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金芳
【摘要】乳腺癌是医学中较为常见的肿瘤,手术切除是治疗乳腺癌的最主要手段,但这种手术的后果会出现各种术后并发症,也就是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PMPS)。鉴于此,本文从分析乳腺癌术后综合征的病理入手,重点阐述了造成PMPS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降低PMPS发生风险概率,为临床中如何预防其发生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综合征;危险因素;管理
1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病理探析
乳腺癌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切除,但是其切除后容易出现多种术后并发症,特别是术后的急慢性疼痛,这种慢性疼痛也是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体现,乳腺癌术后的疼痛综合征也被称为PMPS。PMPS主要表现在乳腺癌术后胸部、腋窝、上臂及肩部出现的疼痛,从临床上看,时间能持续90天。这种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切除手术造成的疼痛,乳房被切除后,由于其伤口恢复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其切除部位会异常疼痛,感觉也会出现异常:二是肋间神经痛,乳房下部的肋间区,其中的神经分布区会出现疼痛和感觉异常:三是继发性神经疼痛,手术瘢痕部位以及胸部和手臂在被触碰时会诱发疼痛:四是胸内、胸背等部位因神经损伤引发的疼痛。造成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病因和机制现在还尚不明了,但其中对乳腺癌术后引发的间肋神经痛是当前的主流观点,尤其是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放疗、化疗,肿瘤的大小等均是引起该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疼痛性质通常表现为慢性神经痛。临床上常见的是进行手术時对神经的损伤,尤其是肋间神经的损伤。除此之外,手术方式也会诱发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病率发生,但它不是唯一的原因,还有其他诸如放射治疗和肩关节周围炎浸润引起的臂丛神经损伤等因素,这些也是造成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病率的原因。
2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据临床研究发现,造成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很多,目前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研究还处于不算成熟的阶段。尽管如此,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这些危险因素,并对患者从心理上予以正确引导,从机理上理解病情的来龙去脉,这均有助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治疗。虽然主流观点认为,乳腺癌的病因尚不能完全清楚,但有一点可肯定的是,PMPS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只有全面、详细和客观地分析PMPS存在的危险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或预防。
2.1 年龄因素
从国内外对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研究发现,年龄因素是乳腺癌患者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特别是小于35岁的低龄女性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在临床和人口统计学中显示: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发生率低于50岁的女性高达近70%;大于50-60岁期间的女性占40%;而70岁以上的女性只占四分之一。国内的冯艺、辛玲在对200名女性关于乳腺癌术后疼痛调查中,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即低于50岁是PMPS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2.2 术后急性疼痛因素
术后急性疼痛是大多数癌症患者的危险因素,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急性疼痛是目前医学界较为认可的PMPS危险因素。
PMPSJ通过痛觉感受器到达脑皮质区域而形成的疼痛。这种疼痛常发生在手术3个月后,患者有明显的、剧烈的疼痛,这种疼痛是慢性疼痛,它是切除组织外周敏化及中枢敏化后在神经可塑性变化基础上形成的,正因如此,才使患者有强烈的疼痛感觉。对这种乳腺癌术后疼痛的关注应引发重视,只有有效治疗急性疼痛才可以加速康复,降低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2.3 身体质量指数因素
身体质量指数即BMI,BMI是国际上通用地衡量人体健康的一个公认指标公式。在国外Fecgi的研究中,他对200名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回顾性研究发现,BMI与PMPS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乳腺癌患者的脂肪组织多,BMI升高,会增加辨别术区周围神经的难度及术中神经损伤的发生率,进而增加PMPS发生率。但专家Steegers等研究发现,BMI与PMPS间则为不具有相关性。
2.4 患者的心理因素
