技术产业是影响国家战略安全和经济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发达国家无论大小,普遍将高技术产业视为国家命脉而努力构建和维持竞争优势。在反思金融危机的基础上,美国、德国等纷纷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如果追溯更长的历史,荷兰、英国等更早期的先发国家,目前在高技术产业的高端环节事实上仍保持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

本文将分析4类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特征规律,并总结对我国的启示。其中,典型大国包括美国、中国、日本、英国、法国、德国和韩国;北欧四国包括瑞典、挪威、芬兰和丹麦;四强小国包括荷兰、瑞士、以色列和新加坡;金砖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

一、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研发强度高达25%

经合组织根据行业的研发强度将制造业划分为高技术、中高技术、中低技术和低技术4类,如表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对行业的技术划分是相对的、经验性的,具有明显的粗线条特征。每个高技术产业也可以说是一个工业部门(OECD一般将这5个大类行业称为sector,而非industry)(Hatzichronoglou,T.,“Revision of the High-Technology Sector and Product Classification.”OECD Science Technology & Industry Working Papers, 1997.)。。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增加值研发强度*研发投入/增加值。平均约为25%,中高技术产业约为10%,中低技术产业约为3%,低技术产业约为1%,制造业总体约为7.2%。如果将研发强度的分母由增加值换为产值,4类产业的产值研发强度*研发投入/产值。分别约为10%、3%、1%和0.5%,制造业总体是2.6%。

表1 发达国家产业研发强度 %

注:基于1999年12个OECD国家数据计算,包括美国、加拿大、日本、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西班牙、瑞典、英国。这是20世纪90年代的情况,但对于行业整体而言,研发强度至今变化不大。各国R&D投入、增加值和产值按购买力平价折算

资料来源:OECD ANBERD and STAN database,May 2003*OECD:“Analytical Business Enterpris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BERD) Database”.OECD:“Structural Analysis (STAN) Database”.

增加值研发强度是与一国全社会研发强度对应的概念。目前我国全社会研发强度刚超过2%,美国为2.7%,日本为3.6%,韩国和以色列为4.2%。可见,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其研发强度远高于全社会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则是制造业中研发投入最为密集的。例如,美国高技术产业研发强度约为全社会平均水平的10倍,2013年美国企业部门研发总投入为3 225亿美元,其中,高技术产业为1 467亿美元,占比达45.5%。

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但属“关键少数”行业

高技术产业规模在经济总量中比重不大。2014年,全球名义GDP为74.6万亿美元*数据来源: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WDI) Database”.,其中,制造业增加值为12.1万亿美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78万亿美元*数据来源: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2016,“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仅占全球GDP的2.4%。主要经济体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最高的中国是5%,其次韩国是4%、美国是3%,德国、日本和英国都是2%,其他大国都在1%以下。如果将视角缩小到制造业,美国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最高,达到23%,其次英国是20%、韩国是17%、中国是16%,占比10%以上的大国还有法国、德国、加拿大、日本,其他都在10%以下。高技术产业的就业人数也很少,2014年美国高技术产业就业人数仅180万人,占就业总数的1.3%,占制造业就业人数的15%。

从绝对规模来看,中美两国高技术产业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增加值都在5 000亿美元量级,2014年分别为5 110亿美元和4 863亿美元。排在第三、第四位的日本和德国在1 000亿美元量级,分别为911亿美元、872亿美元。英国和韩国在500亿美元左右。瑞士、新加坡、法国、巴西在300亿~400亿美元。100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还有意大利、俄罗斯、加拿大、墨西哥、瑞典、爱尔兰、印度、马来西亚、比利时、西班牙和印度尼西亚。

虽然高技术产业规模不大,但它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决定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少数”行业。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高技术产业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例如,工业化时代标志性的航空航天、精密仪器,信息化时代发挥基础性作用的集成电路和通信设备,迈入老龄化社会后的医药等,都属于高技术产业。。少数发达国家掌握了高技术产业的高端环节,并严格限制技术出口。1949年成立的“巴黎统筹委员会”、1996年的“瓦森纳安排”规定了详细的禁运范围和技术封锁名单*2007年,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对华出口和再出口管制政策的修改和阐释》,再次明确了对中国的高技术出口限制,飞机和飞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导航系统、通信设备等9个大类产品被列为“可能增强中国军事实力”的产品和技术,禁止出口到中国。,目的都是限制向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技术。

