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光平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特点,是以科学探究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在科学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的魅力和乐趣。因此,小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养成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尤为重要。在科学教学中,教者如何进行有效的养成教学、培养小学生终身受益的探究习惯呢?
俗话讲得好:实践出真知。根据笔者从事二十多年的小学科学实践教学经验,要使学生自小养成科学实验探究的好习惯,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科学教学工作者,应从三方面进行有的放“矢”的聪慧“攻”略。
一、兴趣是学生养成探究好习惯的垫脚石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门科目的学习“乐之”了,产生了浓厚兴趣后,自然而然就会比别人学得好,并会使其对这门学科深研的潜力变得强劲起来。
怎样有效地激发儿童学习科学课的兴趣呢?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马云的英语老师喜欢表扬鼓励学生,懂得学生的心理,一句“马云的英文发音比我还好”的表扬语,使得马云后来精通英语,与世界名人交流时讲的英文如同在说家乡话。因此,要使学生对科学产生乐趣,科学教师须做到关心爱护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说,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其次,会讲科学故事,渗透科学精神。爱听故事,是小孩子的一大天性。小孩子多听故事,可以培养想象力、思考力、逻辑推理能力、专注力;多听科学故事,可以培养孩子的科学想象力、科学思考力、科学逻辑推理能力、科学探究专注力。好的科学故事,所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会教给孩子为人处世的道理,塑造自己良好的科学实验探究的习惯,会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先人科学精神的灌溉、滋养,让孩子在人类科学智慧的光芒下茁壮成长。
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学习,是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作为科学教师,应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中萌发创新意识,要积极营造各种各样适合学生科学自主探究的好环境、好气氛。
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实践中,怎样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呢?
1.好奇心与科学探究要衔接好
对自然万物的好奇心,小学生是与生俱来就有的,好奇心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起点和原动力,有了对事物的好奇心,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十分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为师者,一定要呵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并且有意识地在科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科学之母”是著名画家范曾说过的一句名言,诚然,的确如此,好奇心是学生进行科学学习的原动力。学生有了对科学事物的好奇心,教师就能正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可顺畅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来解决科学问题,进而促使学生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如果对自己从事的探究活动,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那么这种原动力就能充分调动起孩子的探究欲望,进而使学生能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这样的探究欲望,会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由不经意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逐渐成为学生自己的科学素养。
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探究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懂得:科学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谁都可以研究它,许多科学家的成就往往就是建立在对周围事物和现象探究的基础上的。
另外,要让学生进行适当的猜想,提出科学的问题。大部分学生的猜想很有可能只是停留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与认识的思维水平上,也很有可能脱离了正常的思维异想天开地猜想,这样的猜想极不利于学生进行实际的科学探究。遇到这种情况,师者应及时引导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使学生少走弯路,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有探究的必要和价值。
3.培养学生单一性科学探究能力
单一性探究,就是在科学领域的某一方面,单一地进行较为严谨深入的探索研究。在教学种子萌发所需条件时,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大多数种子能发芽,但大米卻例外。吃的大米,为什么不会发芽呢?带着这个疑问,学生就大米进行单一探究,验证大米是否真的不发芽。学生们先种下一些平时吃的大米,而后像农民伯伯一样细心浇灌管理,每天认真观察大米的变化。多日以后,发现种下去的大米,不见一棵秧苗出土。于是刨开土,还是不见小苗芽,而看到了有的大米粒已发霉变黑了。由此初步得出,大米不能发芽。接着,改用稻谷入土,几周后,大多能发芽,出芽率还很高。经过那么长时段的单一探究,对比实验,学生终于搞明白了大米不能发芽的缘由,原来稻谷有谷皮包着,里面的结构很完整,而稻谷去皮后就变成了大米,在掉皮过程中,也掉去了大米上的胚,胚是种子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大米就不再是完整的种子了,因此就不能发芽了。在对大米为何不发芽的单一探究中,学生在实践探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对科学严谨、求真的优良态度,得到了较为完美的展现,久而久之,就成了学生自身的一种可贵的科学素质。
经历多次的单一科学探究后,学生自觉进行实践科研的潜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科学探究习惯会得到很好的培养。
小学科学探究的养成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行为习惯的教学,包括正确的科学探究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它是小学阶段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为师者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