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要“动”起来

2018-03-12 00:17张静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仲永文言后进生

张静

文言文一直是学生心中难言的痛,教师心中难解的疙瘩。复杂的文言又让学生无所适从;生疏的语言表达让学生难以背诵;特殊的语言表达让学生难以翻译。难怪有学生在作文中大声疾呼:“文言文,想说爱你,好难!”

针对学生的恐惧心理,相信每一位语文老师都会不停地思考解决的方法。正当我一筹莫展不得其法时,“学讲计划”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前行之路。仔细阅读体会后才猛然顿悟自己的文言文教学实在是不符合科学。过去,我只是一味地发挥“教”的作用,孰不知会有许多学生不买账,活生生的把文言课堂教成一潭死水。究其原因是我一直都没弄明白教学的真谛。所谓“教学”,其实应该是“教”学生“学”。激发学生的“学欲”,提高学生的“学能”,这才是老师应该发挥的作用。明白了这层深意后,我开始以“动”为突破口探寻科学有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下面,我将以《伤仲永》为例,谈谈文言文的“动态教学”。

一、先学后教,预习动起来

文言文教学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预习习惯尚未养成。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收获的最佳途径 。学生在预习中不仅会获取基本的文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中会发现问题,找到自己学习中的短板。这样才会提高上课时的专注率。

初一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学什么及如何学会有些茫然。这时的老师要扮演好“领头羊”的角色,引领学生开垦未知。我利用“导学单”来引领学生在文言文中自主漫步。《伤仲永》这篇文言文,我设计的自主学习流程是:“走进作者”——“初读课文,标注生字词”(要求学生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解决)——“再读课文,读顺句子”——“默读课文,找出困惑”(主要是词语含义和句子翻译方面)——“译读课文,发现人物的变化”。这个流程其实是帮助学生搭建了走进文本的桥梁。如此先学,学生既学了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会学到什么程度?会遇到哪些困难?老师只要检查学生的导学单就一目了然。这样,老师会设计出更加符号学情的教案,从而避免了课堂上的无用功,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二、合作交流,嘴巴动起来

评判一节好课至少有两个标准:一是学生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来;二是小组合作是否务实有效。传统的文言文课堂,老师一言堂,成为语言霸主,从字音到词义到句意再到主旨,几乎全由老师来包办。如此一来,学生沦为学习的”容器”。这样的文言课堂严重扼杀了学生的文言学习激情。所以,学讲方式下的文言课堂老师要把“说”的权利还给学生。教师要成为“打火机”,点燃学生说的热情。

营造好课堂,嘴巴的功劳应居首位。好课堂应该让学生敢说,乐说,会说。教学《伤仲永》,我安排了许多和“嘴”有关的展示场景:说“天才”,说作者,读课文,提疑问难,抢答词语,话说仲永的故事等。

比如在介绍作者这一环节,我创新性地进行了开发。之前的教学对于作者的介绍只是呈现幻灯片,指名学生读读就匆匆落幕。如此蜻蜓点水,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只能是浮光掠影。为此,我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地调查,然后进行二次加工来“说”作者。表达的角度可以采用第一人称,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如此开放,学生的嘴巴变“甜”了。“同学们好!我是北宋的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就是我的代表作品。”“各位来宾,在‘我最喜爱的古今名人评选中,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位列其中。今天在其家乡江西举行颁奖仪式实在是一件開心的事。”“王安石是我最敬佩的古人。他敢于变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文风雄健峭拔是‘唐宋八大家中最有个性的一个。”这样的介绍让课堂多了许多生机与活力,进而拉近了古人与这群00后的心理距离。 自始自终,学生的嘴都有开口的机会。学生敢于面向全体展示“口”的风采。

不过,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顺畅地表达,所以小组内合作变得尤为重要。课上,我用心安排小组合作,利用小组内的展示交流和组员之间的互助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针对性,进而上出实效。比如在朗读展示环节,我会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结合互读互评。这样可以避免少数人展示的弊端,给了每个学生读的机会,交流的权利,力争让每一位学生的嘴巴都动起来。

三、转变方式,氛围活起来

满堂灌式的教学,单调的课堂氛围怎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缺乏兴趣的教学无疑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没有兴趣参与的课堂教学其实是教师在一厢情愿地捶打一块冰冷的铁。所以学讲方式下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想方设法成为“味精”来让文言学习变成一道美味的大餐。那么在课堂形式上就要有灵气,要充满活力,打破以往的波澜不惊。

学生都有竞争的心理,都有展示的欲望。运用“比赛抢答”的方式来教学,效果一定会不一般。在何处抢答?我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终把目标锁定在文言知识积累上。本课有许多文言实词需要掌握,如果采用师问生答的方式,学生一定味同嚼蜡。引入竞争,学生内心深处的求知欲火便会被点燃。我利用“一战到底”的模式让每个小组的竞争细胞瞬间活跃,课堂氛围达到“火”的境界。班内同学纷纷站立抢答。真可谓“风声雨声,抢答声,声声入耳”。

除了设计抢答之外,文言课堂上活跃氛围的设计要因文制宜。总是抢答,学生的热情也会冷却。

四、质疑发现,思维活起来

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文言课堂亟需学生的问号。教学《伤仲永》,我把问题引入课堂,还学生以主人地位,让学生自己用眼睛去发现,用思维来解答。

词类活用相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课前我本打算自己整理出来让学生识记,谁料随着上课情节的发展,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果然,当一名学生提出“邑人奇之”的“奇”后,不久又有同学发现了类似情况。我把这几个词写在黑板上,故意不去解答,静静期待学生来挑战,课堂上一阵沉默之后,便陆续有同学举手回答。

课后,学生对我说,他们很享受动脑思维的快感,自己去发现文言现象,记忆起来超轻松。如果由老师来包办强调,会很有负担,从心理上就觉得是包袱。很庆幸自己没有包办,充分相信了学生的能力。

五、心中有爱,全体动起来

课堂不是优等生的专利。然而很多课堂上,只见优生,不见后进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后进生的心灵怎会健康成长?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心中有爱的老师才会创造爱的奇迹。小组互助让后进生找到了学习的尊严,基础冲关让后进生发现了学习的潜能。课上,我看到后进生脸上露出的兴奋光芒,触摸到他们被重视后怦怦直跳的心灵。虽然他们的发言略显稚嫩,略显紧张,但文言文课堂就这样全体“动”了起来。

只要老师在“动”字上多留心,多用心,多创新,就会上出学生喜欢的文言课。到那时学生自然会说:“学好文言文,so easy!”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张圩中学(2212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仲永文言后进生
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有效转化后进生
摭谈闻一多的文言诗
文言断句判断法
文言实词50例
文言实词推断法
想清楚再动笔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