心理学专家认为,心理因素可增加PMPS,因此说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因素与PMPS息息相关。如果患者存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术前心理研究和术后疼痛症状的评估发现,在手术前,患者如果心存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其术后急性疼痛程度会明显增加,进而发展为慢性疼痛。国外有的专家对300名乳腺癌癌患者跟踪记录后发现术前焦虑抑郁是发生PMPS的独立危险因素。
2.5 手术类型的因素
乳腺癌外科手术包括乳腺及腋窝手术两部分。Tasmuth等调查发现,保留乳房手术比乳腺癌根治术患者PMPS的发生率高:Caffo和Karki等调查发现保留乳房手术比乳腺癌根治术患者PMPS的发生率高可能受放疗影响,而行乳房切除术的患者则根据复发风险而选择性地放疗。在女性的外科手术中,通过对乳房缩小术、乳房切除与重建手术、乳房丰胸术和乳房切除术四种手术的调查中,其中乳房切除与重建手术的疼痛发生率高居榜首,其比例达到被调查的50%,比单纯切除手术高达18个百分点。这种疼痛特征,在手臂、腋窝淋巴结清扫方面的症状更容易引起PMPS,特别是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能引发神经损伤,可能会引发长期的疼痛。另据研究表明:经验丰富的大医院比经验少的小医院,也会因其手术类型的不同,其疼痛差异程度也不同。还有研究显示,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比接受前哨淋巴结活检及未经腋窝手术的患者疼痛程度更重、PMPS发生率更高。
2.6 术后放疗与化疗因素
乳腺癌患者在化疗后会时常出现臂丛神经病变,表现为上肢疼痛、乏力、感觉减退与麻痹等症状。Windebank等专家认为乳腺癌术后放、化疗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密切相关。放疗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方法,通过放疗,射线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周围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放疗是一把“双刃剑”,这也是目前对肿瘤患者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乳腺癌的放疗会可导致神经周围组织纤维化及神经受压与缺血,也会加剧PMPS的恶化。但国外的研究也有资料显示,PMPS发生与放疗不具相关性,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紫杉醇类和顺铂是治疗乳腺癌的常用药物,其导致人群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为60%,使患者在治疗周期中出现麻木、疼痛和手足感觉异常。
2.7 其他危险因素
造成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敏感性、婚姻、就业、吸烟、存在围手术期疼痛、较大的肿瘤、手术后并发症等因素,这些其他危险因素在PMPS中的作用也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3 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管理
由于国内对PMPS相关研究较少,对PMPS尚无特异性评估工具,造成PMPS危险因素的研究仍在研究之中。加强对乳腺癌术后疼痛可能机制的研究和管理也能控制PMPS的发生率。特别是慢性疼痛让患者承受着巨大的痛苦,给乳腺癌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如果对乳腺癌术后的急性疼痛不能很好地控制与预防,将会使损伤的细胞产生炎性介质,进而造成外周敏化,从而产生痛觉过敏,加重患者的疼痛。因此,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人员应加强对PMPS及其危险因素的认知,提前做好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把乳腺癌的手术及术后工作考虑周全,并结合医院的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关有效措施,以做到最大限度地降低PMPS的发生风险。
4 結语
近年来,由于环境和生活因素的影响与叠加,使得女性乳腺癌患者数量在逐步上升,进而导致了PMPS的发病率增加。从临床实践中得知,关于PMPS相关危险因素的数据有限,对其研究尚处在争议之中,根据当前的结论是年龄、术后急性疼痛的管理、慢性疼痛史、手术类型、术后化疗,以及身体和心理因素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因素都会导致PMPS发病率的增加。在分析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危险因素的基础上,要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就会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PMPS的研究,认真分析PMPS的危险因素,在护理实践中加强对PMPS的管理,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把PMPS的发生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参考文献
[1]辛玲,冯艺,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的前瞻性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 (03).
[2]李博然,张享,王鑫,徐景伟,乳腺癌术后疼痛综合征发生的危险因素[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7 (05).
[3]刘会东,王鹏,阚永丰,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疼痛的影响因素研究[J].癌症进展,2016 (08).
[4]章宏欣,徐赢,张洁慧,张浩永,影响乳腺癌患者外科治疗后乳腺癌手术相关疼痛的因素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