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鹰
【摘 要】本文论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优化路径,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有效教学内容缺失、教学模式陈旧、课程体系不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教材适用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优化路径:组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平台,开展“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互动模式。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172-0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社会需要的是个性化的人才,而个性化人才的教育,其方式方法和内容都将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本质的区别。传授课本知识不再是教育的唯一目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技能和自身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未来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运用现代职业教育资源,鼓励并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源上找出差距、提出一套适合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有效教学内容缺失。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面向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教授学生申办企业的行政手续的办理及创业前的一些常规准备工作内容,或是成功者的创业案例,重点展示成功者的创业精神。学习这些内容,绝大部分学生有精神振奋的感觉、跃跃欲试的冲动,但真正去创业时,却又陷入了迷惘,抓不到下手点、创业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创新创业教育中有效的教学内容缺失,例如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模式的引导与激发的课程内容缺乏,营销手法的创新教育、相关领域产品的创新教育更是缺失。这也就导致目前各高职院校为学生开展的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项目普遍存在科技含量不高、营销手法单一、创新性不足的问题,孵化基地没有起到应有的引领、展示、示范作用。
(二)教学模式陈旧。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需要经过一次次的模拟练习、企业实习、自主创业,从而让学生对自主创新创业有切实的体会,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面向学生开设的创新创业课还局限于課堂教学的形式,而且课时较短,没有从培养计划、教学设计的根本上进行深入的研究,真正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授课教师一般采用封闭性的教学模式,激发不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考核模式趋向于传统的出试题试卷,学生应答或写一份创业计划却没有答辩的方式,学生普遍没有责任感,没有压力,应付交差的心理居多。
创新创业教师应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深入工厂,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发现现有的生产模式的不足之处,并加以创新、改造、设计。有条件的可以组成攻坚团队,去做深入的研究,让学生参与项目的诞生、研发、实施全过程,从而在其中感受、学习、了解思想的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实施检验工作等。以真实工作环境、工作任务去引领学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方式。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只是单纯地增设一到两门创业课程,而没有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整个阶段进行考虑,也没有从意识教育、知识教育、能力教育等方面进行课程设计。而且,创业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多数把这门课当作就业前教育,不论是授课教师还是学生都把其当成边缘课程,当成课堂教学的补充。因此,毕业生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方面还没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缺失较为严重。此外,对于一个创业发起人来说,除了需要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需要更多的与创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如管理学、市场营销学、金融、会计、投资、人力资源、广告学、心理学等,然而当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中还很少融入这些必要的知识。
(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教学教师自身不具备创业实践经验,只从理论上进行讲解,无法真正带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模拟训练,更不用说对学生创业开展实践指导。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很多高校把相关教师送去参加各种创业培训班,比如SYB创业培训,这都不能真正增强教师的创业实践能力。为此,有的高校还聘请企业家做课外教授组织学生和老师听相关的创业讲座,但往往由于企业家个人原因无法开展系列知识讲座,因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系统学习的问题,还有可能因为专业不对口,缺乏引领启示的作用,也不能满足各专业学生的不同需求。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招聘有企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从事教学,把教师派到企业进行长期的实践锻炼,或学校创造条件扶持教师带领学生开展自负盈亏的真实创业,真正积累实践经验,从中选拨出合格的创新创业教师。
(五)创新创业教育教材适用性不强。创业活动本身就具有极强的时代性,一个好的创业案例、营销方法不一定适应当下的政治与经济大环境,从而起不到引领的作用。所以,也不可能找到一本“万能的”教材适用于各个时代、各个专业、各个人群。也就是说,一本好的、符合时代特征的创业教材必须不断地创新、更新,以充分展示其时代性、创新性。而大部分高职院校选用的创新创业教育教材多数存在理论知识陈旧、书中案例年代久远缺乏当下指导引领性的作用、缺少实际经验支撑从而不具可操作性等问题。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职业技能培养,而是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的知识与素养培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为主的技能与素质的综合培养。创新创业教育除了要面向全体学生外,还要对有创新意识或对创业有明显倾向的人才进行个性化培养,提高其除专业基础技能外的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组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平台。高职院校在创新创业训练方面应提供以下两个方面的支持:
