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途径

2018-03-12 03:39刘冬梅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培养途径小学生

刘冬梅

内容摘要: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的意识,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并能灵活地进行应用。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巩固学生基础知识,充分设置应用情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和实践中。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应用能力 培养途径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学习数学,必须学会应用,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真正体现数学的使用价值。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就要寻找好的途径使学生在数学能力运用方面有所突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性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是运用数学,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服务。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关系到他们的成长与发展。但当今的数学课堂更多的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却忽视了从生活实际去应用数学。实际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人才,他们不但要掌握理论知识,还必须学会运用。因此加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数学教育中很重要。

二、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充分理解知识,打好应用的基础

知识的实际应用与知识的理解是密切联系的。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越深刻、全面而又准确,实际应用能力就越强,反之就不能有效的应用。如学习圆柱体的侧面积时,学生通过剪一剪,才能清楚地看到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并且知道在底面周长和高相等的条件,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样就弄清了公式的来源。再通过折一折或者画一画,学生便可理解烟筒的“接头”问题,从而正确解答与此有关的应用题。有了实际应用的基础,教师还应该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联系身边的事物,独立举例,提出质疑,哪怕是一些奇怪的联想,或者是超越所学内容的问题都是允许的,而且应当提倡。这样教学使理解、巩固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迫切需要,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兴趣浓,效果好。

(二)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应用情景

1.引入故事情境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对故事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诱导学生置身于故事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周长时这样设计:大家这几天看《喜羊羊与灰太狼》了吗?羊村昨天晚上小蚂蚁储藏在粮仓里的蛋糕被盗了。小蚂蚁知道后焦急地绕着一片树叶的边线走了起来,正好走一圈也叫一周的时候突然想到:必须向村长报案。村长来到粮仓发现了一条重要线索:在门口留下了三种动物的脚印(老师出示三种不同动物的脚印),让学生也动手描一描脚印,学生动手,初步感知周长,通过摸、量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周长,最后通过量周长知道谁是小偷。这个情境的创设,运用了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法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引入问题情境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教学《圆的认识》,多媒体显示:小妖王胡巴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问:小妖王胡巴舒服吗?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再用多媒体显示:小妖王胡巴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上再一次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小妖王胡巴还觉得颠簸?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理解。最后再用动画显示:小妖王胡巴坐在经过学生改进后的汽车上非常得意,教师语言配合:小妖王胡巴在谢谢我们大家呢!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欢笑中巩固了知识,并体验到了知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的成功感。

3.引入竞争情境

小学生都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总是希望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表现的机会。如把全班学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上课守纪律、会听讲、会提问、会思考、会合作、会交流,就奖励他们。课后,评出优胜小组,分别为冠军、亚军和季军组。老师和全班同学向获得冠军、亚军、季军的小组表示祝贺,对表现不够好的小组进行鼓励,并提出希望和要求。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这种形式,学习积极性非常高,学习效果也很好。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加强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应用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充分说明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课内外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应用能力的提高。如教学小数时,让学生到商店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看价格标签,学着读一读小数;学习面积单位时为体验“平方千米”的大小,组织学生到公园去玩,了解1平方千米大约有多大。让学生有个参照对象,方便了以后单位名称的实际应用。认识物体的形状后,可以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等搭一搭自己喜欢的物体;在讲解商品打折时,可以组织学生去商场调查,记下所需的数据,然后再回到课堂听老师讲解,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可以让孩子们举行一次野炊活动,一方面可以收集大量信息,让孩子们自己去买米买菜,在购买过程中会遇到困难,比如买菜中的估算,怎样付钱等等,引导孩子们有序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学应用意识,同时享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四)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必须自身要有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知识和实践生活相结合,不仅能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给教学带来乐趣。从学生的角度,学生对“有用”的数学很感兴趣,他们希望自己的数学知识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总之,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培养,教学中,教师必须做有心人,留心身邊的事情,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并能够从中发现并选择适当蕴涵着数学知识的问题,创设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利用生活原型,结合实际向学生提供应用问题,收集数学信息,感受数学价值,从而加强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把数学应用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上,通过运用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来解决身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具有适应社会能力。

参考文献:

1.曾春萍. 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教育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11期:3.

2.胡涛.情景教学在数学中的应用 .学周刊.下旬刊.河北教育杂志社,2014年第07期:2-3.

3.催明凡.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现代阅读.现代阅读杂志社, 2016年6月第1期:25.

4.代金梅.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小学数学研究:北京:高等 教育出版社2012年10月第2期:17.

猜你喜欢
培养途径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等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探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