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尧青
【摘 要】本文论述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上对技能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基于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根据学生本身特点,对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进行改革,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根据工作步骤来进行设计,建立与岗位相符合的课程改革内容体系,与此同时,要确保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保障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 课程改革 建筑力學与结构 专业岗位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071-02
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改革要紧贴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课程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力学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的结构性和实践性强。本文根据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改革,设计符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改革效果。
一、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针对性不强,教学内容零散欠整合
建筑力学与结构的课程设计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课程的跨度非常大,是综合性相对较强的课程,所以对于教材的要求比较高。教材的内容除了基础的三大力学之外,还要包含四大结构,教学板块和教学内容覆盖的知识点多,而且也有着一定的难度。随着课改的发展,对教学教材也是进行了适当的修改,但是,教学本质的问题还是没能够解决,比如内容多、上课的难度大等。针对专业编制的教材还是比较少,建筑力学与结构专业的学生大多在高中阶段是学习文科,所以理科的基础知识是比较薄弱的。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编写教师没有考虑到问题,所以在教师讲授内容的时候,学生学得比较吃力。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教学质量下降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而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是很难。
(二)学生重视程度不够
从这几年的招生情况看,发现大多数的学生都是文科生毕业,而入学之前对于专业的本质认识是比较浅的,所以学生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心理上以及行动上的学习态度不是很重视,导致缺乏主动性,从而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最后教学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三)教师教学设计不够合理
教师所要讲授的专业有很多,往往学习一个专业课程就要花上两年的时间来进行巩固和学习,由于要学习不同的课程,所以教师在专业素养上面还是必须提升。对于学生课程的讲授,专业的不同,课程内容和难度也会不同。有时是同一个课程,但是专业不同,这个课程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是专业课程,但是对于另一个专业可能只是基础课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除了专业课的讲授之外,还要完成专业培训以及教改科研等工作。教师在教学上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导致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太多的精力进行创新,教学设计也会不够合理,对于课时的分配非常随意。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乐趣也会相对降低,不利于教学改革的进行。
二、基于专业岗位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学内容改革
1.根据专业岗位能力需求确定教学目标。专业的不同,要掌握的知识也会不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的改革要贴近专业的岗位需求,建筑专业的学生对于力学和结构学的知识是一定需要掌握的,这个也是建筑设计师要掌握的基本技能。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建筑专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所涉及的学习内容与力学、结构学都有很大的联系。所以,课程教学目标要满足学生以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根据专业岗位能力需求设立的教学目标更加有针对性,同时教师也比较好掌握和讲授。
2.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为了使教学目标完成得更加完美,可以与专业建筑教师一同沟通交流,根据专业建筑教师给出的意见,最终确定教学的内容。教师确定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适用”原则,通过将教学内容和所需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培养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最终教学目标,根据职业方向的需求来制定教学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兴趣。为了方便教师的顺利教学,学校可以组织专业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编写,这样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就可以更加清楚明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教学创新设计
1.教学模式创新设计。由于高职学生本身具有的特性,在素质方面整体属于偏下,而随着高职院校每年的扩招,高职学校的学生质量不高,对于理论专业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差。为了促进高职学校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需要进行创新,其中“教、学、做、训、练”的教学模式受到青睐。在这个模式下,每个课程有3~4周的理论知识教学,有1周的时间进行集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个教学单元结束后进行下一个单元学习。运用“X+1”教学模式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积极性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2.教学方法创新设计。在力学的学习中,力本身也是含有美的要素,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的建筑来进行对力学知识的分析和介绍,不仅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通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的设计首先要根据学生专业的岗位需求来进行,把课程的内容分成8个项目,每一个项目由多个小任务组成。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用实例讲授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传授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的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完成,然后教师进行讲授、设问以及解决。教学方法的创新主要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目标,以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教学方法的实现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
(三)教学考核方案设计
教学考核方案的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教学考核方案的设计,可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最重要的是促进教学工作的改进以及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考核的方式有期中考和期末考两种,期末考的内容不可以随意命题,命题要具有广泛性和概括性。考核的形式也可以以多种形式来进行,可以开卷作答,对开卷作答的考试内容要有针对性,学生可以参照指定的材料进行作答。考核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
三、课程教学设计
对于课程的设计,要根据学生专业的岗位需求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取,下面以建筑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
(一)建筑专业教学内容的选取
建筑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打破常规的学科界限。建筑类型的基本构件大多都是以受力型为主要的构件,接受其他构件的编排,主要是弯构件、纵向受力构件、受扭构件的顺序。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将建筑力学融入建筑结构学知识中,把课程的内容全部都联系起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课程的内容。可以在课程里面加入平法知识,平法知识的加入可以加强学生对结构施工图的认识。对于建筑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认识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技能。可以在教学内容中补充关于力学和建筑学的事故分析图以及相关的内容,通过对各种类型的工程事故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事故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可以对力学和结构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以后的工作中发生这样的事故。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1.知识体系的建立。知识体系的设计要遵循结构设计的程序:截面尺寸的初步确定(建模)→荷载确定→内力计算→截面、配筋及构造措施→绘制结构施工图。对于结构施工圖内容的编写可以通过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内容的编写从简单到复杂,前面四个单元内容的编排比较简单,后面的慢慢变得复杂。简单部分先是从基本的构件到构件的组合体,最后是结构的体系。复杂部分是在现场管理岗位的学习,对力学和结构学知识进行现场的巩固。在进行现场工作时,只有对建筑力学结构的基础知识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施工中,而对力学结构熟悉,才能对设计施工图的设计意图真正了解。对于施工设计图中出现的错误也能及时发现,避免工程的返工以及事故的发生,提高工程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建筑安全意识。
2.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教学的方法可以采用直观教学法。这类型的教学方法对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结构类型的教学内容比较有效,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体现以及现场观摩的手段来进行比较直观的感受,使得不容易理解的问题直观化、简单化。还有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典型案例的分析,重现当时发生的情景,遇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讲解,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项目教学法,通过对项目的实地考察,将课本的内容引入实际项目中,把整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工程项目进行,使得学习到的内容真正应用到实际的项目中,为学生以后从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国.《建筑力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2014(12)
[2]冯林,郑薇薇.“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相结合的创新教育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4)
[3]李克彬.高职工民建《建筑结构》课程 的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