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论述广西高职院校区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提出通过宿舍文化和餐饮文化建设、标志性建筑物建设、实验场地建设等补阙物质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通过老师、学生、管理者、社会、学校等校园文化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不断完善制度文化;通过校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立新的行为规章和新的道德修养标准、健全心理考核机制和监督反映机制等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
【关键词】广西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 区域特色 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90-03
广西有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各民族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民俗风情,但在历史发展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包容、共同进步,逐渐形成了以“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同时,“地域文化”是塑造、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能量与养料,它以其自身的个性风格与特殊内容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学校特色教育发展的源泉。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同样也肩负着培养地区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将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广西精神、思想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时代感、使命感以及本土意识,从而构建立足广西、服务广西、发展广西的区域特色校园文化。
广西高职院校区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结合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办学特色,做到共性与个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解决。“高职院校因其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照抄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而应呈现出自己作为高职的独有特色,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和服务型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教学上应该把‘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把‘应用型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因此,高职院校需要注重将社会需求、经济发展以及地方特色与学校培养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教学目标,注重教师配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和互动。”除了利用社会需求带动高职院校文化的建设外,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还要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方面去寻求具体的措施,建设具有广西特色的校园文化,用优秀的校园实践文化去指引学生更好地发展。
一、补阙物质文化
近年来,受时代大环境影响,校园消费需求旺盛,以“90后”为主要消费群体的高职院校中,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明显跟不上学生需求。“90后”在宿舍、餐饮、出行等方面不仅要求舒适,而且要求精细化,但学校的宿舍文化和餐饮文化建设等存在很多不足,如宿舍空间小、人数多,各种行为混杂,影响学生课余时间的生活质量和对在校生活的幸福感;餐饮方面,丰富性缺乏影响学生对高职校园文化的认知。而相对宿舍、餐饮来说,学校内部的实验场地、娱乐设施、标志性建筑等缺乏文化审美,呈现出单一性、雷同化,压抑了学生对学校生活的热爱。
(一)从宿舍文化和餐饮入手,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学生寝室文化和餐饮文化。学生公寓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工作的难点和热点。高职院校在宿舍管理上往往投入了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效果却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90后大学生许多是独生子女,他们的个性突出,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很强,不愿意接受一刀切式的管理,有時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高职学生因缺乏自信,没有目标而变得放任散漫。再加上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现在住校生每年都要缴纳1000多元的住宿费,学生已成为消费者,他们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服务,享受到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因此,广西高职院校在寝室文化创建中要突出服务育人的功能、提倡人性化的管理,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爱好创建具有优秀民族文化气息的宿舍文化,杜绝垃圾文化、色情文化的生发。餐饮方面,后勤部门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当积极组织学生干部去实地抽样调查学生的饮食习惯,并根据调查报告归纳出不同的饮食菜谱,推行多元、多风味的民族餐饮,以满足学生差异性的饮食习惯。
(二)充分利用区域所特有的地理、人文环境,建设有个性的、实用的校园标志性建筑物。广西校园大多具有鲜明的西南地貌特征,湖光景色迷人,可因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人数,学校校园面积逐步扩大,以至疏于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完善新校区校园规划建设,加大对湖水污染治理的管理力度,关注校园建筑物本身的文化气息显得尤为重要。同时,考虑到教学楼、居民楼的实用性,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内可聘请高级设计师,从外观上建设具有民族风情的建筑物,改变旧有的、缺乏少数民族风情的单一建筑风格,体现出地域性办学的特色。建筑物除了美观外,像教学楼还应继续完善室内硬件设施,配备相应的空调,换掉陈旧的座椅,美化自修室的环境等,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三)建设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民族特色的实验场地。标志性建筑物,如教学楼、图书馆等多以美观、多元风格为主,那么实验场地作为高职院校的又一核心部分,应更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等,要求设备完善。广西地处偏西南,与云南、广东等地区相邻,毗邻东南亚,加之广西自身又以轻工业发展为主,与它相邻的这些地区或国家都是轻工业成品输入地、原料输出地。广西各高职院校应利用东盟平台整合这些资源,引进一些先进的生产设备、重新翻修被废弃的厂房、检修老化的机械、净化实验场地的空气,求得资源有效利用、循环利用,这样不仅可节省成本,还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产业实验基地、产业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技能实践平台。
