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8-03-12 03:39林园园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必要性阅读培养

林园园

摘要: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有书必然有阅读,如何去读好书,归根结底为是否有阅读能力,能力怎样,以及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从中小学培养,这个任务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

关键词:阅读 必要性 形成 培养 方法

一、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哪怕你翻开手机去看简讯新闻,都需要我们去阅读。学生的“阅读”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当下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成了如今我们很多语文教师的必修课题。诗圣杜甫这么告诫世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让每个学生养成并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才能保证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才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之一。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伟大领袖毛主席这样说:“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因此,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自觉阅读习惯。现在学生受社会的各种现象的影响。很多学生手中有手机、ipad等通讯设备,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造成分心,阅读时容易走神,而且自觉性差,空余时间基本围着手机转,在社会和学校间流行起了浅阅读。因此,没有教师的帮助和精心指导,自觉阅读能力是很难形成的。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学生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教师同时还应积极去挖掘学生的阅读潜能,以点带面的效应去使学生能踊跃地阅读课本知识。

二、三、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阅读的氛围。

教师都在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今我们三中设立学校的图书馆和读书社团,其实这些书籍已经可以满足学生目前的阅读,而作为老师,应以身示范,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同时利用好课后和班会的时间带领同学们一起环游书籍的海洋,交流读后感。并在班级里建立读书角,每个月有读书周,每个学期有读书月这样的读书制度,并以此形成常态。

(1)2.

阅读的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而知识又指导了生活,鼓励学生去阅读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书籍,在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学生作为青少年有很多未知,学生对未知世界有很强的探索欲,教师和家长就要有意识的让孩子们自己主动地把对未知世界的探索,贯彻到课程标准“探究性阅读”的目标里,让学生在阅读中探索未知,在探索中体会到阅读的趣味性。

(2)3.

(3)培养的方法。

①(1)熟读成诵,

古人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指书读了上百遍后,其中的奥秘也就领悟。一篇文章,不是读一遍就能够完全理解了,而是必须在不断的朗读中理解文章的意思。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阅读,所得到的见解自然也不一样,每次深入的阅读都会有些许收获。

(2)② 处理好博览和精读的关系。

博览就是广泛地看书,目的是针对书的内容作一般了解,以发现书内精华的部分和急需的知识。正如鲁迅所说:“如果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数学家张广厚在谈起学习一本数学小册子时说:“这篇论文一共20多面,我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老用手摸这几页,白白的书边上,留下了一条明显的黑线。这样反复学习,对我们研究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的爱人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和吃书一样。” 精读过的书,要做到:一懂,就是对书的基本内容要达到理解的程度;二记,就是要记住所理解的内容;三会,就是会运用这些理解了的知识;四熟,就是能熟练地将从书本内学到的知识表达出来或运用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中学是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把精读的目标指向教科书和主要参考书。

(3)③读书笔记,

俗语“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自身注意力在青少年阶段无法高度集中,对文章的理解必然也不会像教师深刻,即使记住了文章的内容,也只会是临时记忆,对于不会的部分就忘掉了。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记忆曲线,为此,我会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语言能力突出的学生去写日记,能力稍微差点的每周要求写一篇日记就可以了,但同时必须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十五个好词,三句好句,一个好段,有了这个要求,学生自然认真阅读,否则无法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习惯就渐渐养成了。

(4) ④读中感悟,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如教学《背影》以洗尽铅华的质朴演绎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义:亲情、孝道与感恩。利用多媒体播放筷子兄弟的《父亲》歌曲和MV,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听觉和视觉强调情感体验,并以此堂课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得到审美愉悦和道德情感的熏陶。

⑤(5)寓乐于读。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我总喜欢或者无意识地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引导学生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学生把读书视为一种乐趣,不再是老师和家长“要我读”,而是“我要读”,学生的阅读欲望被激发出来,阅读效果自然好。

⑥(6)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讲的是理论联系实际,要善于思考,锻炼思维,准确抓住事物的本质,以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解决存在的问题。其实,学以致用也很简单,孙洙所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要你认真去读,多读就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地。

总而言之,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教学过程中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需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更需要我们教学者去不断实践和摸索,寻找更好的提升方法。使课内的“精读”和课外的“博览”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进行有概括性地理解,运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真心的喜欢阅读,让阅读成为“悦读”的享受。让学生在中学阶段自身阅读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以至于让他们受用终生。

参考文献:

[1] 赵大敏.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2] 李國爱.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3] 初中语文新课标

猜你喜欢
必要性阅读培养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养老金入市的必要性与风险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小学英语教育的必要性及其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