(二)高技术产业比重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形关系

高技术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会随经济增长而先升后降。图1描绘了7个大国高技术产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二者存在明显的倒U形关系,高技术产业比重峰值出现在人均GDP 20 000美元左右,此时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约5%,之后会逐渐回落,稳定在2%~3%*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而高技术产业都是制造业。虽然后工业化国家的高技术产业规模会缩小,但在制造业部门内部,倒U形关系仍然成立。人均GDP在20 000美元左右时,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将到达20%~25%的峰值,此后会逐步下降。。

图1 典型大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

资料来源: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下文简称SEI)2016;世界银行WDI数据库

如果我们加入北欧四国和金砖国家,倒U形关系仍然存在,如图2所示。金砖国家在倒U形前半段的起步爬升阶段,中国明显领先于其他金砖国家。北欧国家在倒U形的后半段,瑞典等国在精密仪器、航空、机械、汽车等领域都有很强的技术优势。挪威是例外,高技术产业比重一直很低,可能主要是由于北海油田带来的巨额财富使其相对缺乏创新动力。

如果进一步考虑四强小国,倒U形关系仍然成立,如图3所示。新加坡最为突出,表现出极端专业化的小国发展策略,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达到10%~15%。2000年以来,新加坡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生物医药中心之一。小国生产要素和市场规模有限,适宜采取专业化策略,但政府选定产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赌错”将带来重大负面冲击。

图2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增加北欧四国和金砖国家

资料来源:SEI2016,WDI数据库

图3 高技术产业占GDP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增加四强小国

资料来源:SEI2016,WDI数据库

(三)倒U形后半段是产业升级,而非产业衰落

倒U形前半段反映了经济从低技术向中高技术部门的转换,倒U形后半段是否意味着高技术产业衰落呢?显然不是。它主要反映了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收缩战线、转型升级、提高效率的过程。一国进入中高收入水平后,要素成本提高将推动产业结构转向高精尖,将高附加值环节留在国内,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低成本国家。例如,美国2014年高技术产业劳动生产率为28.4万美元/人,远高于美国平均劳动生产率12.5万美元/人,高技术产业年平均工资为7万美元/人,是美国平均工资的1.6倍。

早期先发国家在高技术产业上仍保持着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例如,在集成电路的复杂产业链中,荷兰专注于核心设备光刻机的研发制造,占据了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的主导地位;全球超过90%的移动芯片设计采用英国ARM公司的架构和核心专利。再如,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核心部件,目前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主要由英国的罗尔斯·罗伊斯(RR)以及美国的通用电气(GE)、普惠(P&W)3家主导。

(四)全球布局下的高技术产业跨国转移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高技术产业链跨国布局快速增加。后发国家加速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向产业链的高附加值环节攀升。图4反映了2003—2014年主要经济体高技术产业份额变迁,中国份额从5%增至近30%,日本从15%大幅萎缩至5%,美国和欧洲总体从60%降至45%。中国的新增份额恰好是美国、欧洲、日本三大经济体减少的份额。

图4 全球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份额

资料来源:SEI 2016

跨国公司是推动全球产业链分工的重要力量。2014年美国高技术产业的跨国公司在其国内雇用了126.7万人,占美国高技术产业就业总数的2/3。对比美国跨国公司国内外业务情况,主要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高技术产业跨国公司国内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国外部门的两倍以上,分别为28万美元/人和13万美元/人。第二,高可贸易性行业的国内外劳动生产率差距明显高于低可贸易性行业。半导体、仪器等高技术行业的国内劳动生产率是国外的3倍以上,远高于银行、保险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国内外差距。这表明发达国家通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产业布局,将高端环节留在国内,低端环节转至国外。

(五)工业化高峰不是高技术产业高峰

高技术产业高峰是否出现在工业化程度最高时?不一定。很多迈入高收入社会的后工业化国家,高技术产业仍在制造业部门占很大比重。如图5所示,高技术产业比重与工业化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美国、英国、日本、瑞典、丹麦、芬兰等后工业化国家,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仍高达20%左右。这体现了发达国家收缩高技术产业战线、聚焦高端环节的发展策略。

图5 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与工业化程度

资料来源:SEI2016,WDI数据库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高峰期,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在40%左右,高于大部分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从国际经验来看,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到达峰值,未来随着我国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高技术产业仍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

