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西州民族研究的两个问题*

2018-03-13 09:07王旭送
关键词:部落文书

王旭送

(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武汉430070;2.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古代吐鲁番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不仅是东西方文明的辐辏之地,而且还是多民族聚居之处。唐代,又有处密、处月等迁入吐鲁番盆地。关于处密、处月人何时、何因迁入吐鲁番盆地及迁入后的生活状况,学界尚缺乏专门探讨。本文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对此略作探讨。

一、处密问题

处密又作处蜜,唐时游牧于今乌鲁木齐西北一带,与处月部为邻,关系殊为密切。《旧唐书》载,西突厥“杂有都陆及弩失毕、歌逻禄、处月、处密、伊吾等诸种”。[1]卷194下,5179又,《资治通鉴》载:“初,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以阿史那贺鲁为叶护,居多逻斯水,在西州北千五百里,统处月、处密、始苏(又称姑苏、孤舒)、歌逻禄、失毕①张星烺先生认为,失毕应作弩失毕。张星烺编注:《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3册,中华书局2003年,第1488页。五姓之众。”[2]卷199,6256唐平西突厥诸部过程中,处密阻力最小,往往以“降”之结束战争,因此其损失最小。

贞观十六年(642年),“(乙毗)咄陆以处月、处蜜兵围天山而不克,孝恪追北,拔处月俟斤之城,抵遏索山,斩千余级,降处蜜部而归。”[3]卷215下,6056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杨弘礼“加银青光禄大夫,寻迁司农卿,兼充昆丘道副大总管,诸道军将咸受节度。于是破处月,降处密,杀焉耆王,降馺支部,获龟兹、于阗王。”[1]卷77,2674

永徽二年(652年),处月、处密叛,以(契苾)何力为弓月道大总管,讨平之,擒其渠帅处密时健俟斤、合支贺等以归[1]卷109,3293。

显庆二年(657年),“(阿史那)弥射进军至伊丽水,处月、处密等部各率众来降。”[1]卷194下,5187

可以看出,作为西突厥别部的处密,在与唐军的对抗中表现并不积极,与西突厥并非绝对同心同德,这一点当时的唐朝已有所察觉。例如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宗谓侍臣曰:“朕少长兵间,颇能料敌,今昆丘行师,处月、处密二部及龟兹用事者羯猎颠那利每怀首鼠,必先授首,弩失毕其 次也。”[2]卷199,6253永徽二年诏梁建方讨阿史那贺鲁之前,骆弘义献计曰:“贺鲁保一城,方寒积雪,谓唐兵必不来,宜乘此一举灭之。迁延及春,且生变,纵不率连诸国,必远迹遁去。且兵本诛贺鲁,而处蜜、处木昆等亦各欲自免,若留不进,彼与贺鲁复合矣。”[3]卷215下,6061

唐平西突厥之后,在西域设羁縻州府以安置西突厥及其别部。《新唐书·地理七下》载:

蒙池都护府,贞观二十三年,以阿史那贺鲁部落置瑶池都督府,永徽四年废。显庆二年擒贺鲁,分其地,置都护府二、都督府八,其役属诸胡皆为州。

昆陵都护府

匐延都督府以处木昆部置。

嗢鹿州都督府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

洁山都督府以突骑施阿利施部置。

双河都督府以摄舍提暾部置。

鹰娑都督府以鼠尼施处半部置。

盐泊州都督府以胡禄屋阙部置。

阴山州都督府显庆三年分葛逻禄三部置三府,以谋落部置。

大漠州都督府以葛逻禄炽俟部置。

玄池州都督府以葛逻禄踏实部置。

金附州都督府析大漠州置。

轮台州都督府

金满州都督府永徽五年以处月部落置为州,隶轮台。龙朔二年为府。

咽面州都督府初,玄池、咽面为州,隶燕然,长安二年为都督府,隶北庭。

盐禄州都督府

哥系州都督府

孤舒州都督府

西盐州都督府

右隶北庭都护府[3]卷43下,1130—1132

可以看出,唐朝为了安抚西突厥及其别部,做了非常全面的安排,基本上各部利益均沾,但是上述名单中唯独不见对处密部的安置。沙畹认为,处月居迪化以东、处密部居处月西,在今玛纳斯郭勒左右。[4]36注3任宝磊先生认为,处月、处密两部游牧于以轮台为核心的天山北麓地区,处月居东、处密居西,应该是最适宜的论断。[5]139薛宗正先生推测,轮台州兼都督府似以处密部置[6]600,但是这仅是一种推测,尚无直接证据。唐平西突厥后设羁縻州府以安抚西突厥及其别部,以处密的表现,当有一席之地,但是文献记载独缺处密,颇令人不解。

