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2018-03-11 14:02韦松吟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

韦松吟

【摘 要】本文论述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针对当前大学生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思想、理想功利化和实用化、理想缺乏执着信念的支撑、理想的模糊与低层次等问题,提出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制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建设、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动各方力量形成“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等对策,以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  思想道德素养  优秀传统文化  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C-0027-0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它在教育、文体、伦理、道德等方面已形成非常有价值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的血脉。许多宝贵的教育资源都来源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植入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使之成为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内容,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道德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鉴于此,笔者对广西5所高校800名各年级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800份,有效问卷100%。通过访谈和问卷分析,找出他们存在的问题,为对策提供相关依据。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调查发现,95%的学生对我国的未来发展表示有很大的信心,相信国家会越来越好;75%的学生常关注国家大事件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发展走势;55%的学生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主动向中国共产党组织靠拢,积极入党,而且入党动机很端正;85%的学生关心国家时政,他们高度认同当代领导人的指导方针、总的发展路线等;85%的学生关注民生发展和“三农”问题,关注医疗保险普遍关注的问题等;86%的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保护环境、遵纪守法、言谈举止方面都能礼貌文明。综合以上访谈可以得出,当前大学生的主流思想是正能量、积极上进的,大多数学生思想道德方面比较主动进取,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三观”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以“自我为中心”的享乐主义思想困扰着一部分学生。随着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的增强,当代大学生大都是“90后”和“00后”,他们的消费观、价值观和思想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变化。调查发现,一半的大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这类学生从小过着比较富足的生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生活的追求以享乐、提前消费为主,这些学生比较自我、任性,注重个人的感觉和品位,而忽略集体责任和自身义务等。另外,有些大学生随波逐流盲目消费,很少考虑自己的经济消费承受范围,从而给父母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些贫困户子女的学生,由于贫困得到国家的资助,但他们没有以感恩的心来使用资助经费,没有把钱花在学习和生活上,而是用到了不必要的开支。还有一些学生不把学习放在第一位,大学期间的重心都用在打工和赚钱之上。

(二)理想的功利性和实用化。在调查中发现,25%的大学生的理想非常“务实”,具有很强的功利性和实用性。例如,有的学生为了学分而去和老师拉关系,为了考试过关绞尽脑汁作弊,为了挣钱宁可旷课。为了赶时髦或是虚荣心驱动,有些学生不真诚交友、恋爱;部分学生“混日子”“捞文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钱可以作为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与价值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评价个人价值和能力的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有些学生努力去赚更多的钱,这无可厚非,但问题是如何正确看待金钱以及合理支配金钱,这才是反映出一个人思想境界的高低。理想的功利化、实用化误导学生,使他们不能正确地认识金钱,不能客观地把金钱放在自己人生追求中的正确位置。一个人如果过度地看重金钱,一味地把金钱放在人生追求的首要位置,那么,人就很容易没有理智,就会发生许多不良的后果,这样的案例与教训实在太多了。

(三)理想缺乏执着信念的支撑。信念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观点或看法,并将努力去实现的精神状态。信念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它不是相信,因为相信是一种认知,而信念包含坚强的意志和情感因素,是一种精神毅力。从古至今,许多能够实现远大理想的人都有顽强的意志、果敢的勇气和执着的追求。如果没有了信念,人们就不能够在逆境中战胜困难。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生的理想一旦偏离了现实,生活上遇到了挫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会比较脆弱,不能很好地进行危机干预和克服困难,而是出现思想矛盾、抑郁迷茫等现象。甚至有部分学生想不开自杀、跳楼等。他们对自己不负责任,同时也辜负了家人、社会对他们期待。

(四)理想的模糊与低层次。经过高考的艰辛洗礼后,莘莘学子终于圆了大学梦。但有31%学生考上了大学之后,奋斗的意识便减弱了,没有理想和目标,没有高中时期的激情,显得有点颓废和消沉。没有了理想追求和自由宽松的大学生活,使得一直在处于高压力奋斗状态的学生面对这样的生活方式显得很茫然。因此,部分学生无所事事,不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学习生涯,有的以玩乐和恋爱来填补心灵的空虚。据调查,对“你的生活目标”一问,回答“處于调整期”的学生占46.5%,回答“没有目标”的学生占5.2%;“考取大学主要是为了什么?”一问,回答“为将来的一份丰厚的收入与工作”的学生占29.7% ;“为了过上上流社会生活”的学生占21%,“为了工作,免得待业”的学生占23.5% ;“来到新环境(大学),你想怎样度过你的大学?”,有35%的学生回答“没有任何打算和计划,顺其自然就好”,但凡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的理想定位都很模糊。

