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努力挖掘自身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丰富自身的阅读积累,并能迁移共鸣,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从生活中寻找“源头活水”,把作文变成一件来源于生活经验,又让学生感兴趣的事情。
关键词:儿童经验;生活教育;作文;创新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内容。陶行知先生曾指出:“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这都告诉我们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而有些師生仅忙碌于对课内书本的“学习”,对于身边丰富多彩的生活没有深入感受体悟,不去仔细观察生活,不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真情实感,不会挖掘身边生活中的题材,不懂得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而只是盲目地通过臆想或粗略地描述,这样就形成了作文与生活联系不紧的现象。
一、基于儿童生活经验,促进学生发展思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根据心理学的活动规律,儿童的写作需要一定的内部动力,这个动力源于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这一动机要基于儿童生活经验,激发学生把生活中的深刻体验转化成文字形式的情绪体验表述出来。基于儿童经验,就是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写自己的生活,激起学生的写作动机,使他们乐写、想写,由动机转化成目的。
我们应该尝试着把生活中的一次观察、一次发现、一场游戏、一次采访、一次体验、一次心灵的碰撞……这些发生在学生自身生活中的经验积累,转化成一种宝贵的财富,并通过写作的渠道释放出来。我们可以静心设计,从作文的命题开始,要尽力找准学生的生活体验时刻,或提前布置,让学生有意识地经历或体验,让学生有感而发。要上台表演了,提醒学生注意自己的心理体验,之后让孩子写写表演前的心理,表演中的情感体验,表演之后的得失。要欣赏一处美景了,提醒学生注意仔细观察细节,同时注意自身各个感官的体验和情感变化,并作为一种经验保留下来,然后再写一篇写景的文章;与同学发生了有趣的或伤感的故事了,提醒学生回忆每个阶段自身的内心感受,然后再详细地用生动的语言把事情发生的经过和真实的内心体验写下来……总之,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找到话题,然后在此基础上,来一番写作,写起来就相应顺手些。
二、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1.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指导学生细致观察生活
学生的生活范围有限,这很容易造成学生感悟上的缺失,而生活经验是作文之源。为了让学生能从平常人、平常事中感悟到不平常,从司空见惯的人或物中,找出一点怦然心动的东西来,就需要引导学生养成仔细观察、长期观察和观察思考相结合的习惯,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大自然,引向生活,包括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并以此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社会生活是习作内容的主要来源,教会学生观察身边的社会环境。让学生去做生活的参与者和体验者,引导孩子们融进社会、体验社会。
教会学生有序地观察动植物、景观等。如春天教学生观察万物复苏,花儿开放;秋天教学生观察落叶,成熟的果实和农作物;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颜色、气味,包括这些事物给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变化等……这些用心观察过而习得的作文,往往自然流露出孩子的最真实的情感,这样的作品才更有生命力。
2.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生活体验
在习作之前,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社会生活实践,积累作文材料。如《走进农庄》,让孩子们亲手去栽培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亲手摘取果实,感受收获的快乐,参与做家务及社会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
学生由此明白了写作就是自己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亲眼所见的事物,抒亲身体验到的情感,这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过,写出来的文章,就可能是瞎编乱造。
三、基于儿童生活经验进行创造,让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1.观察事物进行联想
小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通过外界事物的刺激而引发的。在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物、听声音、闻气味、观察过程等,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并通过合理想象。把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课堂上的画面链接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活跃了。这时,教师再做适时激励引导,让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可写。
2.通过亲自动手,激发创新想象
要以学校或班级实践活动为契机,积极鼓励学生多参与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大胆地发挥创造才能,创造出精美作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把构想的过程和实践经过通过语言文字表述出来,从而升华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3.鼓励参与设计生活,大胆尝试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计划自己的课余生活和大胆尝试,而不是仅仅被动式地参与成人的活动。例如,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假期生活,让学生在获得家长的支持和帮助下,有计划地积极开展家庭生活体验或外出体验活动,不但能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更能让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热爱生活,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在创造自己的生活,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更加精彩,写出来的文章也必将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编.陶行知论中小幼教育选编[M].西部开发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2009.
[2]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编.陶行知教育思想传播三十年[M].西部开发生活教育行动讲师团,2009.
编辑 张晓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