根据笔者所掌握的文献,处密降唐之后,有两支向东迁移,其中一支移居到了西州境内,吐鲁番出土《唐宝应元年(762年)六月康失芬行车伤人案卷》有力证明了这一点。该案件发生在宝应元年(762年)六月,地点是西州州治高昌城。案件的梗概是:史拂郍8岁儿子金儿和曹没冒的8岁女儿想子,一同坐在张游鹤的店铺前玩耍,被行客靳嗔奴的雇工康失芬驱赶搬运土坯的牛车压伤,高昌县司对这一起案件进行了审讯。兹移录相关者如下:

1 男金儿八岁

2 牒称:拂郍上件男在张鹤店门前坐,乃被行客

3 靳嗔奴家生活人将车辗损,腰已下骨并碎破。

4 今见困重,恐性命不存,请处分。谨牒。

(中略)

18 问得史拂郍等状称:上件儿女并

19 在门前坐,乃被靳嗔奴扶车人辗损,腰

20 胯折,见今困重,仰答虚实!康失芬身

21 是处蜜部落百姓,靳嗔奴雇使年作,今日

22 将使车牛向城外般墼,却回行至城南门

23 口,遂辗前件人男女损伤有实。被问依

24 实谨辩。铮[7]329—333

这件文书向我们透露了几个重要信息:

首先,文书明载,“康失芬身是处蜜部落百姓”,说明西州境内生活着一定数量的处蜜人。而且,这部分处蜜人得到了礼遇,唐朝政府并没有解散其社会组织,而是让其继续保持着游牧社会的部落体制。其次,康失芬的职业是一个从事“年作”的“扶车人”,“年作”即雇工,主要从事一些季节性的临时工作①参阅王启涛:《吐鲁番出土文献词典》,巴蜀书社,2012年,第724—725页。,说明康失芬居住地应该距离高昌城不太远。“扶车人”是游牧人擅长的工种,这也说明康失芬所在的处蜜部落尚保持着一定的游牧生活方式。第三,康失芬的姓名,具有明显的汉化和粟特化色彩,说明这支处蜜人的生活地很有可能毗邻粟特人聚落区。第四,从康失芬姓名的汉化和粟特化色彩也可以看出,生活在西州的这支处蜜人数量不多,与周边的汉人、粟特人长期共同生活。

此外,还有为数更多的处密人可能迁移到了更东的地区。下面以相关文献证之。

《唐会要》卷94《北突厥》载:“景云二年(711年)正月,默啜遣使请相亲,遣和逢尧使突厥,逢尧说默啜曰:‘处密、坚昆闻可汗结婚于唐,皆当归附。何不袭唐冠带,使之闻之?’默啜许诺。明日,幞头紫衫,再拜称臣。”[8]2005

唐臣和逢尧与默啜的这段对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处密、坚昆两个部落曾归附东突厥,后因默啜叛离唐朝,两部乘机游离于东突厥统治之外。故和逢尧提出让默啜袭唐冠带称臣,处密、坚昆自然归附,默啜欣然接受。处密、坚昆既然归附默啜,自然与东突厥相距未远。

关于坚昆,《旧唐书·地理志一》载:“北庭节度使,防制突骑施、坚昆、斩啜。管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北庭节度使所治,在北庭都护府,管兵二万人,马五千疋,衣赐四十八万疋段。突骑施牙帐,在北庭府西北三千余里。坚昆,在北庭府北七千里,去斩啜千七百里。”[1]1385

至于处密,倘若将之置于今乌鲁木齐周边,其东有西州,东北有北庭,自然不存在归附东突厥的问题。唯一的解释是,处密部分向东迁移,除了小部分迁至西州外,还有更多的迁移至与东突厥毗邻的地方,并归附之。正因为这支处密人数量较多,他的叛离才成为默啜的心头大患。关于这支处密人的落脚点,因相关史料阙如,我们目前不得而知。