(六)高技术产业波动远高于经济周期波动

高技术产业具有很强的顺周期波动性。从年度趋势看,高技术产业波动对于GDP波动没有明显的先导性或滞后性,大致同步发生。图6对比了中美日德韩5个大国2000年以来的高技术产业增速和GDP增速,高技术产业波幅远高于经济波动。经济周期向好时高技术产业增速更快,但经济危机时高技术产业下滑也更剧烈。大国尚且如此,小国高技术产业的波动就更大。图7是典型大国、北欧四国、金砖国家和四强小国高技术产业增速和GDP增速的散点图,二者明显正相关*高技术产业增速有两个最低点:一是2009年芬兰高技术产业降幅50%,源于苹果手机对诺基亚的冲击;二是2000年俄罗斯高技术产业降幅56%,主要可能由于苏联解体、亚洲金融危机等产生的不利外部局势。,而且前者波动区间更大。

图6 典型大国高技术产业增速与GDP增速

资料来源:SEI2016,WDI数据库

图7 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增速与GDP增速

资料来源:SEI2016,WDI数据库

(七)大国均衡战略与小国专一战略

不同规模国家发展高技术产业适宜不同战略。大国多采取均衡战略,同时参与各类高技术产业,突出优势,兼顾其他;小国多采取专一战略,有所取舍,只聚焦一至两类高技术产业(图8~图10)。典型国家可以分为4类:

一是中美日3个大国,优势产业在高峰期的全球份额能达到30%~50%,如美国的航空航天和仪器制造、日本的通信和计算机产业。21世纪以来,3国高技术产业的全球地位出现轮换,中国大幅扩张,对应日本和美国的萎缩,中国优势产业新增份额大致一半来自日本,一半来自美国。2014年,我国通信和计算机设备的全球份额已近50%,医药约为30%。中美两国高技术产业已形成错位竞争格局,中国的优势主要在通信和计算机,美国在航空航天和仪器。

二是德英韩3个大国,优势产业的全球份额在8%~10%,如德国的仪器、航空航天、医药产业*典型企业包括博世、拜耳制药等。,英国的航空航天、计算机产业*典型企业如罗尔斯·罗伊斯航空发动机、ARM芯片设计。,以及韩国的通信产业。

三是一般大国和优势突出的小国,主要产业的全球份额在5%左右。如法国、加拿大的航空航天*典型企业如空客飞机、庞巴迪飞机。,瑞士的仪器和制药业*典型企业如诺华、罗氏制药。,新加坡的医药产业等*瑞士、新加坡经济体量虽然不大,但采取高度专业化策略,在少数领域优势突出,高技术产业占制造业比重特别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新加坡为11%、爱尔兰和瑞士为6%。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比重,新加坡为65%、瑞士为33%、爱尔兰为26%、以色列为25%。。

四是部分北欧国家和一些典型小国,优势产业的全球份额在1%~2%*相对于这些国家的人口规模或地理面积,这一比重已比较高。。如瑞典的医药、通信、航空、仪器产业,荷兰的医药和仪器*典型企业如飞利浦、光刻机制造企业ASML。,以色列的仪器和通信产业等。芬兰通信产业在2007年曾达到全球份额的2%,但随着苹果手机对诺基亚的颠覆性冲击而出现断崖式下降。

资料来源:SEI2016

图9 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全球份额:法国、加拿大、瑞士、新加坡

资料来源:SEI2016

图10 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全球份额:瑞典、芬兰、荷兰、以色列

资料来源:SEI2016

三、几点启示

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正面临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能否将市场规模优势和产业配套能力转化为技术优势,是高技术产业成功转型的关键。典型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对我国主要有以下启示:

第一,发达的高技术产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要条件。大部分成功迈入高收入社会的国家,都有发达的高技术产业。典型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会经历先上规模、后提效益两个阶段。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处于两个阶段的转换期。未来应持续强化技术创新,逐步从整机组装、外围零部件等低附加值环节转向核心零部件、品牌等高附加值环节,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第二,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适宜采取重点突破战略,以局部带动全局,逐步增强整体竞争力。发达国家大多根据比较优势而“术业有专攻”,一个国家难以在高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占据全面优势。在同一产业内,各国在产业链不同环节也各有分工,合作互补。因此,坚定不移地扩大开放,更积极地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度合作格局,是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大国需要兼顾高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高技术产业有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保障战略安全,但它在经济总量中占比小,增速波动大,技术更迭快。在经济周期下行时,期望高技术产业成为稳增长的动力,这是难以实现的。大多中低技术产业虽然属于传统产业,但规模大、需求稳定、抗波动性强,就业人数多,对稳增长至关重要。因此,推动传统产业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高技术增加值比重
中国2012年至2021年十年间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总体平稳
2021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快速增长
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或仍下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欧阳明高技术控的产业情怀
四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9%
航天项目管理——高技术复杂项目管理
高技术条件下空袭与反空袭的作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