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五省旅游扶贫效率研究
——基于超效率DEA和Malmquist指数

2018-03-12 07:54李国俊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五省西北宁夏

李国俊

(中国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 金融稳定处,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贫困问题是我国当下正奋力解决的问题,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旅游业在消除贫困方面具有较大潜力,也被许多国家作为反贫困的主要战略。由于旅游资源与贫困人口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重合性,旅游扶贫将作为我国扶贫的重要手段。201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回答学生问题时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据国家旅游局统计,在旅游业近20 年来的发展中,将会有1/3左右的贫困人口从中受益,从而实现脱贫。到2020年实现我国7 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旅游扶贫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西北五省占我国领土面积近1/3,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2004年西北地区贫困人口占全国贫困人口比重高达43.13%,西北地区的旅游扶贫效率将决定我国整体的旅游扶贫效率水平。因此,有必要对西北五省的旅游扶贫效率展开研究,分析各省的扶贫效率变化情况及原因,为西北各省的旅游扶贫工作提供有效借鉴,从而完成2020年的扶贫目标。

一、基于超效率DEA模型的旅游扶贫效率分析

根据公式(1)、(2),通过运行软件Maxdea3.2,得到西北五省旅游扶贫效率,具体数据见表 1,图2 则直观地表明了各省份效率值的变化情况。

表1 西北五省全要素旅游扶贫效率

整体来看,西北五省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只有新疆与宁夏在个别年份效率大于1,总体均值接近于1,其余省份效率值均小于1。就发展趋势来看,陕西、青海、甘肃整体呈递减趋势,新疆与宁夏整体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分析其原因,新疆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并在十三五期间努力打造丝绸之路黄金旅游带,深化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新疆乡村民族风情旅游的大力推进对当地居民生活改善起到了很大的帮助。2014年新疆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机遇,打造千亿旅游产业,并以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为前提,使得旅游产业重现生机。宁夏群策群力加大力度扶持推进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将旅游业培育成了贫困居民改善生活的主导产业。陕西旅游产业分布不均衡,旅游产品单一,并且主要以历史人文领域为主,民俗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还处于开发阶段,且这些地区正是贫困居民居住区域,政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开发进程缓慢,而历史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由国家相关部门进行管理经营,当地居民很难参与并从中获利。甘肃处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带,由于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导致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极其滞后,长期较高的重工业比重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进一步的破坏,且新兴服务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熟,使得旅游产业较为年轻,以最低层次的陈列式观光游为主,品牌旅游产品较少,且尚未形成系统的产业链,旅游扶贫意识较浅。2015年甘肃初步尝试开展乡村旅游,并得到当地居民大力推广与政府的支持,目前旅游扶贫已成为甘肃偏远山区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手段之一。青海旅游业较其相邻省份起步较晚,受到季节的严重制约,旅游期仅为5~6个月,其余时期处于旅游资源与人力资源严重浪费的阶段,资源开发深度不够、旅游产品开发层次较低以及政府的过多干涉造成旅游综合效益不高,导致当地“资源空心化”现象,当地贫困居民难以从中受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将成为改善贫困的有效途径。

二、基于Malmquist指数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除新疆外其余省份TFP值整体均小于1,且甘肃旅游扶贫效率呈负增长趋势明显。陕西、青海、宁夏整体稍有下降。从表3来看,综合技术效率方面,青海与宁夏大于1,增长率在0.6%及以上,是提升旅游扶贫效率的最主要因素。进一步分解技术效率来看,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是青海TFP增长的重要因素,对于宁夏,规模效率是TFP提升的主要因素。从技术进步来看,仅有新疆大于1,年均增长率为0.4%,是TFP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其余省份均小于1 ,负增长率在5%以上,说明技术进步是制约其TFP增长的最主要因素。

表2 西北五省Malmquist指数

表3 2006-2015年西北五省年均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

三、空间分异

(一)产出角度效益的空间分异

在近十年间,西北五省因发展旅游业实现的经济增长有目共睹。由表1可知,人均GDP方面,整体由西向东呈递增趋势,陕西与宁夏变化最为明显,青海次之。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方面,整体以甘肃为核心向外递增趋势,陕西与宁夏变化明显,新疆次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整体同样以甘肃为核心向外递增趋势,新疆变化最为明显,宁夏与陕西次之。宁夏与陕西邻近,区域趋同的作用机理起到重要作用,促使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三个经济指标均有较好的表现,且旅游扶贫效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表明目前宁夏的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贫困居民生活的改善有着明显的成效,可继续稳步进行。陕西虽然该三项经济指标均处于较高变化水平,但是其主要贡献力量并非旅游产业,而集中在军工、电子、机械、纺织等第二产业,导致其旅游扶贫效率处在较低水平。新疆人均GDP变化较小,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明显,第三产业早已成为新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其中旅游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政府的鼓励与带领下,更多贫困居民参与进来并逐渐实现脱贫致富。由于受到历史、经济、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甘肃经济水平长期处于全国末尾水平,以重工业为主的发展局面维系多年,2014年甘肃三产比重首次超过二产,但过高的重工业比重以及刚起步不久的新兴服务业使得甘肃的旅游环境与服务质量处于较低的水平。青海农业经营水平落后,工业水平较低,工业总量小,运行质量不高,第三产业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以牧业为主,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等原因使得整体经济发展缓慢,居民生活水平较低。