通过以上论述,笔者有一个大胆推测,即:唐朝平西突厥过程中或结束后,处密大部进行了东迁,故唐朝政府在西域设羁縻州府以安置西突厥及其别部过程中独不见对处密的安置。

二、处月问题

处月在隋唐时期活跃于天山东部地区。关于处月的早期历史,自宋代以来一般认为处月与沙陀是同一个部落。20世纪五六十年代,岑仲勉先生对这一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早期处月与沙陀并非同一个部落[9]514。近年来,有的学者结合相关出土文献,对岑仲勉先生的这一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述[10]56—61;[11]49—76。唐初经营西域过程中,射脾酋长沙陀那速大义归唐,唐朝在处月部游牧地设金满州,由其统辖。此后,有沙陀金山、辅国、骨咄支相继担任金满州都督。而处月因数度叛唐,损失惨重,此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文献不见处月活动的记载。

20世纪以来,一些出土文献出现了对处月的记载,这使得我们对唐代前期处月的活动有所了解。尤其是《开元十六年朱邪部落请纸牒》(大谷5840号),有力证明了唐代西州生活着一定数量的处月人,他们不仅保留着传统的部落体制,而且还享有比较高的待遇。对此,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12]288—319,颇受启发。笔者拟在此基础上对西州处月人的相关问题作进一步阐述。

(一)处月两次迁入西州

关于生活在西州的处月人,学界多引用大谷5840号《开元十六年朱邪部落请纸牒》以证之。兹移录如下:

文书中的朱邪部落即是处月部的一个分支。《新唐书·沙陀传》载:“贺鲁来降,诏拜瑶池都督,徙其部庭州之莫贺城,处月朱邪阙俟斤阿厥亦请内属。”[3]卷218,6153朱邪为处月属部无疑。此外,处月还有预支部。如《旧唐书·高宗纪》载:“显庆元年八月……左卫大将军程知节与贺鲁所部哥逻禄获剌颉发及处月预支俟斤等战于榆幕谷,大破之。”[1]卷4,76

学界将这件文书与大谷5839号《河西市马使米真陀请纸笔牒》[13]208等进行了对比分析,证明这支朱邪部落确实生活在西州,所论甚确。对于这支部落何时、何因来到西州,学界将处月与沙陀视为同一部落,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合理化推论:先天初,北庭都护阿史那献面对吐蕃的进攻,和羁縻州民的避难,根据形势的需要,将沙陀部落分流安置在所辖各个州境内,以减轻北庭的压力,其中部分来到了西州。[12]288-319

笔者认为,先天初唐朝在西域的统治较为稳定,于是发生了西域各部落竞相遣使朝贡之事。例如《册府元龟》载:“唐玄宗先天元年……九月突骑施守忠,十月突厥汝陁(沙陀)金山,十一月突厥十姓……并遣使来朝。”“(先天)二年正月突厥,二月新罗、室韦、吐蕃、处月、突厥、焉耆、于阗……各遣使朝贡。凡夷狄朝贡,太上皇皆御门楼以见之。”[14]卷971,11405先天元年和二年西域各部落先后遣使朝贡,反映出西域局势安定,应不存在处月避难至西州之事。

这支处月人迁移西州的时间似可追溯至永徽元年(650年)前。阿斯塔那208号墓所出《唐典高信贞申报供使人食料帐历牒》提供了相关信息。其第二纸载:

与该文书同墓所出的还有唐永徽四年(653年)墓志一方,则此文书写于永徽四年之前。关于文案处理,唐朝制度规定:“依令,文案不须常留者,每三年一拣除。”[15]卷19,351由此,此文书应写于永徽元年(650年)之前。根据这件文书,永徽元年前处月的使者弓赖俟斤来过西州,并受到了西州官员的款待。

唐初,处月屡屡侵扰唐朝伊、西二州,双方数度展开激战。按常理,处月与唐朝是仇敌,此时派使者前往西州非同寻常。处月使者于永徽元年前出现于西州,必有其原因。笔者认为,处月使者前往西州与阿史那贺鲁降唐,处月随其内附有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阿史那)贺鲁来降,诏拜瑶池都督,徙其部庭州之莫贺城。处月朱邪阙俟斤阿厥亦请内属。”[3]卷218,6153阿史那贺鲁拜瑶池都督之后,处月大部应随之迁移至庭州。同时,可能还有一部分被安置到了西州,弓赖俟斤出现于西州可能就是为安置这部分处月人做前期的协调工作。因此,笔者认为“朱邪部落请纸牒”中的这支处月人初迁西州的时间可能为贞观二十三年或稍后。

