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

2018-03-12 00:44闫绍惠,李战军,金冬来
求知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高中教学课程改革

闫绍惠,李战军,金冬来

摘 要:高中阶段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能够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打下坚实基础。当前社会环境为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文章分析了高中学校实施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明确了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存在的问题。为顺应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文章提出了构建满足当前高中学校教育教学需求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生涯规划教育;课程改革;高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7.3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11-12

基金项目: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互联网+”模式下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构建研究(1703148)。

作者简介:闫绍惠(1988—),女,河北承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数据处理;

李战军(1975—),男,河北徐水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语料库语言学;

金冬来(1975—),男,河北徐水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职业生涯规划、高中地理教学。

一、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1.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是落实教学改革和有关精神的必须

教育部在2014年12月出台了《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改变了以往“唯分数论”的考核评价指标,建立了综合素质考评机制,并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依据。这就要求高中学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再以升学就业为主要教学任务,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高中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顺利衔接。建立综合素质考核评价机制,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需要高中学校实施课程改革,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引导学生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保障学生全面发展。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将学校教学真正落实到学生,将教学与学生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科兴趣与志向,指导学生合理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既是贯彻教育部有关精神的体现,也是深化教学与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1]。

2.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可以确保高中教育向高等教育有效衔接

我国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在现阶段发展缓慢,很多高中学校的教学内容并没有涉及生涯规划教育,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对社会岗位需求以及高校开设的专业不了解。在不明确自己的专业兴趣下,学生会产生专业选择偏差,使其在高校期间学习动力不足,进而影响未来的发展,最终导致就业困难[2]。从教育的连续性、系统性的特点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不仅仅要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入手,还要追溯到高中阶段。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高中学校缺乏生涯规划教育,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专业不了解,盲目选择专业。因此,不仅要在高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还应该在高中学校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这样既可以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又有助于高中教育与高校教育的衔接,确保教育的连贯性、有效性。

3.实施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引领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考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改变以往以高考成绩定终身的方式,基于学生的综合素质,采用多元化考核机制。通过高考改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而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了解社会岗位需求与专业发展,树立人生理想,合理规划未来职业发展方向。因此,高中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能够顺应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在国外,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早。到目前为止,已经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建立了完善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最早从美国教育总署在1971年提出的“生计教育”开始,德国、英国等国家紧随其后,纷纷将生涯规划教育列入高中教学计划内。我国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起步相对较晚,正处于探索阶段。

1.认识不足,存在偏差

高中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高考志愿填报时对专业填报的指导,只在较短时间内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培训,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数填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者是热门专业。

高中学校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及升学率,忽视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的相关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升自我决策力,并通过对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需求的认知,选择适合自己的专業。而高中学校并没有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也没有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

2.课程体系不完善

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在现阶段发展相对滞后。虽然已经有部分高中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课程设置仅仅是针对高考升学的志愿填报,通过讲座的方式实施,并没有系统化、正规化的课程体系。

生涯规划教育课程能够帮助学生进行自我认知与职业认知,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与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决策能力。这就需要对学生进行长时间深入的培养,但是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时安排较少,时间较短,教育内容浅显。高中学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作为单独的一门选修课,并没有融入各个文化课中。高中学校教育主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与升学率,缺乏社会实践课程,因此不能有效开展生涯规划教育。

3.师资力量匮乏

高中学校没有专门的生涯规划教师,大部分生涯规划教师都来自于学科教师。但是,学科教师并不是专业的生涯规划教师,对高校专业设置和社会岗位需求了解少,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对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信息掌握不及时,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与学科课程密不可分,需要学科课程教师在授课内容中增加生涯规划教育。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高中教师更关注于学生文化课的学习,并没有过多地讲授职业生涯规划内容。因此,需要对高中教师进行培养,发挥其优势。

4.学生意识薄弱

目前,大部分高中学生缺乏职业规划意识,甚至不了解何为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很多学生不能够准确定位,缺乏学习主动性,盲目填报高考志愿。学生往往更专注于自己的文化课成绩,缺乏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认为只要学习成绩提升,顺利进入高校就可以,并没有意识到专业的选择对自己未来发展的影响。