(二)投入产出角度效率的空间分异

本文是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来测算旅游扶贫效率,即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结论通常与从纯产出视角得到的研究成果有所差别。西北五个省份旅游扶贫效率不均衡,总体分析,2006 年与2015综合效率均处于前面位置的是青海与宁夏。从分解效率来看,在技术效率方面,2006 年与2015 年新疆、陕西与宁夏排名均位于前列。规模效率方面,2006 年陕西、宁夏规模效率排名靠前,2015 年规模效率排名靠前的是甘肃、青海与新疆,甘肃与新疆规模效率对比2006 年有明显进步。同纯产出效益角度的空间分异结果对比可知,经济水平与旅游扶贫效率并不完全对等,例如陕西人均GDP变化和农村人均收入变化在西北五省中均位于较高层次,可与之相对应的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却位于均值水平以下,同时经济发展效益相对较低的省份,其扶贫效率却相对较高,例如新疆与宁夏。以上可看出扶贫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最终研究结论还是有所区别的,从现实可知两者之间并无直接联系。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某些经济水平较高的省份并不是当地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比如陕西。相反,在旅游扶贫效率相对较高的西北省区,虽然该省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但是旅游产业增加值却在当地GDP贡献率较高,旅游业发展成为当地居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例如新疆与宁夏。对于西北五省的空间集聚性,2006 年与2015年,通过计算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或是规模效率三大效率可以得知西北五省分布具有一定的空间聚集性,即表现为各省区与其邻近省份的扶贫效率大致处于同一个发展水平。

四、结论与对策

西北五省整体旅游扶贫效率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技术进步与规模效率是旅游扶贫综合效率的关键影响因素。本文运用Arcgis软件对西北五省旅游扶贫进行了空间分异研究,产出效益角度方面,人均GDP整体呈西低东高的分布形态,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整体以甘肃为核心向外递增趋势。投入产出效率角度,仅有少数几个省份旅游扶贫有效,分布具有局部的集聚性。对比分析可知,产出效益较高并不能保证扶贫效率的有效性,两者之间并无直接关系。因此,需要保证旅游经济效益与扶贫效率均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即通过实现两者的均衡发展从而保障提高扶贫工作的有效性。为了提高旅游扶贫的有效性与精准性,西北五省相关部门应始终坚持以扶贫为宗旨,以鼓励旅游业发展为手段,从而达到反贫困和消除弱势群体的贫困状态的核心发展目标。鉴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四点对策建议:

(一)采用精准识别模式

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与主要手段是精准识别,需要从精准识别旅游扶贫对象与旅游扶贫项目两大方面开始入手,可考虑采用“意愿—能力”识别模型和旅游扶贫项目识别的“RHB”框架分别甄别和挑选西北五省扶贫目标人群与适宜西北五省的旅游扶贫项目,从而防止出现“旅游飞地”等不良现象。

(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工作

近些年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脱颖而出,不仅刺激了旅游市场的发展,而且让部分不知名的小村庄走出深山、走向中国乃至世界。借鉴国外的成功案例,我国逐渐探索出适合我国本土的旅游发展模式,例如以环城市乡村为主的城市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为主的景区依托型旅游发展模式、特色庄园为主的产业依托型旅游发展模式、古村古镇为主的历史文化依托型、乡村文化为主的民俗文化依托型等等众多发展模式帮助众多农村居民实现就地脱贫致富。

(三)打造淡季旅游新产品

由于季节问题的影响,西北五省多数地区尤其是新疆旅游业也受到较大冲击,直接的后果是旅游业收入下降,从而致使旅游行业面临更大的发展阻力,因而如何解决淡季旅游瓶颈问题已成为促进西北五省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的主要途径。淡季旅游主要在于冬季,冬季景区及邻近相关服务业歇业关门,旅游资源与人力资源处于闲置与浪费,而缺乏成熟的旅游产品是重要的原因。由于气候与东北地区类似,可以借鉴东北地区发展冰雪旅游,同时应具备各自当地特色,体现当地文化,并且要与旺季旅游商品区别对待,从而充实游客的行程。

(四)增加精品旅游景区数量

一个地区入境旅游人次往往与当地4A、5A级景区数量呈正比,精品旅游景区是一个地区的代表作,旅游过程不仅仅在于欣赏,更在于体验与配套服务,只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品以及完善的服务体系才能带给游客难忘的体验并得到较好的口碑。因此,景区建设不能只是注重数量,更需要精品。

猜你喜欢
五省西北宁夏
一座西北小城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宁夏
西北不惑
黔西北行吟
宁夏煤电博弈
宁夏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西北五省旅游协同发展战略研究
西北望
宁夏:首办立法论辩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