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蓉 李国帅
(成都军区八一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11)
中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给药方式,主要是将被提取出来的中药药材成分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射到人体内,合理使用新型中药注射液具有治疗效果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以及药物反应能力快速的优点[1]。但是由于中药药材成分本身具有复杂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合理配伍情况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分析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情况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管理。现将报告如下。
随机选取2017年1—8月长期住院病历共900份,检查中药注射液的配伍情况,将不合理配伍的中药注射液进行统计与分析。
通过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观察长期医嘱的使用情况,调查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名称、具体药物规格、用途、药物功效、剂量等不合理配伍,并严格根据合理使用准则将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的医嘱逐一筛选出来,分析并进行分类。
把医院2017年1—8月所有中药注射液使用医嘱严格按照相关的基本使用准则筛选出不合理配伍情况。不合理配伍:(1)使用方法以及用量存在误区;(2)没有进行单独使用;(3)用药医嘱表述出现差错;(4)溶媒体积过大或过小;(5)未能合理选择溶媒。
本研究中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加标准差方式(±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0例中药注射液不合理使用情况
在140例中药注射液未能合理配伍中,使用方法以及用量存在误区不合理使用有8例,没有进行单独使用有9例,用药医嘱表述出现差错有10例,溶媒体积过大或过小有43例,未能合理选择溶媒有70例。(详情见表1)
表1 140例中药注射液不合理使用情况[n(%)]
(1)用药医嘱表述出现差错,不合理率为7.14%(10/140)。这10例不合理医嘱均属于溶媒数量上出现差错。例如错误的医嘱上显示为(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配伍0.3g血栓通注射液,其正确溶媒数量应该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配伍0.3g血栓通注射液[2]。正确的用药医嘱能够保证PIVAS配置静脉输液的流程能够顺利进行,医嘱溶媒数量不正确则会导致药品对于适应症无法发挥良好的药效。(2)没有进行单独使用,不合理率为6.43%(9/140)。中药注射液在开具医嘱中应该单独进行注射,9例不合理配伍医嘱中存在着有8例医嘱上将中药注射液与胰岛素进行混合配伍。由于胰岛素可受到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物质的刺激从而分泌出一种蛋白质激素,而有部分中药注射液中含有抗原性的药材成分[3]。若将两种药物进行混合配伍,则容易致使患者出现过敏现象;药物在体内反应过于强烈,则很有可能直接导致死亡。因此,中药注射液与胰岛素混合注射人体内,会增加人体出现不良反应现象。(3)溶媒体积过大或过小,不合理率为30.71%(43/140)。在这43例不合理医嘱中,有8例不合理医嘱有关于银杏达莫。用药要求应按照溶媒500ml进行稀释,而8例医嘱中均未符合要求,因此,在静脉滴注过程中导致药物浓度增大。根据相关学者指出,药物浓度可直接影响银杏达莫不良反应出现率,且呈正比例关系。银杏达莫注射液随着药物浓度不断增加,PH值则会发生改变[4]。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未能彻底进行稀释,则在注入后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升。因此,应该严格按照用药要求来达到合理的药物稀释度。还有8例不合理医嘱有关于痰热清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明确说明溶媒:药液应该为10:1及以上,而这8例不合理医嘱中均未严格按照说明书上进行合理稀释[5]。药液浓度越高,不溶性微粒则越多。药物浓度高,药物成分中的毒素得不到充分稀释,在静脉滴注过程中,毒素会进入到人体内。部分患者会因毒素而产生不良反应。有6例不合理医嘱有关于参麦注射液,与痰热清注射液不合理医嘱同理,同样在稀释比例方面均未按照用药要求。在不合理医嘱中,参麦注射液溶媒是药液的1.7倍。为了确保药液应用于临床中的安全性,应该将渗透压与溶血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6]。因此,在临床中,应该将药液浓度控制在15:1(溶媒:药液)上[7]。(4)未能合理选择溶媒,不合理率为50%(70/140)。有6例不合理医嘱有关于舒血宁注射液配伍氯化钠。若舒血宁注射液与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混合配伍,则在混合过程中,药液微粒数量增多。在输液注射时,微粒随着血液经过血管,则容易引起血管阻塞。因此,为了确保药液使用安全性,舒血宁注射液应配伍(5%)葡萄糖注射液,但要注意,静脉滴注时间较短[8]。
综上所述,根据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情况分析得出,应该严格按照药液使用说明书上合理给予药液,药液剂量不能过多或过少;根据患者的病状结合药液的适应症以及主治功效来选取合适的中药注射液,避免产生不良反应;为了保证药物使用安全性,注射液之间谨慎配伍。因此,中药注射液使用情况还存在不足之处,医院应强化用药安全意识,定期组织中药注射液合理配伍的培训。
[1].邱虎.某院中药注射液不合理配伍情况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7):1111-1113.
[2].谭晶,韩玉霞,陈萍,等.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6,26(12):1516-1518.
[3].凡思艳.审核中药注射剂处方1746张附39张不合理处方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5,22(10):86-87.
[4].李晓敏.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用药情况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28):96-97.
[5].宋淑香.我院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33):6819-6820.
[6].陈桂权.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用药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89):165-166.
[7].刘丽萍.我院21种中药注射剂干预前后使用的合理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6,28(12):250-251.
[8].刘若训,张海英.住院部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应用情况的调查及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18):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