二、以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策略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积淀而成的,其中有精华,也必然有糟粕,往往是瑕瑜互见,需要梳理分辨,扬弃超越。为了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大学生必须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优秀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一)加强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制建设。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教育领域中得到全面地、深度地继承和弘扬,就必须建设良好的文化教育制度。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授课模式,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堂、教材有机结合,使广大学生受益。很多高校将优秀传统文化课安排为选修课,这就影响了优秀文化教育传播与发展的普及性。面对众多的选修课程,学生不一定选择优秀传统文化课作为自己的选修课程,即使选择了也不会重视课程。所以,要想让更多的学生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学习,就应将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设置成为公共必修课,引起学生的广泛重视。另外,要改变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变传统教条式的上课方式,加入现代教育技术元素,使用 PPT、图片展示、资料视频或观影、分组体验与讨论等形式增加课堂氛围和感染力,加大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让大学生充分吸取优秀传统文化的养分。然而,现在很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往往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因此,高校要建设一套专门适应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制度,要通过多种形式创新课程、改编教材,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的参考材料,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建设。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对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不是很透彻,相应的专业素养还有待提高。很多教师用简单的课程形式教学,只是讲授理论知识,很少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使得课程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学生对思想教育文化课产生轻视态度,认为该课程纯粹是理论知识,而没有意识到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道德素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建设,要通过各种途径来提高。

1.端正教师教学态度,坚定其信仰。授课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总是“炒旧饭”,要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另外,教师要有共产主义信仰,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知识,通过多种积极途径对优秀文化遗产进行发掘、传播,使学生真正产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与敬仰。

2.丰富教师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讲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应该全面地、深入地掌握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使课程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眼球,满足其求知的欲望。

3.要求教师重视修身养性,以自己内在的气质魅力影响大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教育工作者要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在理论和实践上提高自身的修养,这样的知行合一才能使课程有感召力。

(三)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长在信息化时代的“90后”“00后”大学生喜欢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以迎合学生的需求。

1.榜样激励法。榜样有无限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内心深处的力量。教师可激励大学生以榜样为目标,按照榜样的标准要求自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有诸多耳熟能详的榜样,大学生可以通过榜样激励自我,不断进步,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2.“灌输”教化法。这里的“灌输”教化法有区别于学校常规的理论教育模式,它强调的是灌输与教化的灵活应用,而非传统的“满堂灌”。“灌输”教化法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植入日常教学中,让学生经过最直接的理论学习,形成系统性、全面性、条理性的理论素养。另外,课堂应该结合实际,贴切学生的心理动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当代大学生不少人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热衷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而对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中秋节、端午节等有所冷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渗透并流淌在每位当代大学生的血脉之中,形成当代中国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鉴于此,“灌输”教化法可以其独特作用,紧紧把握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促进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成长。

(四)发动各方力量,形成“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所谓“四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即学校、家庭、社会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

1.社会层面。良好的文化环境要求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引导,通过优秀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首先,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大力支持;其次,新闻传媒要大力宣传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氛围;再次,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强硬件设施的建设,比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历史文化古迹的建设,让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近距离地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2.校园层面。校园环境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塑造力的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成长的摇篮,如果大学生能够生活和学习在一个具有浓郁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与氛围的校园里,将会得到良好的熏陶和啟迪。一个民族的文化,对其本民族的精神、思维方式、生活习惯,还有性格、气质、心态等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和塑造作用。高校要开展如“经典诵读”“诗词大会”“中国优秀电影赏析”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对优秀传统文化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

3.家庭层面。家庭教育是学生的启蒙教育,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父母用优秀传统文化对孩子进行教育启迪,如好学和乐学的学习观,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伦理观等,对孩子的品德、性格、心理和行为取向都有非常深刻的积极影响。

4.大学生自身层面。大学生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因为它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因此,当代大学生不应该仅仅学习专业技能课或是投入很多时间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上,造成本末倒置的现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养的重要任务。

总之,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需要学校、社会(政府)、家庭及大学生自身四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在革故鼎新、新媒体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与文化,要充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形成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热爱祖国、立志奉献的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刘思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2]王国雨.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养[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3]姜颖.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4]章睿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常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研究[J].湖北师范学院报,2017(9)

[6]李兴成.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2;286

猜你喜欢
当代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地方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价值
当代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正义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人生价值观念探析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