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平
摘要: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爱情是一个主要的表达主题。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关于爱情观的呈现也存在一定的不同。本文主要探讨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观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杜拉斯 爱情观 传统女性
中图分类号:I5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3-0096-03
爱情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诸多文化层面的差异,在中西文学作品中关于爱情的表达存在一定的不同。本文主要以杜拉斯的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与西方国家在爱情层面的差异,对于深度解读杜拉斯的爱情主题小说,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杜拉斯的爱情观
杜拉斯是一个多产的作家,她的诸多作品都是以女性的爱情为主题。在其文学作品中爱情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女性的独立。在杜拉斯的爱情小说中女性对于自身的独立意识,无论是在经济层面的独立,还是在人身方面的独立,都有着比较高的觉悟。因此,在面对生活及爱情选择的时候,大都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女性的这种独立意识在给女性带来幸福的同时,也让很多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经受了更多的社会的非议与磨难。杜拉斯曾经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写女人,我写女人是为了写我自己,写那个穿越了多少个世纪中的我自己”。从她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她不是一个典型的完全的女权主义作家,但是她确实在书中写了众多跟她一样的女人,她“总是作为女人来面对一切,来看待无论什么问题”。
其次,对于自由的追求。在杜拉斯的爱情观念中自由是一个主要的价值体现。女性在进行婚姻对象的选择的时候,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爱的对象的选择不仅仅是看对方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还要遵从自己是否喜欢对方,是否愿意与对方白头偕老。对爱情自由的追求是杜拉斯爱情观的另一个表达。
再次,爱情的本质。在杜拉斯的爱情小说中,爱情的本质不仅仅是完成婚姻所需要的情感的基础,更主要的是完成一种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的契合,两者缺一不可。她写出的是纯沽无辜的欲望,它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和美。确实,人首先是具有肉身实在的人,而生命的存在首先且一直是肉身的存在。控制生命之放,只会让生命枯萎,灭绝肉身的欲望便意味着生命的消亡。因而,杜拉斯的小说中同时透射着厚颜无耻与纯洁无理的光耀,回避着思维中惯有的理解,却在它所贯通的深度达到了广泛的接纳。在杜拉斯的小说中,很多女性之所以遭遇不幸的婚姻,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男主人公缺乏对女性的尊重与理解,在与女性的爱情生活中缺乏较多的共同语言。
最后,爱情的升华。在杜拉斯的爱情观中,爱情不仅仅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也应该是整个人类不断向上发展的重要组成体系。正是因为有了爱情的出现,所以人类的社会才拥有了很多丰富的味道。杜拉斯认为爱情是人类不断向上发展的主要动力,因此,爱情不应该仅仅是男女之间简单的爱,还应该上升为更大层面的爱。从杜拉斯的爱情观可以看出,其对爱情的纯度要求较高,爱情应该是一种纯粹的爱,一种奉献的爱,一种彼此体谅的爱。在她后期的文学创作中,尤其是在《情人》里,绝对爱情似乎完全被性爱、肉欲所取代。杜拉斯的爱情观是独特的,在她的精神世界里,爱情能够照亮人的精神和感官,能够通过“我”对他者的开放,最大限度地张扬自我。
二、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
在中国传统的女性爱情观中,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多了很多与西方爱情观念不同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女性的依附主义。无论是在爱情里面,还是在婚姻里面,女性依附于男性是一个长久以来的历史命题。特别是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受到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女性的社会地位一直不高,女性依附于男性而存在。例如,在《诗经》中有“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显示出在爱情中处于弱势的女性心理。因此,在女性的爱情与婚姻生活的选择中,大多缺乏必要的自由的权利。无论是《孔雀东南飞》的刘兰芝与焦仲卿,还是著名的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些在很大层面上是由于整个社会文化对于女性的压制而产生的爱情悲剧。
其次,女性的奉献主义。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一直是一种奉献主义角色,涌现了一大批为爱付出自己生命的女性角色。例如,怒沉百宝箱中的杜丽娘,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还有中国诸多的女性,在很大层面上都带有女性的牺牲精神。女性的牺牲精神既是一种女人本能的生物发展的进化结果,也从很大层面上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女性牺牲角色的定位以及女性在婚姻及爱情层面的话语权的缺乏。例如,舒婷曾经写到:“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一直以来,很少有中国女性能够在文学作品中敢于直接表达自己对于爱、对于情的真实的感觉,能够向自己的夫君提出更多的要求,能够满足自己的诸多需要。这同西方的爱情尤其是杜拉斯笔下的爱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从这种差异中可以看出,中国女性的民主意识尤其是爱情民主意识还有待提高。
再次,对于爱的执念。在中国的诸多文学作品中,爱情的双方对于爱情是存在很大的执念的。这种执念表现为将爱情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山无棱,天地合,乃敢與君绝”,一旦因为某种原因失去了爱情就会失去生命前进的动力与方向。应该说,在中国的传统女性的爱情观中,无论是强烈的贞洁观还是那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婚姻心理,都在一定层面上揭示出其在爱情层面心理的脆弱性,但是,也同时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下女性爱情观的扭曲。
最后,爱的归宿。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是女人最大的归宿。所以,一个女性的主要职责一方面是为了延续家庭、延续香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家族的荣耀。所以,在中国的女性小说中更多的女性扮演的是一种相夫教子的角色。这种把家当作爱的归宿,既成就了女性的价值,也让很多女性背负了更多的爱情的十字架。endprint
总之,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女性爱情在很多方面同西方文化特别是杜拉斯的爱情主义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
三、杜拉斯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观的比较
在上文中简要对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进行了梳理,在本节中将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进行宏观层面的比较。