三、新形势下构建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高中教育是影响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缺乏。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发展和自我能力的全面提升,在当前新形势下高中学校应积极探索并建设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特别是“互联网+教育”的提出,为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新的机遇。

1.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构建课程体系

高中阶段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应重视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为确保其顺利开展,应提供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用以师资培训、专家讲座、课外实践等。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决策力和学习能力,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并合理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学科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增加生涯规划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使学生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校要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系统的构建,课程要结合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岗位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育的需求程度分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制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形成配套的教学机制,确保教学工作顺利实施,如可以使用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入最新、最前沿的行业信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发展方向。

学校要开设生涯规划教育基础课程,并建设一套完整的生涯规划指导教材,向学生讲授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在学科课程的讲授中,要融入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社会实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比赛等实践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打造全方位、立体的、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

2.强化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形成专业教研团队

高中学校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既是顺应教学改革要求,也是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对高中学校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师资并不能满足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学校需要打造一批专业化的师资队伍,确保生涯规划教育有效实施和顺利开展。

学校要提供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组织校内教师参加相应的培训,也可以邀请校外专家或专业职业规划师来校进行讲座或研讨,使校内教师掌握生涯规划教育相应的理论知识,学习生涯规划指导技能,了解社会最新行业信息,熟悉高校专业设置。学校还可以组织校内教师到生涯规划教育开展较好的学校参观学习,借鉴成功的经验,用于本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目前高中学校缺乏专门的职业规划教师,学校应加大投入,建设专业的教研团队。学校可以聘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专业生涯规划师等加入教研团队,互动交流,信息共享,强化师资力量,也可以邀请兼职教师开设讲座或研讨会,更好地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服务。教研团队要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了解企业人事聘用,总结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制订属于本校的生涯规划课程体系。

3.丰富教育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的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应运而生,带有开放性、共享性的特点,使得其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互联网+”的提出为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改变了传统教学封闭性、单一性的缺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念。不仅能够满足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有效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突出教育教学的灵活性与多样性。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构建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实现课堂资源信息的共享,还可以学习网络上其他相关课程资源。同时教师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随时随地学习。

“互联网+”背景下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更加灵活、多样。通过构建相应的在线平台,在平台上面搭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不仅能使互联网融入传统教学中,还能够真正实现校企合作教学,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或专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可以在线教学与指导。校内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创建面授课程,真正将课程与互联网相结合。以往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往往只是用于展示。在在线平台上,教师和学生进入课程,可以真正实现互动教学。“线上+线下”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养,教师还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堂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一年级要提高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重点让学生追求自己的人格、兴趣,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清楚了解自己的兴趣和最喜欢的生活方式。结合基于大数据的职业分析与介绍、在线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使学生对职业分类具有初步理解,让学生发挥其学科优势,使学生对8个大类职业分类、75个中类有初步的了解。

4.加强实践教学,推进校企合作

实施生涯规划教育,实践教学必不可少。教师要根据学生、专业和行业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或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特点,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学校还可以开设职业咨询辅导中心,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确定专业兴趣,规划未来发展。

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开展职业体验实践活动,也可以与企业合作,建设职业体验基地,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学校还可以派遣教师到企业挂职体验,了解行业信息与企业岗位需求;邀请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来学校讲座、开报告会,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就业现状。

高二年级主要是提高其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的教育,重在自我认知和职业体验,开展文体社团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三年级通过考前心理辅导、基于大数据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导、大学生活展望等方式增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决策能力,为其将来幸福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学校实施生涯规划教育是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意识,使其明确自身特点与专业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合理进行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

开展高中生涯教育既是落实国家政策的精神,也是高中学校教学改革的需求。 “互联网+”的出现为学校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高中学校实现转型是一项重要举措,应重建课程体系,调整教学思路,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清海,李丽芳.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B版),2016(1):5-8.

[2]郑泽萍,林梦洁.普通高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基于广东省广州市6所高中的调查[J].现代教育科学,2015(8):24-26.

猜你喜欢
生涯规划教育高中教学课程改革
高校辅导员创新生涯规划教育模式探索
生涯规划教育视域下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
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职业探索模块中翻转课堂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