二、重视精神文化
广西高职院校因自身的资金、管理等问题影响了精神文化的建设,而高职院校精神文化主要体现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当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上去创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
(一)校风建设上,广西高职院校应确立自己的办学理念。要结合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实事求是地去践行办学理念。高职院校学生往往喜欢宁静、安全、具有进取精神的校风,学校应倡导良好的校风,并开展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学习学校的办学理念,不仅要知晓广西精神、少数民族文化、社会核心价值观等,而且还要落实到行动中,将校风建设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宿舍文化、餐饮文化、技能文化中去,剔除浮夸、不求实、走捷径的坏风气。
(二)学风建设上,广西高职院校应结合广西精神,以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为主,树立学生心中充满正能量的劳动楷模。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因受新媒体、社会潮流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求异的学习态度、新颖的学习方式和个性鲜明的思维相互交错,使得校园学风整体上呈现出多元性、复杂性的态势。多数“90后”受新媒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易形成务虚、走捷径等惰性思维,减少了对自身技能的精深追求。因此,学风建设上,应结合广西精神,以主流文化价值取向为主,树立学生心中充满正能量的劳动楷模。定时召开学风建设班会,奖励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让他们充满正能量的行为、学习精神来纠正不良的校园学风。
(三)教风建设上,广西高职院校应以“和”的观念为精神依托,做到教学相长,利于学生、服务社会。广西部分高职院校以往只重视技能教学,不重视人文素养培育,影响了学生的整体素质,不利于“技能+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广西壮族文化内核中就有“和”的观念,广西精神也有“团结和谐”的理念,所以广西高职院校的教风也当以“和”的观念为精神依托,做到教学相长,利于学生、服务社会。教风中以老师教学为核心,老师当剔除以往的偏于技能教学的模式,在合理的体制内重视德育教学,将德育按照客观实际要求落实到位。忽视德育教学,偏重技能教学,促使一部分学生很难适应市场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标准,德才兼备才是长久发展之道。当然,学校要爱护有技能、高品德的教师,在提高他们相应薪酬、地位的同时,更要适度刺激他们的创新欲望,以获得将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精神文化行为围绕着教风、学风、校风三者展开,这三者有机结合、相互推动,客观实际地影响了整个校园文化建设的精神气质。建设成符合时代潮流发展的、具有少数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校园文化,有利于广西高职院校人才整体素养的提高。
三、完善制度文化
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来说,制度文化的作用是基础性的,起保障性的作用。制度文化多呈现在管理制度、规章制度上。广西高职院校区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应以新的视角,反观老师、學生、管理者、社会、学校等组成校园文化各要素之间的运行轨度,借鉴其他民族自治区的特色校园制度文化,不断完善具有区域特色的校园制度文化,为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对不良的校园风气起到约束作用。
(一)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必须有利于各少数民族师生的团结。可以说,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就是一个小的民族聚集地,校园中老师、学生多为不同的少数民族。为了有序、高效、和谐地管理来自不同民族的师生,学院制度文化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有利于各少数民族师生团结的广西特色高职校园管理制度。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融合各民族的不同文化特征,才能使广大师生有认同感与归属感,自觉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可借鉴合理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政府管理模式,或者借鉴其他民族自治区的特色校园制度文化,改善旧有制度过于粗放式的管理办法,让校园制度文化变得更符合、更有利于团结各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繁荣它们的技术与传统产业,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应重视以人为本。重视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用相对民主的手段去管理师生,成了当下时代的所需,也有助于保持校园文化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过程,要注重人性化,要经过民主的酝酿讨论集思广益。比如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有必要通过各种方法去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采用学生的一些可行建议,也可以根据校情实行学生代表大会制度,等等。
(三)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要注重独立性、自我性。新时代下,广西高职院校应与时俱进,努力寻求自身的发展机遇,从过度依靠当地政府支持走向多元的融资路子,靠自身的品牌技术去吸引社会资源,尤其是具有发展实力的企业,这样做才能更好地去建立独立的、自我的管理制度文化。同时,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应该该避开旧制度的教条、僵硬,顺应本性化管理需求,以新制度的包容性最大化地去梳理、熟化主流价值文化观念,把它们变成实际可行的、可操作的文化行为、精神行为,促使师生、管理者形成可受用的价值观,并达到对行为的规训。
(四)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可借鉴企业优秀的管理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必须参照社会运行规则来制定,以使培养的人才可以用更高的技术、更优质的服务质量造福社会。而企业与高职院校走得最亲密,企业可为高职院校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管理模式、实训平台、技术经验等,高职院校则向企业提供更高水平的人才、技术。广西高职院校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应当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充分利用企业优秀的管理文化,结合自身制度文化的需求去完善管理服务。建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广西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起着保障性作用,它与时俱进,并随着时代发展变化不断修订,这样才会以实事求是的认知态度去为社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才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反哺社会。