这支处月人迁移西州属主动内附,唐朝政府给予了相当高的礼遇。首先,西州州府允许其保留原有的部落编制和内部结构。上引《开元十六年(728年)朱邪部落请纸牒》称其为“朱邪部落”便是明证。其次,其事务由西州都督府直接管理。请纸牒显示,其酋长朱邪波德直接向西州都督府请纸,都督府长官楚硅亲判之后,再由具体部门执行。这说明,这支处月部落迁移西州之后由西州都督府直接管理。

大约在开元二年(714年),又有一批处月人迁移到了西州,日本桥本关雪所藏蒲昌府文书有所涉及,兹移录如下:

〔前缺〕

1 留诸处要路,陪须严备。请各牒县府,简灼然

2 强壮谙山谷人,所别量配,并给壮马觇探。如其

3 予觉贼入,免被侵抄,即具姓名录奏,酬其官

4 赏;若不存心,疏慢纵贼入界,必依军法科决,

5 终不容舍者。诸府县界各须严备。准状牒

6 所由府县:速简灼然强壮、谙山谷人,并壮马量

7 事便配遣讫上。蒲昌府县界近贼要冲,须

8 加投来蕃首领,共为觇探、捉生。执案谘

9 差,差讫,牒所由准状者。司马判处月沙

10 陀、都满等两人往东界游弈,各给州槽官

11 马壹匹者。此已各牒讫。

12 蒲昌府件状如前,牒至各准状,故牒。

13 元二年四月一日。[16]292

文书显示,开元二年,蒲昌府遭受外贼侵扰,上牒西州都督府要求“加投来蕃首领,共为觇探、捉生”。都督府司马根据其请求,“判处月沙陀、都满等两人往东界游弈,各给州槽官马一匹”。蒲昌府根据指示后,“此已各牒讫”。其后,文书又提到“处月沙陀、都满”二人,说明这支投奔西州的部落应该是处月部。

处月部为何此时投奔唐朝西州?笔者认为应该和东突厥默啜势力二次西侵北庭有关。《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二年(714年)“二月,突厥默啜遣其子同俄特勤率众寇北庭都护府,右骁卫将军郭虔瓘击败之,斩同俄于城下。”[1]卷8,172《旧唐书·郭虔瓘传》又载:“(开元)二年春,突厥默啜遣其子移江可汗及同俄特勒率精骑围逼北庭,虔瓘率众固守。”[1]卷103,3187默啜西侵北庭自然波及庭州附近的金满州,殃及生活在此的处月人。《封郭虔瓘郭知运制》载:“朕闻赏有功,报有德者,政之急也。若功不赏,德不报,则人何谓哉?云麾将军检校右骁卫将军兼北庭都护瀚海军经略使金山道副大总管招慰营田等使上柱国太原县开国子郭虔瓘、宣威将军守右骁卫翊府中郎将检校伊州刺史兼伊吾军使借紫金鱼袋上柱国郭知运等,早负名节,见称义勇。顷者柳中、金满,偏师御敌。萧条穷漠之外,奔迫孤城之下,强寇益侵,援兵不至,既守而战,背秋涉冬,枥马长嘶,戍人远望,谋以十胜,成其九拒。遂能摧日逐之遗种,斩天骄之爱息。岂耿恭、班超,独高前史;将廉颇、李牧,与朕同时。眷言茂勋,是所嘉叹,信可以畴其井邑,昭示遐迩,俾劳臣劝而懦夫立焉。虔瓘可进封太原郡开国公,知运可封介休县开国公。”[17]卷20,242制文显示,默啜西侵,不仅殃及庭州附近的金满州,就连西州的柳中县也未能幸免。

默啜南侵柳中事,阿斯塔那188号墓所出《唐西州都督府牒为便钱酬北庭军事事》有载:

1 [上残]牒别项为便钱酬罗阿□…………

2 □钱陆阡文——

3 □头得兵曹参军程 等牒称:…………

4 □北庭大贼下逐大海路,差索君才…………

5 □遂取突骑施首领多亥乌…………[7]41

此件同墓出有《唐开元三年(715年)张公夫人麴氏墓志》,可知本墓所出文书年代下限为开元三年(715年)。“大海路”即“大海道”,“大海道”一名见于《西州图经》残卷:“大海道,右道出柳中县界,东南向沙州一千三百六十里。”[18]210姜伯勤先生指出,“北庭大贼下逐大海路”当指默啜南侵事[19]114-115,所论甚确。此文书证明,《封郭虔瓘郭知运制》所云默啜侵金满、柳中确有其事。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开元二年部分处月人南迁西州,可能与默啜入侵金满州有关。

