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旭亮
摘 要:随着新时代的发展,课程标准进行了改革,数学作为最重要的一项课程影响着小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这门学科不能脱离生活独立存在,也无法从课本中走出来跑到生活中去,那么,应该怎样才能让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呢?这就要让小学数学结合实际,让课堂的数学和生活中的数学发生摩擦,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学到数学,通过具体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几条将小学数学生活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生活化;应用
人们对当代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模式的生活化,能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将课堂上的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育者把应该怎样让数学走进生活进行了探讨,本文通过几个方面的内容分析,让数学尽快生活化。
一、紧密结合教材,实现学习材料生活化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把课堂中的数学知识结合实际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将数学知识转换成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尽情享受数学乐趣的一种方式。小学数学教材不仅实现了课程的目标,也是教学最重要的资源,能从中找到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的生活化可以将希望寄托在现行的教材中,加强“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无趣的现状。很多研究者认为,现在小学的数学教材内容缺少时代的朝气和生活的丰富多彩,缺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学习材料的生活化要结合学生生活的真实状况。把数学材料进行多元化的发展,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体验,构建并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的作用是服务生活,归到社会的生活之中。数学教育者应该利用好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随时随地引领学生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用到实际生活中,积极解决自己周围的一些数学问题,以此来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小学数学教师鼓励学生收集和整理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以此获得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方法,感受到了生活和数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关注日常生活,找到学生感兴趣的关键点
数学主要来源于现实生活,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的影子,处处存在着数学的实际问题。数学在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数学的主要价值也来源于日常生活。学生对于生活的体验是很重要的,教师应该把书本中的数学问题和生活相结合。通过解决生活问题来巩固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提高了数学的技能。对于小学生来说,在生活中发现常识、发现经验是学生学习好数学最基本的条件。在平常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观察生活的基本能力,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密切关联,开阔学生认知数学的视野,重视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学習数学知识前早些感受到这种做法,将会在课堂中收到极其明显的效果。
四、活学活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标是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教师要设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情景,让学生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研究并探索,解决简单易懂的实际生活问题。这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理解了知识存在的价值,并且能增强学生学习、应用数学的信心。如:在讲“利息”这个知识点以后,小学教师可以这样安排课外数学作业“自己做一次小会计员”,让学生到银行中调查当前的利率,接下来让学生把平时攒的零花钱存起来,计算怎样存储最划算。这样的数学作业,学生一定感兴趣。经过一系列的分析、调查和计算的实践中,学生了解了利率和利息。而且这样的活动还对学生的理财观念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有着良好的影响,实现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统一。
根据上述内容,人们对当代小学生的数学水平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模式的生活化,能让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将课堂的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科目的热爱和探索能力。小学数学的教学结合实际的生活策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重视了小学生能力培养的目标,能正确引导小学生把课堂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变得通俗而有趣,并且生动,使数学教学的实践变得非常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王文路.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5(24):144-145.
[2]陈忠元.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5(33):129.
[3]蒋文琴.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中),2016(6):187.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