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8-03-12 01:47刘钊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8年8期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刘钊

【摘要】目的:分析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以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以中医内治法治疗,研究组41例患者行以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治疗后,除腰椎前屈、腰椎侧弯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之外,研究组BASMI(强直性脊柱炎测量指数)其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3.41%,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34.15%,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Q(生活质量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H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以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中医内外合治法;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作为风湿免疫科疾病,这一疾病通常在男性青年人群中比较常见,部分患者发病初期将会表现出全身性症状,如消瘦、全身乏力、全身性贫血等[1]。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症、脊强、腰痛等范畴,补肾活血、祛湿通络治疗是重点[2]。基于此,本文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析对其行以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所选患者均与中西医诊断标准相符合,且知晓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通过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强直性脊柱炎晚期,且关节畸形严重的患者,排除合并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病变患者等。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中,男21例,女20例,年龄最大为57岁,最小为19岁,年龄均值为(26.9±3.6)岁;研究组41例患者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最大为58岁,最小为20岁,年龄均值为(26.8±3.7)岁;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以中医内治法治疗:①肾虚瘀阻型:通过补肾强脊加减汤治疗,药方组成包括15g怀牛膝、15g赤芍、15g川芎、15g淫羊蕾、15g当归、10g补骨脂、10g续断、10g莪术、10g冤丝子、10g羌活、3g细辛。②湿热瘀阻型:通过清热强脊加减汤治疗,药方组成包括15g丹参、15g川牛膝、15g续断、15g川芎、15g萆薢、10g黄柏、10g莪术、10g羌活、10g苍术、10g苦参、30g金银花、30g土茯苓。上述组方均为口服,每次300ml,每天1剂。随证加减治疗如下:若患者出现颈痛症状可另加15g葛根;若患者出现胸肋痛可另加15g姜黄、10g柴胡;如果患者出现肩痛可另加15g姜黄、15g威灵仙;如果患者出现便干症状可另加5g大黄、15g玄参、15g生地黄;如果患者出现口渴症状可另加15g天花粉、10g黄芩;如果患者出现肢冷畏寒症状可另加10g附子;如果患者出现肢体困重症状可另加15g薏苡仁、15g草薢;如果患者出现关节肿胀症状可另加30g泽泻、15g猪苓。随证加减治疗一般仅在症状严重者应用。

研究组行以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中医辨证用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行中医外治法治疗,选择肾俞穴、肝俞穴、脾俞穴、命门穴、大椎穴进行穴位敷贴,由生姜、莪术、续断、羌活、丹参、牛膝等制成脊强节气贴进行贴敷治疗,每次敷贴时间6小时,每间隔2天敷贴1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4周。

1.3 临床观察指标

①通过BASMI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颈椎旋转、腰椎侧弯等情况改善程度以治疗前后差值为准。②对两组患者中医各主要症状进行观察,评估中医证候效果。针对湿热瘀阻型患者,观察外周关节肿热痛、肢体沉重、晨僵、口干口渴等症状;观察肾虚瘀阻患者的活动受限、腰膝酸软、肢冷畏寒、外周关节疼痛等症状。若症状积分降低6-8分为显效,若症状积分降低2-5分为有效,其他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③通过HAQ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涉及到上床、下床、穿衣、洗澡、端水、近期不良情绪等,评分与患者生活质量成反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BASMI各项指标对比

治疗后,除腰椎前屈、腰椎侧弯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之外,研究组BASMI其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中医证候效果对比

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3.41%,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34.15%,研究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兩组HAQ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日AQ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HAQ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属于痹证、脊强、腰痛等范畴,同时也被称为顽痹、僵人、龟背等,这一疾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先天不足,出现肾阳虚症状,使得血运推动无力,而此时外邪侵袭,使得气血津液将经络堵塞,进而导致疾病[3]。现代多数中医学家也指出,强直性脊柱炎发病原因在于肾阳亏虚,受到风寒湿邪侵袭,脉络关节受到淤血痰湿瘀阻,进而导致疾病[4]。

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治疗的关键在于补肾助阳以及强督驱寒,同时需要辅助应用养肝荣筋、活血通络以及化湿疏风法进行治疗[5]。本次研究中,通过中医内治法治疗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34.15%,而通过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的患者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63.41%,由此可见中药内服加穴位敷贴联合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佳。

口服中药汤剂与穴位敷贴联合应用是基于外治佐内治思想,穴位敷贴药物中,牛膝可以起到补肝益肾、强筋健骨的效果,还可以起到活血化瘀以及祛风除湿的作用;续断一方面可以补益肝肾、通利血脉,另一方面可以强筋健骨;牛膝与续断均作为君药,辅助应用当归、丹参、乳香、生姜以及羌活等药物,这些药物的联合进行穴位敷贴,不仅可以滋肾以及生髓,使机体虚损得到修补,还可以使阴阳血气得到调节,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6-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治疗后,除腰椎前屈、腰椎侧弯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之外,研究组BASMI其他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且在HAQ上也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有效缓解病情[8]。

4 结语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以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仲惟青.中医内外合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双足与保健,2018,01(02):196,198.

[2]黄旦,刘健,宋倩等.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内外合治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02(11):2650-2652.

[3]沈萍.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7,01(35):105-106.

[4]徐子琦,宋俊垚,刘宏潇.中医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现代研究新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6,11(11):2467-2471.

[5]刘宏潇,高凡珠,冯兴华.从三首古方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辫证治疗[J].中医杂志,2017,58(18):1603-1606.

[6]韩曼,姜泉,路志正.路志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中医杂志,2016,57(19):1634-1636.

[7]张佳信,叶新苗.叶新苗中医微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02(06):2555-2557.

[8]黄旦,刘健,忻凌等.湿热型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内外合治的临床数据挖掘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7,01(04):909-912.

猜你喜欢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腰椎骨化程度和后凸程度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