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兴香
摘 要:民以食为天。我国向来都很重视粮食作物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玉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种植和收获,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玉米不仅在我国的粮食作物中的地位重要,而且它还是我国粮食作物中种植范围最为广泛的,几乎在我国所有省份都有种植。玉米的种植如此重要,那么现在玉米种植的现实情况是否理想。答案是否定的。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区仍然推广每穴单株的种植方法,导致这些地区的玉米产量都不太理想。但如今,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已经发展成熟,这一种植技术能够很大的提高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面对我国玉米种植的严峻形势,应该尽快推行。
关键词: 玉米种植;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种植玉米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80133114
玉米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目前主要的种植技术却难以让玉米产量实现大幅度的增长。面对这一现实情况,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全面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是在传统的每株单穴玉米种植法的基础上形成的更好的玉米种植方法。对比每株单穴种植法,双株高产种植法主要是由传统的单穴单株种植变为了双株单穴种植。单从种植方法上来看,它能够更好的利用土地,能够更大的节省田间劳动力,能够更多的节省种植时间,能够使劳动者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由此来看,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法在从业生产中的确值得推行。
1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势和要求
1.1 推广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优势
单从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和传统的玉米单株单穴种植技术的定义上来说,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就能够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减少种植玉米对土地资源的浪费。举一个例子:假设有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10kg,用传统的方法就需要用1000m2的土地来种植,但是如果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则500m2的土地就能够播种完毕,这样一来,在种植玉米时,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就相比传统的玉米种植技术节省了大约一半的土地。之所以差距这么大就是因为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法是一种新型的双株单穴种植法。所以这种新的种植方法不仅能够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还能够为劳动者节省更多的时间。种植玉米时,在种子重量一定的情况下,播种1000m2的土地当然要比播种500m2的速度慢上不少。这样一来,劳动者就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播种效率,从而使劳动者的价值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双株高产种植技术还能够使种植的玉米出苗率更高、使玉米的播种对天气的要求更低、使玉米播种更灵活等。
1.2 推广双株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要求
种植玉米时想要采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必须要做好准备工作。不仅如此,采用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时,需要对玉米种子进行前前后后的一系列培养和保障工作。在选取玉米种子时,要保证所选取的玉米种子高质高量。种子应该具有耐寒、耐旱、含水量低、抗病虫害能力强的特点。选好种子这是实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提前条件。在播撒玉米种子时,要确保种子的深度适宜,种子上面的泥土覆盖度适中。在不同的种植场合,不同的种植条件下,应该合理的调整种子的播撒深度和表面泥土覆盖率。在播撒玉米种子后,还应该选取适合玉米种子的化肥来播撒,保证玉米的良好生长。要想实现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良好效果,需要把这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做好[1]。
2 玉米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应用和实践
2.1 实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前期工作
在实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时,应该把挑选好的玉米种子做科学的发芽率实验,确保玉米种子的发芽率符合种植要求。应该为玉米种子选取合适的包衣剂来确保种子的良好性能。在以上前提条件都符合的情况下,最好应该把种子再拿出来晒一下。晒种子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4~5h为宜。晒玉米种子是为了让选出的玉米种子获得更好的成活率,但是要注意一定不能暴晒,防止长时间在太阳下面暴晒导致玉米种子炸裂。在这些准备工作都做好时,就要对玉米种子进行播种了。在播撒玉米种子时,需要保证所播撒玉米种子的分布密度。所播撒玉米种子的分布不宜过密也不宜过稀。
2.2 实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后期工作
玉米高产与否,不仅仅与玉米播种前息息相关,其实与玉米播种后的保障工作也是密不可分。在种植玉米后,要尽快确定玉米上方的泥土覆盖率,以此来确定是否要对所种植的玉米进行人工的踩压。由于玉米在我国各个地区都有种植,所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泥土特性,要根据各地的事实情况来确定是否要对玉米的埋种处进行人工踏压。在玉米种子出苗后,还要根据出苗的多少来进行补苗和拔苗工作。在严重的病虫害时期,要注意为玉米播撒适合的杀虫剂。
3 结语
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确是目前种植玉米的好方法,应该大力推行。但是再好的玉米种植方法也有局限和不足。要想处理好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的缺点和不足,就要在种植玉米时把那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做好。只要实行双株高产种植技术种植玉米时能够处理好那些注意事项,玉米的高产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郭军涛,王卫,张艳华,等.浅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6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