1.基础设施。包括创新实训室、创业基地两个主要场所。对学生免费开放的实训室,学生可以在其中自带材料,使用学校的仪器设备开展各类科学实验。学校除专门开辟学生创业项目孵化基地外,还可以开辟一些临时性的营销基地,并对创业项目提出一定的质量要求,以满足大部分学生参与、观察、感受的需求。
2.实践展示平台。学校应为学生设置多种多样的有专业特征的创新创业锻炼实践机会,比如各专业教学中的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工程训练、毕业设计、各类相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课题研究,并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研讨会与展示会,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创业机会。比如机电专业的学生一般都需要准备绘图工具、万用表、实训用工作服等,可以把这类商业信息传递给本专业各相关创业小组,让他们自行在同学中进行商品宣传和销售。
(二)开展“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即以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为导师,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进行训练,使学生能够自由组织和开展创新型、创业型的实体培训组织,形成科研与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与创业相互渗透的“科教研”一体化教育模式,从而构成持续健康的良性循环运行机制。下面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为例对“导师+项目+团队”教育模式进行探讨。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创建了3D打印创新创业工作室为实训基地,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带领部分感兴趣的学生紧紧围绕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展开工作,将3D打印技术分别应用于五个方面:参与科研体验、参与科技竞赛、实施创业演练、提高人文素质、培养职业技能。
1.参与科研体验。主要是组织开展各类科学研究,包括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技术发明、创新型实验等。这项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大部分师生的欢迎,很多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需要做各类科学实验,也就存在零部件的制作问题,为此教师把订单下给创业学生,由学生创业团队自带材料到系部实训室进行生产,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机会,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训练。
2.参与科技竞赛。主要是组织学生根据各类大赛的参赛主题进行作品创新设计与制作,体验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从而掌握一套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思路。由竞赛小组与导师一起就某个竞赛命题进行从无到有的创新设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这类竞赛一般还需要进行模型的创作,所以也可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实施创业演练。组织开展各类虚拟的或真实的创业实践活动。比如开展ERP沙盘模拟演练,让学生在演练的过程中体会所扮演的角色在企业中的责任和重要性,并要求他们将自己扮演过程中的体会分享给小组其他成员,让学生通过演练来感受一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以及解决运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这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创业经验。有条件的,还可以要求学生组成各自的经营小组,在校园周开展自主营销活动,比如销售时令鲜果、节日小礼品、自制手工艺品、上门服务等成本不大、学生可以承受的创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进入经营环节,体会成功与失败,并让学生对此类活动进行认真的总结。
4.提高人文素质。组织开展相关的社团活动、人文类竞赛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各式各样的团队活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接触各式各样的人群,在团队活动中扮演具体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这是学生积累社会经验、锻炼社交能力、增强集体意识、提升社会责任感、大力发挥创造潜力的重要过程。
5.培养职业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专业技能的培训和考证活动。取得专业技能资格证或职业资格证书是向社会证明个人能力的一种方式,通过参加学习也能让学生了解这类工作开展必须具体的条件。即要想创业必须对所涉及的专业的特殊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才不至于在创业途中因条件受阻而造成损失,所以必要的技能学习和知识准备是必不可少的。
(三)实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互动模式。基于3D打印技術的应用创新,学生在课堂上跟随专业教师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课后在导师的带领下有效利用第二课堂提供的设施设备资源开展具体的创业实践项目,将第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应用到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当中,形成一种有机互动的学习方式。
导师带领创新团队成员开展真实创业项目,给每位成员一个真实的工作岗位,学生可根据岗位工作的需要,利用第二课堂找导师学习或自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比如为易班制作个性化定制产品—— 易班熊手工皂,整个项目从洽谈合作、供需双方确定合作产品、产品设计与试制、产品送样、双方确认、产品批量生产、产品交付、收取货款等全过程,由导师带领学生团队开展,学生和导师都在其中对创新和创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也让学生真正体验了创新创业的全过程。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对新时代要求的响应,是职业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的教育实践,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路径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对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部分高校的实证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