四、重构行为文化
近年来,教育研究者把行为文化也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此来充实与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理论,为优秀的校园文化实践提供理论范式。“行为文化是指人们在生活、工作之中所贡献的,有价值的,促进文明、文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及创造性活动。”从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来说,行为文化不是空谈的礼仪约束,它是校园中每个人的有价值的付出所组成的优秀文化活动。广西高校行为文化建设必须根据独特的地理人文,吸收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精神实质,重构行为文化,使广西高职院校行为文化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建设校园人才培养体系,激发学生向着有能力、有方法、能创新、积极乐观的行为上去发展。学生自身行为文化系统的不足、学校校园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不完善,是影响创造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对学生自身而言,自当转变旧有的学习模式,从自我主观封闭的学习中走出来,适应离开“老师主导型”的教学模式,去尝试、探索新的适应于自身的自主学习模式,比如维修机械工作,就可组成团队去摸索、探究损坏的原因,然后大家探讨共同的解决方案,这样不仅弥补了每个人知识上、技能上的不足,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团队凝聚力、激发创新思维。广西高职院校校园中有来自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学生,大家一起探讨技能、学习技术,一者减少了文化隔阂,二者增加了创业、创造机会,可谓是一举多得。对广西高职院校管理者而言,要意识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可以拉动就业率,应动用一切可行的办法,把重心转移到创新型人才培养上,落实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划,打破老一套“制度制定一套,形式走一套”的思维,激发学生个体向着有能力、有方法、积极乐观的行为上去发展。
(二)建立切合学校实际的新的行为规章与道德修养标准,注重正能量的宣传,让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实现自我建构。广西高职院校学生大多是喜欢追求个性自由、不喜欢受到约束的“90后”为主,部分学生受资本消费文化的影响,出现一些人际交往冷漠、交际矛盾拉大等现象,导致一些学生形成厌学、逃避生活、缺乏责任感等行为,影响了整个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而“教育系统最后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教每个孩子如何与他者交往以便自我建构。与他者交往并不意味着摧毁,进入一种竞争,它意味着向他者开放。这个他者,不管他是谁,是我在自我建构中所需要的一种资源财富。我必须学习珍惜、看重这一点。教育上余下的所有其他事情都是服务于此目标的”。因此,通过重新建立切合地方、学校实际的行为规章和道德修养标准成为必需的手段之一,这有助于学生在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利用优质资源实现自我建构。除了利用合理的规章制度、道德标准去约束越轨行为外,还应从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中去汲取养料,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通过放映民族英雄电影、播放民族特色民歌、举办民族特色工艺展等活动激发各民族学生的自豪感,用这些优秀文化潜移默化地为师生提供正能量。
(三)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职能,健全心理考核机制和监督反映机制,形成良好的行为文化。在行为文化中,价值观极端实属少数,但是它的破坏力、影响力极强,对于学校的安全、荣誉带来极大的损害,也挑战着人们的道德和认知底线。广西高职院校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应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作为重要工作去做,不单单把它当作行政管理去做,还要当作日常行为规范去要求。所以,一方面,应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职能,以学分制、成绩考核制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积极有益的社团活动、募捐活动、志愿者活动等,并将其纳入公平、公正的实践综合考核中,杜绝考核走形式主义,真正意义上让他们感到付出和回报之间的幸福感,激发他们对于生活、校园的热爱。另一方面,健全心理考核机制和监督反映机制。心理考核机制,交由相关心理咨询师责人,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进行心理测试,纠正学生的反常行为。同时,要健全监督反映机制,对于反常行为的学生,老师、家长及其他学生应及时反映给学校相关部门,相关处理部门应及时处理,以减少悲剧的发生。在完善学生社团的管理职能、健全心理考核机制和监督反映机制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文化行为因素,注重灵活性,使师生朝着良好的行为去发展。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民族特色文化也日渐受到众人关注。在以多元共生的社会氛围中,广西高职院校想求得自身的发展,必须在立足本土元素的基础上,尤其是利用与发展壮民族特色文化的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民族文化,让团结、和平、自由等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契合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需求,并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把這些客观地融入高职院校区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中,带动广西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但仍要注意,广西高职院校区域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不断发展与变化的。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指导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健全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风气。
【参考文献】
[1]李美清,陈梦.高校大学生对广西精神了解状况调查研究——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5)
[2]张雪娟,李虹,刘景军.地方高校民族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7)
[3]许红梅,刘佳.浅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J].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4(3)
[4]丁正亚.略论高职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4)
[5]李永秀.广西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