(二)处月在西州的安置点

处月屡屡与唐朝为敌,唐政府在安置这支处月人时应相当慎重。西州以西、以北的天山地区是处月人的活动范围,《西州图经》残卷“白水涧道”条载:“右道,出交河县界,西北向处月以西诸蕃。足水草,通马车。”[18]212倘若将这支处月人安置于西州西北、北部的交河、蒲昌等县,极有可能造成两者相互勾结,势力坐大。

笔者认为,迁移西州的处月人可能被安置到了柳中县境内。新获吐鲁番文书《唐龙朔二、三年(662—663年)西州都督府案卷为安稽哥逻禄部落事》为我们提供了相关信息。

这件文书的大致意思是:龙朔元年(661年),哥(葛)逻禄步失达官部落被贼人打散,有一千帐从金山(阿尔泰山)南下,在金满州地域停住,金满州都督沙陀某某将这一信息上报朝廷。朝廷分别给燕然都护府、哥(葛)逻禄部下敕令,命燕然都护府与西州都督府相知会,将停住金满州的哥(葛)逻禄步失达官部落遣返大漠都督府原住地。为此,西州都督府派遣相关官员前往金满州处理此事。兹将相关者移录第三纸如下:

(前缺)

1 ………哥逻禄步失达………

(中间接续不明)

2 ………府得□………

3 ………都尚书省………

4 ………州刺史沙陁

5 ………□破,从金山散…………

6 ………□既奉 敕…………

7 ………百姓望请发遣…………处。奉元………

8 ………日敕,宜令燕………州相知,发………

9 ………□,即差柳中□丞□客师充………

10 ………客师状称:至金满州,…………

11 ………状,上件部落奉

12 敕令还大…………府,敕未到,百姓…………

13 水,各种少多…………羊马逢雪未有草…………

14 足,瘦弱不得度山入碛,百姓小弱累重…………

(□,西州都督府之印)[20]309-325

该文书正背均有骑缝“西州都督府之印”,证明是西州官府文书。文书中提到,西州都督府差“柳中(县)丞□客师充(使)”前往金满州协助处理此事,这一信息非常重要。首先,金满州是羁縻州府,主要由处月人组成。例如,《旧唐书》载:“永徽四年,罢瑶池都督府,即处月置金满州。”[3]卷215下,6062《旧唐书·沙陀传》载:“又明年,废瑶池都督府,即处月地置金满、沙陀二州,皆领都督……龙朔初,以处月酋沙陀金山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铁勒,授墨离军讨击使。长安二年,进为金满州都督,累封张掖郡公。金山死,子辅国嗣。”不论是处月人,还是葛逻禄人,均是西突厥别部。其次,西州都督府选派的使者,不仅要精通当地语言,而且还要有处理民族事务的经验。上文已经提到,西州生活着一支处月部落,西州州府肯定设置相关官员管理处月事务。如此,西州派使者前往金满州处理葛逻禄事务,此人应该是不二人选。

因此,笔者认为早期迁移至西州的处月人应当被安置在柳中县境内。具体管理处月事务的应是该县的县丞。

(三)处月的叛乱

根据相关出土文献,8世纪初,受时局影响,除了生活在天山以北的部分处月人迁入西州外,还有部分处月人发动了一场叛乱。与此同时,生活在西州的处月人也乘机叛乱,与之相呼应。

2004年春洛阳邙山出土《李释子墓志》中有如下内容:

有唐雋州都督公者,位为甸侯之伯,才为理国之器,言为人师之表,行为代之轨则。公讳释子,字爽,陇西狄道人也……又进左武卫左郎将,又充朔方军副使。久视初,出牧盐、甘、肃州刺史,又充玉门军大使,又充营田、处月等大使。景云中,持节雋州都督,又充……开元九年三月廿九日,遘疾薨于泾州私第,享年八十。[21]26-27

志文提到李释子“久视初(700年),出牧盐、甘、肃州刺史,又充玉门军大使,又充营田、处月等大使”,景云中又改任它职。由此,久视元年(700年)至景云(710—712年)之前,李释子曾担任过处月大使一职。李释子担任处月大使一事非同寻常。处月归唐之后,唐朝在其地设置金满州都督府,隶属北庭都护府。《新唐书·地理七》载:“金满州都督府,永徽五年以处月部落置为州,隶轮台。龙朔二年为府”,并云“右隶北庭都护府”。[3]卷43,1131-1132金满州都督府既隶属于北庭都护府,其治内处月部发生问题,按常理应该由北庭都护府处理,不可能由河西的李释子治其事。李释子担任处月大使,反映出当时处月部发生了严重的叛乱,北庭都护府自身难以解决,故发生了李释子临危受命担任处月大使前往北庭进行处理处月叛乱之事。

