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热带作物资源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2018-03-09 08:57何进祥
农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关键词:西双版纳发展对策现状

摘 要:西双版纳热带作物资源十分丰富。其大规模地研究及开发利用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改革开放后,其研究及开发利用取得许多方面的重大进展。近年来,研究及开发利用的力度进一步加大。随着西双版纳热带作物产业特别是特色热带作物产业的不断发展,对西双版纳热带作物资源的研究亟待加快和深入,要进一步摸清西双版纳热带作物资源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双版纳;热作资源;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S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51

引言

经济作物是指人工种植的、具有某些特定经济用途的林木、作物。

热带作物是适于热带地区栽培的各类经济作物的总称。在中国通常指在热带地区栽种的特种经济作物,种植范围主要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福建、台湾等省(自治区),尤以海南岛和西双版纳最为适宜。

热带作物通常具有地域性强、经济价值高、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宜于产业化、专门化生产。在西双版纳,热带作物如橡胶、茶叶等,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当地各族群众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

60多年来,西双版纳在热带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云南热带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积极融入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例如,天然橡胶相关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使被国际上划为“非植胶区”的热带北缘云南高海拔地区成功实现了天然橡胶大面积种植,建成了以西双版纳为中心的、技术和产量都居世界1流水平的我国第2大天然橡胶基地,为我国天然橡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 西双版纳丰富多样的热带作物资源

西双版纳优越的自然环境为热带作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热作资源十分丰富,有热带作物2700多种,涵盖了上述所有种类。其中,药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达1715种。还有热带蔬菜300多种、香料植物200多种、油料植物160多种、热带水果110多种、热带花卉100多种、纤维植物90多种、鞣料植物60多种、树脂树胶植物30多种、染料植物10多种。这些丰富多样的热带作物分布十分广泛,遍及西双版纳全州各地。

1.1 4大传统热带作物

粮、胶、糖、茶是西双版纳的四大传统热带作物,在西双版纳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地位。本文主要介绍胶、糖、茶3大传统热带作物。

1.1.1 橡胶

截至目前,西双版纳全州的橡胶种植面积3000km2以上,已建成我国第2大天然橡胶基地。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依托科技创新,积极推进胶园改造,完成低产胶园改造1000km2。2016年,干胶产量32万t。

1.1.2 茶叶

西双版纳遍地是茶园,茶叶品种100余种。近年来,西双版纳以建设中国最优质普洱茶基地为目标,积极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完成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266.67km2、绿色食品茶园认证40km2、有机茶园认证20km2。2016年,种植面积达到666.67km2,干毛茶产量4.8万t。

1.1.3 甘蔗

西双版纳的糖蔗种植及蔗糖产业大致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2016年,种植面积已达133.33km2,年产量91万t,建有糖厂6个。

1.2 其他热带作物举例

1.2.1 咖啡

西双版纳的咖啡种植始于20世纪80年代,重点发展云南小粒咖啡,现种植面积46.67km2。

1.2.2 澳洲坚果

西双版纳的澳洲坚果种植始于20世纪90年代,据不完全统计,种植已达33.33km2以上,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且种植面积还在不断扩大。

1.2.3 香蕉

2000年以前西双版纳的香蕉种植为零星、小面积种植,2000年以后逐步有了大面积种植,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形成规模,种植面积达233.33km2。

1.2.4 石斛

2000年起,西双版纳州开始石斛的规模化种植和加工。目前,西双版纳全州总种植面积已达6.67km2,综合产值上亿元,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1.2.5 辣木

2015年4月中国-古巴辣木科技合作中心在西双版纳(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成立所,7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对古巴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将辣木种子送给古巴革命领袖菲德尔·卡斯特罗,成为中古友谊新的见证。按照“十三五”规划,西双版纳州将大力发展辣木产业,到2020辣木种植面积将达到33.33km2。

2 西双版纳特色热带作物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西双版纳州主动服务国家、省发展战略,确立了把西双版纳建成云南外向型生物产业特色基地的发展目标,将“生物富州”列为自治州六大發展战略之一,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富集的资源优势,加快特色生物产业发展。特色热带经济作物相关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产业总产值达190多亿元,成为带动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2.1 传统特色热作产业稳步发展,优势明显

各种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组合,区域化布局日趋合理,“粮、胶、糖、茶”四大传统特色产业向现代化、产业化转变。如前所述,天然橡胶产业虽遭受价格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但仍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茶叶产业焕发生机,发展提速,质量提升;蔗糖产业稳步发展,通过科技创新并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推进和加快全州甘蔗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产量产值,仍然占据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的绝对主导地位。

2.2 新兴特色热作产业快速发展,前景广阔

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省、州政策引导下,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西双版纳新兴特色生物产业加快发展。

2.2.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

如木薯种植面积近66.67km2;印奇果(星油藤)种植面积达到26.67km2;咖啡种植面积达到50.67km2;石斛种植面积达到6.67km2;汉麻种植面积13.33km2。