首先,女权层面的差异。无论是杜拉斯笔下的女主人公,还是中国的传统女性,在很大比例上都扮演着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但是,在面对命运的不公平待遇的时候,中国传统的女性,大多如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样,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隐忍,最后,在沉默中死亡。相比较而言,杜拉斯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无论其社会出身如何,在面临来自生活,尤其是来自于爱情与婚姻生活中的不公正的待遇的时候,她们大多会选择反抗,通过反抗的方式来赢得自己的尊严以及爱的权利,哪怕有的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所以,从这一点来看,杜拉斯的作品赋予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更大层面的反抗意识,这种意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是一种女权意识的具体表现。
其次,对于身体的权利意识差异。在杜拉斯的爱情小说中,对于女性的性爱体验进行了极为细致的描写,在看似露骨的描写中揭示出女性对于自己身体所应该拥有的支配的权利。在杜拉斯的小说中,女主人公看似是欲求不满,其本质上是享有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应该有的爱的体验。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传统女性在自己的婚姻与爱情生活中是比较内敛的,含蓄的,压抑的。这种层面的表现让诸多的中国女性被道德所绑架,难以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进行表达。这也在很大层面上显示出男女之间的不平等。
最后,敢于说“不”的差异。在杜拉斯的作品中,女性角色对于自己的爱情际遇,尤其是所面临的诸多的不公正的待遇是敢于拒绝、敢于说“不”的。正是由于这种直接大胆的追求与表达,让诸多的西方女性摆脱了所谓的宿命的折磨与束缚,在精神与肉体方面都得到了释放。但是,在中国的传统女性角色定位中,不敢说“不”是其主要的性格特点,也是造成诸多的命运悲剧的主要原因。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在中国女性的成长过程当中还应该在民主意识层面进行相应的强化。
总之,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在女性意识、女性权利的追求方面还存在诸多的差异。
四、杜拉斯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观差异产生的原因
在上文中简要对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进行了梳理和比较,杜拉斯与中国传统女性在爱情观层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背景层面的差异。从地理区域上来看,杜拉斯的爱情观是西方文化的彰显;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则是对东方文化的彰显。西方国家在文艺复兴之后,一直注重人性的追求,在这一文化的影响下,追求自我的实现、追求自由已经成为一种西方国家所高度认同的价值观。基于此,在杜拉斯的笔下所塑造的诸多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大多带有较强的民主与反抗意识。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当中,以儒家为代表的文化思想对女性的社会地位以及民主意识都有所压制。在传统的文化观念中,恪守妇道、相夫教子是诸多女性的主要的价值体现。正是由于这种文化层面的差异,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存在很大的不同。
其次,时代的不同。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原有的文化观念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与变革。杜拉斯笔下的人物与故事情节,大多是以上个世纪为主要的创作背景,在这一背景下,工业文明、现代文明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农业文明,各种现代主义理念甚嚣尘上。尤其是在一战之后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迷茫的一代,追求感官层面的享受,在感性与理性中迷失了自我。中国的传统女性其所秉承的爱情观与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现代、后现代的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还没有完全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爱情观。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原因,杜拉斯自身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观之间呈现出了比较大的差异。
最后,杜拉斯自身的原因。在杜拉斯进行爱情主题的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当中,由于自身的成长经历、爱情经历等方面的原因,其所塑造的爱情主人公的角色都会在一定层面上打上作者的主观创作的烙印。从某个角度上来看,杜拉斯所创作的爱情小说,包括故事主人公最终的命运走向,都在一定层面上是作者爱情哲学与爱情心理的一种映射与写照。
总之,由于中西方在文化层面的差异,时代背景的不同以及作者主观思想层面的不同,导致了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的女性爱情观存在很大的差异。
五、杜拉斯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观比较的时代启示
从杜拉斯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观两者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启示。
首先,新时代的爱情应该尊重彼此。无论是杜拉斯的爱情,还是中国传统女性的爱情,都应该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只有尊重彼此的差异,才能够在爱情之路上走得更远,才能收获一份完美的爱情。
其次,要追求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从来不是建立在物质层面的,它更多是以物质为基础,在真性情方面的契合。只有達到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诸多统一,才能够在不断的生命与爱情发展中取得更大的现实成果。
再次,要注重爱情升华。在爱情中不仅仅是两性之间的事情,还包括两个家庭之间的不断的契合。爱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在爱情中需要不断地满足对方获得更多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一种现实爱情的表达,也是未来爱情的主流发展趋势。
最后,广博的爱情。在整个爱情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当中,爱情是人类生存繁衍的需要,也是整个社会文化繁荣的体现。因此,在今后的爱情生活中,不断进行爱情本质的追求与表达是整个爱情获得更大价值体现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爱情的世界里,人类展现出了最好的一面,同时,也呈现出了最坏的一面。如何在爱情中进行自我的正确认知,在遵守法律与道德基础上去勇敢地追求神圣的爱情,应该是当前在个体成长过程当中所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六、结语
本文主要从杜拉斯的爱情观与中国传统女性爱情之间的区别入手,对两者的爱情观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杜拉斯爱情小说的深度解读,也有助于在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科学的爱情观。
参考文献:
[1]陈汤龙,肖凌.期待“化茧成蝶”的爱情——杜拉斯小说情人形象的“蜕变”研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6,37(6):71-75.
[2]徐真华,张向荣.叩问杜拉斯:孤独美学的另一种绝唱[J].广东社会科学,2016(4):159-164.
[3]陈喆.浅析杜拉斯小说《情人》的文化内涵[J].青年文学家,2016(18):50-51.
[4]李梓阡.爱情悲剧下的女性内心解读——评电影杜拉斯《情人》[J].长江丛刊,2016(23):20.
[5]肖凌.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杜拉斯情人系列小说研究[J].北方论丛,2016(2):67-70.
责任编辑:刘 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