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林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其属于一个自然的过程,理想中自然分娩是最好的方式,但是在实际中产妇进行自然分娩时,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而出现困难,这时就需要利用剖宫产来减少围产期母婴的病死率[1]。对初产妇而言,其由于没有妊娠经历,缺乏分娩经验,会对分娩过程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继而会加剧分娩疼痛,造成神经系统紊乱,导致分娩过程难以顺利进行,就会盲目的选择剖宫产[2]。将产前护理教育模式应用在初产妇护理中,可以让患者对分娩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知,有利于患者的分娩结局的改善,报道如下。
从我院2017年6月~2018年5月收治的初产妇中,随机选取86例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所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见表1。
1.2.1 对照组
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产前检查、产前健康知识宣传、分娩过程讲解、饮食护理等。
1.2.2 观察组
为患者提供产前护理教育模式,主要包括:(1)全方位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详细讲解分娩的知识,定期组织患者参加到产前护理教育培训活动中,邀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产科医生、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产前的相关注意事项、产前准备工作、分娩过程、分娩注意点、分娩配合要点等,从而全面加深患者对于分娩知识的理解。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发放健康手册、播放健康知识视频等方式,为患者讲解分娩的知识点。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讲解一些孕期营养、产后康复的知识,指引患者可以充分掌握各阶段怀孕知识。患者产前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如肌肉活动、产前体操、呼吸训练等,提高患者顺产率。(2)心理健康引导,对初产妇而言,其对分娩知识比较欠缺,同时也担心胎儿的发育,经常会产生一些负面心理,如焦虑、抑郁等,影响到患者的分娩结局。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患者的沟通交流,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当前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负面思想,进行针对性的疏导。同时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分娩设备、分娩技术、医生经验等,用高超的医术来获取患者的认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需要采用亲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流,并积极的为患者改善病房环境,适当的为患者播放一些轻缓的音乐,或者为患者提供一些杂志,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促使患者可以向患者打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3)家属引导,护理人员还应该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特别是具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属,更要对其进行引导教育,消除其错误的思想观念,避免因胎儿的性别问题对患者带来比较大的思想压力,影响到患者的分娩结局。(4)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向患者讲解一些新生儿哺乳的技巧,激发患者的母爱情感,提升患者的分娩欲望,促使患者更有信心进行顺产,改善患者的分娩结局。
对两组患者的分娩知识得分、分娩结局进行观察比较[3]。
两组患者分娩知识掌握情况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分娩知识得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分娩知识得分对比分)
组别 分娩态度 分娩知识 产时行为对照组(43) 30.1±1.2 31.1±1.5 24.5±1.6观察组(43) 46.5±1.4 45.2±1.3 36.7±1.2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情况如下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分娩结局对比[n(%)]
对初产妇而言,其在进行分娩时,由于本身对分娩知识缺乏客观的了解,加上分娩的临近,患者在心理上难免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4],如果患者家属对于胎儿的性别过于看重,将会进一步极大初产妇的心理压力[5]。此外,由于分娩过程会有很强的疼痛感,这也使得很多初产妇不愿意选择自然分娩的方式,所以在实际中,加强对初产妇的产前护理教育是十分重要的[6]。在实际中,实施产前护理教育策略,可以促使患者对分娩知识有全方位认知,促进了患者分娩态度、产时行为的改变,有利于患者顺产。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分娩态度、分娩知识、产时行为得分分别是(46.5±1.4)分、(45.2±1.3)分、(36.7±1.2)分,与对照组患者的(30.1±1.2)分、(31.1±1.5)分、(24.5±1.6)分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部分初产妇会由于疼痛原因而选择剖宫产,但是剖宫产属于手术操作,具有比较大的创伤,同时还有可能出现手术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对患者实施产前护理教育措施,可以让患者对自然分娩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使患者可以充分意识到自然分娩的优势,并对产前做好充分准备,促进了自然分娩率。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顺产率为81.4%,对比对照组患者的48.8%,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将产前护理教育措施应用在初产妇护理中,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对分娩知识的掌握度,促进了患者分娩结局的改善,具有良好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