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

2018-03-10 02:54王晓琴
新课程·中旬 2018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王晓琴

摘 要: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修课程。但是小学生毕竟刚刚进入学校,学习数学必然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合理采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发挥数学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学生素质教育。阐述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探析了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运用信息技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信息技术

数学是一门抽象、严谨的课程,抽象性非常强,要让学生合理应用所学知识并不容易。而信息技术具备图文声并茂的特征,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从而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许多数学教师都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也在不断运用,但是效果不佳。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对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出个人见解。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将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内容有机结合,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其意义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为数学教学提供素材,比如利用音像、视频及文本等各种资料,让学生学习评价、讨论及分析,能够有效拓展教学内容的知识面,让抽象内容形象化。

(二)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并非要依赖教材与教师讲授才能够学习,利用信息平台与数字化资源,就能够在师生间协商讨论,合作学习,通过资源收集、探究及发现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够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三)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教育信息化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提供机遇,通过图像处理、处理文字及集成信息的数字化工具,对数学内容重新制作。信息技术不仅能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能够让学生从中获取知识,引导学生重构知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策略建议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结合教学体会,对怎样运用信息技术提出个人见解。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数学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思考,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小学生好动、好奇心强,而且集中注意力时间较短,持久性较差。因此必定会影响学习效果,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学生感到数学知识枯燥无味,主要是数学知识自身具有抽象性与严谨性,采用传统数学教学手段与方法存在局限性。采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但能够传授教学知识,还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一旦学生产生兴趣,必定会充满信心,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因此,在小学数学中激发学生情感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因素。

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知识“认识时间”(一年级)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将一些奇形怪状的时钟展示在学生面前,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渴求学习钟表知识的欲望,自然在后面整个教学中都会积极参与。在开展“认识立体图形”教学时,通过多媒体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等各种形状实物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从这些图形中寻找出立体图形,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就要不断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才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策划者,更是教学指导者,因此教師要抓住小学数学教材蕴涵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小学生的学习情感,创设极具变化的情境,激发学生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小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疑问悬念。比如,在开展“计算平面组合图形面积”内容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理清“组合图形”间内含的关系,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各种组合图形,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应用图。教师提出问题:要计算出实物图的面积,应该怎么思考?学生预习过教材内容,有一些会作答:要实物图形与什么图形近似,运用计算图形面积公式计算。通过计算机把实物图转变成规则图形;教师再提问:现在,大家会计算图形的面积吗?虽然变成规则图形,但是学生并没有学习计算面积的公式,因此还是无法计算。因此,教师趁机追问:大家想知识如何计算吗?学生必定会议论纷纷,有一些学生说先将图形划分成以前所学的图形,利用加减法计算出图形的面积。最终,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就归纳出计算平面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中数学情境展示出来后,有效调动学生的求知欲,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努力探索解决问题方法,将小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到最高点,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学习,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信息技术,无疑给数学教学注入了新活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就应该结合实况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发挥计算机辅助工具的功能,让数学教学表现形式更多样化、形象化,展示形成数学思维的过程,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为例[J].新课程,2017(11).

[2]陈佳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教学,2017(1).

[3]张新苗.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都市家教,2016(9).

[4]唐永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速读旬刊,2015(7).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