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燕萍
摘 要:新课标明确指出,低段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其实写话就是作文,是学生进入写作世界的奠基石。在小学低段,只有扎扎实实地抓好写话训练,才能与以后的作文教学顺利衔接。
关键词:兴趣;具体;连贯
虽然低年级不设作文课,但其实写话就是作文,作文的过程也就是将口头语言加工整理成书面语言的过程。因此,我们在低段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笔者认为对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的培养,应该首先从写简单完整的话、写具体生动的话开始,逐步过渡到写连贯的几句话和一段话。
一、入土扎根,激发兴趣是关键
初入学的孩子纯真、热情,他们以新奇的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还乐意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给老师和同学,这是写话非常好的先决条件。因此我们要从口头表达中着手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低段学生的交流往往只是停留在口头阶段,如果老师稍作引导、转换,就能激发学生写话的欲望,就能让学生轻轻松松地从说话进入写话的大门。
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写话内容中,写一写自己喜欢的玩具。玩具是孩子最亲密的伙伴,他们对喜欢的玩具也非常熟悉。学生在介绍自己的玩具时,老师可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名称、样子、玩法。学生围绕这三点介绍玩具,再将自己讲述的内容写下来,就能顺利由说转化为写。
二、添枝加叶,写具体是关键
现在小学生习作的质量参差不齐,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语句枯燥无味,用词单一,写到景色只会说“美极了”,写到心情就是“太高兴了”,至于美在哪儿,怎样高兴,很难形容,也不会形容。要帮助学生写出具体生动的句子,就要让学生懂得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积累、想象的习惯。
1.词句积累是保障
有些人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这都来源于丰富的语言积累,在学习课文时,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好词语,多读多记;另外,选择某些词语学会运用或者举一反三,可以积累很多词语。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碧绿”“雪白”写出了青蛙的颜色,形象生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累带有颜色的词语,如“草绿、玫红、金黄、乌黑、深蓝”等丰富颜色的词汇,学生在之后写作中,可以用丰富的词语,给写话增添一抹绚丽的色彩。
2.观察细致是基础
老舍先生曾说:“生活是最伟大的一部活语汇。”初学写话,同样要把生活作为写作的材料,但光有生活,并不等于会写出好句子,还要学会观察。观察也是很有讲究的,它有粗细之分,粗略观察只能写出轮廓;细致观察,就能写得充实具体。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也不一样。我们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感知生活,提高观察质量,学生写话就不会无从下手。例如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写话《猫和老鼠》一课,引导学生观察猫和老鼠的神情,猫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张着嘴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观察老鼠的神情,从神情猜测猫和老鼠不同的心理。
3.奇思妙想添光彩
观察还要和想象结合起来,写出的形象才会栩栩如生。低年级学生最擅长的就是奇思妙想,他们所观察到的生活经过他们的想象改造后往往充满了生趣。还是写《猫和老鼠》,在观察的基础上,想象猫和老鼠之间会发生什么?引导学生续编故事,学生最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如果会把图画上没有呈现出来的内容进行想象,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三、连句成篇,写连贯是关键
低段的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不够,常会犯颠三倒四和错用词语的问题。教师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把握句与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衔接,教给学生一些连接句子的技能。几句话的内容应围绕一个意思,按一定的合理的顺序连缀而成。可以按先后顺序,也可以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还可以按方位顺序,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训练学生写连贯的几句话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1.引导学生向课文学习。在讲读课文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熟读、背诵一些句群,体会其内在的联系,在头脑中积累一些句群的范式。
2.出示图画,提示观察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景到人、由人到景等),要求学生按观察顺序写话。
3.引导学生用“首先……接着……然后……最后……”“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一会儿……一会儿……”“有……有……有……”等进行“连句”的训练。
通过以上不同方式的训练,学生将会不断地从写好一句话向写好一个句群过渡,顺利达到大纲的要求,而为数不少的学生在写好一个句群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了片断作文的训练。
综上所述,小学作文教学应从一年级抓起,重点要抓好写话训练——写简单的话是基础,写具体的话是关键,写连贯的话是跳板。从学完汉语拼音到二年级结束这段时间,教师应坚持让学生写话,在不知不觉中把学生领入作文之门。待到三年级开始片断训练时,学生就不会感到突然和困难了,而且习作也能写得具体生动了。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
[2]《語文学习》编辑部.写作指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任富强.透视新概念作文[J].写作,2002(2).
编辑 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