2.2.2 龙头企业不断兴起

如光明食品集团云南石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汉麻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相继落户西双版纳。截至目前,年产值2亿元以上的企业14家;年产值1亿元以上的企业25家;年产值超过0.5亿元的生物产业企业共38家。

2.2.3 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在培育和壮大“东风橡胶”、“大益茶”等20余个传统特色生物产业著名品牌时,一批新兴特色生物产业品牌跨入国家级、省级著名品牌行列。截至目前,西双版纳全州共有中国名牌农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1个,云南名牌农产品6个,云南省著名商标8个,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55个。

2.2.4 对外合作不断拓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在周边国家边境地区,以替代种植、合作发展等多种形式种橡胶666.67km2以上,香蕉66.67km2以上。积极建设“中国平安西双版纳金融资产商品(期货)交易所”、“天然橡胶国际电子交易与结算中心”、“普洱茶交易中心”等。

2.2.5 科技创新成效凸显

通过建立研究基地、技术合作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成效逐步凸显,科技进步对生物产业的增长贡献率超过50%,世界首个汉麻纤维系列企业标准在西双版纳州通过评审,石斛系列标准正在加紧研究,生物产业主要产品基本通过QS认证,取得生产业相关创新成果57个,成功推进石斛、汉麻、星油藤(印奇果)等产业向深加工精品化发展。

3 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毋庸置疑,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特色鲜明、优势明显。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3.1 成熟度不高,结构不完善

长时期以来,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粮、胶、糖、茶等传统产业上。而新兴特色生物产业大多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要素相对较为缺乏,各个要素还未形成优化配置,影响产业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3.2 产业链短,附加值不高

无论是经过了几十年发展的传统特色热作产业,还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特色热作产业,由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不高、产品单一等,产业链得不到延伸,附加值上不去。

3.3 发展水平不高,市场竞争力弱

西双版纳地处边疆地区,总体发展水平不高,从而制约和影响特色热作产业的发展。加之信息不灵、知名品牌不多、创新能力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还不具备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3.4 土地资源有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日趋突出

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有限,仅1.9万km2。各类保护区占到了西双版纳全州国土面积的16%;近年来的房地产热,占去了不少的土地资源。今后的发展也必须依赖土地资源,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必将日益突出。

3.5 资金投入不足,投融资难度较大

资金不足是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尽管目前引进了一批知名企业,但投融资的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

4 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根据上述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问题,西双版纳特色热作产业必须主动适应国际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形势和发展需求,立足本地实际,发挥比较优势,坚持特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1 完善工作机构,切实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生物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建立发展热作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对重点工作和重大热作产业项目进行研究解决;建立热作产业发展咨询制度,组建热作产业咨询专家委员会;建立发展熱作产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研究和制定推动特色热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

4.2 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市场竞争力

做好重点生物产业规划,促进生产要素向最适宜区域的优势产业集中。提高产业集中度,充分发挥生物产业的集聚和扩散效应。加快产业整合步伐,支持、鼓励和引导企业进行联合重组,解决热作产业“散、小、弱”的问题。培育和壮大一批龙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名牌产品,以名牌产品带动特色热作产业发展。

4.3 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土地资源,处理好生物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关系。实行有利于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无公害健康产品的生产,制定和完善生物资源保护与开发方面的政策法规,把环境评估作为产业开发的硬性约束条件,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大江大河流域防护林工程、经济林基地建设工程,促进造林与生态修复,使生物资源保护与生物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4.4 创新投融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

制定相关政策,优化投融资环境,吸引更多资金投入特色热作产业,缓解资金短缺困难,防范投资风险;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争取国家、省级的支持;鼓励热作企业通过收购兼并、资产重组形式发展。

4.5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推广能力

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四方英才。依托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及驻州科研院所建立特色热作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培育热作产业创新团队。建立与省内、国内各大科研机构、龙头企业的联系互动机制,通过交流合作,促进技术进步。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热作产业科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提高工作效率。在收入分配方面加大力度向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完善人才使用机制。

参考文献

[1]张玉萍,孙涛,李树忠,等.西双版纳甘蔗糖业基本情况及发展建议[J].农家科技旬刊,2014(12).

[2]邹国民,杨勇,曹云清,等.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的探讨[J].热带农业科技,2015,38(3).

[3]蒋晓云,李芳.西双版纳州香蕉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中国园艺文摘,2015(8).

[4]陈红伟.西双版纳州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

[5]2015年我省热带作物产业化经营发展迅速 热作种植面积达3200万亩[N].云南日报,2016-01-22.

[6]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西双版纳州统计局,2017-04-05.

[7]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Z].西双版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05-26.

[8]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色生物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Z].西政发〔2017〕21号文件.

作者简介:何进祥(1968-),男,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方向:生物学及相近学科、高职教育。

猜你喜欢
西双版纳发展对策现状
西双版纳 一个与冬天背道而驰的地方
YUNNAN
西双版纳散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