关于此事,吐鲁番文书亦有反映。宁乐36号文书《唐西州都督府牒为巡逻觇探贼踪事》载:

1 都督府

2 镇副杨逸

3 右从苁蓉□□西至挎谷,逐要督查巡逻。东碛

4 镇戍并□□□诸路,先配人马觇探,仰谷口高

5 山着人去□□。此等探巡,并挡贼路,贼在达

6 匪、悬泉□□,探者据高,谷下人马百方牢固,

7 两头计□,□觉贼徒。贼内有汉语之人,弥须

8 警策,□□督查,见骑贼即点绯幡,见步

9 贼即□□幡。马于谷底餒,着人看守,与高

10 山望□□□。记号的见。贼从东来,向东点

11 幡。从□□,□西点,从北来,向北点。壹人点壹下,

12 两人来□两下,若十人以上、百人一下,急多点

13 谷底□□人见山头幡,的知贼来,即走马逐

14 便告□,□都知界内兵马,烽火通明,处月劫

15 掠□□□恒日交横,觇探勿招深累。

16 ……叁十里内烽,依前县府官巡逻,朝[22]81

文书明言“处月劫掠□□□恒日交横”,说明这些贼寇就是处月人。生活在天山以北的处月人乘默啜西侵之际,掀起叛乱,而且对西州也不时进行侵扰。处月叛乱应与默啜西侵有关。张说《兵部试沈谋秘算举人策问三道》载:

问:安西迥途,碛北多寇,自开四镇,于兹十年。及爪戍人,白首无代,分阃节使,丹旐方归,未悟恢边之益,且疑事远之弊。今赤曷既并于黄姓,默啜复觇于庭州。汉掖徒张,胡臂未断;而内匮积谷,外非足兵。于何出践更之师,奚使间穹庐之党。息人静国,有策存乎?[17]卷222,2240

安西复置四镇,在长寿二年(693年),十年之后为长安三年(703年)。张说出具此试题应在长安三年。文中提及“今赤曷既并于黄姓,默啜复觇于庭州”,说明长安三年左右,默啜对北庭发动了进攻,而且对北庭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令朝中震动,故张说出具的试题才会提及。

默啜西侵,来势汹汹,处月可能于此时乘机发动叛乱,令北庭都护府疲于应对,于是就有了河西的李释子担任处月大使一事。

默啜西侵,处月乘机叛乱,此事可能波及到了西州,生活在西州的处月人也借机发动了叛乱。对此,吐鲁番出土的西州事目文书有所反映。阿斯塔那518号墓所出《唐西州某县事目》如下记载:

40 ………州招抚讨击使牒为官马一匹差人于永安等追马送事十四日付曹义[23]459。

文书“招抚讨击使”,应是招讨使的全称。宁志新先生认为,唐代的招讨使分为两大类:因战争需要而临时设置的军事统帅;地方机构中常设的军政要员之一[24]150-156。该文书中的招抚讨击使不见吐鲁番其它文书,应属于因战争需要而临时设置的军事统帅。

该文书题解称,“本件纪年残缺,原系用唐旧文书多片粘接使用。内有神龙二年闰正月交河城主牒,本件中受付人张驾、汜知让、鄯则名亦见于本墓一〇《唐神龙二年史鄯住则牒》。又(五)之二行记‘神龙二年□科簿’事。故本件当在神龙二年(706年)或稍后”。该文书所记事目发生时间与上述李释子任处月大使时间大致相同。因此笔者认为,西州招抚讨击使招讨的对象极有可能是生活在西州的处月人。长安三年左右,默啜西侵北庭,处月乘机叛乱,唐朝派李释子担任处月大使也因此事。与此同时,西州境内的处月人亦闻风而动,掀起叛乱。西州州府不得已临时设置招抚讨击使,恩威并施,以解决处月叛乱事。

猜你喜欢
部落文书
太行山文书精品选(17)
监狱执法文书规范探讨
敦煌文书P.2642《释门文范》释录
黑水城出土的一件元代书信文书考释
“嵬名法宝达卖地文书”年代考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