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丽芳,叶 军,杨维亮
麝香保心丸作为治疗冠心病领域的一种代表性中成药,在临床应用已数十年,其疗效得到了多项临床研究的证实[1]。本文就在本院就诊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服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心内科诊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均符合内科学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入选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但未行支架植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在35%~60%之间),静息状态下无心绞痛发作,爬3~4层楼梯或快步行走数百米有胸痛发作。(3)年龄≤85岁。排除标准:严重心功能不全,1个月内有急性心肌梗死史,属于不稳定型心绞痛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心肌病,血压控制不达标(大于170/100mmHg),服用其他抗缺血中成药患者。
1.2 分组:观察组30例:男10例,女20例,年龄45~78岁,平均(55.00±7.53)岁,病程1~9年,平均(4.55±1.26)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2~75岁,平均(60.00±4.88)岁,病程1~9年,平均(4.92±1.00)年。两组患者均合并有高血压,无糖尿病,观察组平均血压(133±15)/(82±11)mmHg,对照组平均血压(135±12)/(80±13)mmHg。观察组陈旧性心肌梗死2例,血脂异常10例,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血脂异常1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两组基础治疗均为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控制血压,ACEI及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在胸痛发作频繁时临时短期服用硝酸酯类药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2粒,口服,每日3次,胸痛发作时不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予麝香保心丸10粒临时舌下含服。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效果评估[2]:见表1。记录用药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电图改善情况。心绞痛症状改善:显效(症状消失,同等程度劳动不引起心绞痛或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大于80%);有效(症状改善,同等程度劳动引起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症状无改变,同等程度劳动引起心绞痛发作次数无明显减少,小于50%)。
表1 心绞痛症状改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心电图疗效:见表2。显效(静息时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有所回升,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静息心电图与治疗前无改变)。
表2 心电图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麝香保心丸由人参、麝香、冰片、肉桂、蟾酥、苏合香酯及牛黄等多种中药组成,在中药归属中属芳香温通药类。通过对组合中各项中药的研究提示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有保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心肌氧耗、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生成、改善血流量、纠正心肌缺血等作用[3],从多方面改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心肌缺血,改善患者预后。同时麝香保心丸作为中成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已数十年,其安全性及患者服用药物耐受性研究已得到证实[4],故临床使用是安全可靠的。
通过本文的临床观察,在西药常规治疗冠心病的基础上加用麝香保心丸治疗,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观察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缓解及心电图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这提示加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治疗在改善心绞痛症状上较单纯运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好,更有利于患者症状的缓解,是控制心绞痛发作的理想用药。且麝香保心丸服用方便,价格低廉,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高,具有极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1]朱慧,罗心平,王丽洁,等.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20(5):474-477.
[2]张琴悦,李梅.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14(4):116.
[3]刘群,吕超,张卫东,等.麝香保心丸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47(8):1409.
[4]彭宾宾,韩颖,韩清华.麝香保心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4):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