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仰勇
最近读了曹培英老师《〈数学课程标准〉核心词的实践解读——空间观念》这篇文章。文章从“空间观念”的由来发展,到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做了深入的解读,让我受益匪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我也把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运用其中。
下面我就结合“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一课谈谈我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
课例呈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是学生从二维空间转向三维空间学习的起始。如何帮助学生在已有的二维空间基础上建立一个三维空间的表象,就成了这节课的首要任务。所以新课伊始,我通过动画演示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变化过程。
首先,从一个“点”入手,通过“点动成线”的动画演示,建立一维空间,只有长度的平面图形——“线”。
再通过“线动成面”的动画演示,建立既有长度又有宽度的平面图形——“面”。
最后通过“面动成体”的动画演示,建立有长度、有宽度、有高度的立体图形——“体”。
这一系列的动画演示,既让学生复习了以往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由“一维空间”到“三维空间”的演化过程,还能在学生的头脑当中初步架构立体图形的空间表象。同时学生也能感知“点”“线”“面”是立体图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继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做铺垫,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能力。
反思实践
曹培英老师在文章中写到:“小学生形成、发展空间观念主要依靠‘视与‘触,亦即主要途径、手段是观察与操作,两项都属于直观教学范畴。”对于曹老师的这句话,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深有感触。直观教学便于学生比较、辨析图形的特征,掌握图形的特点。尤其本节课是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直观教学更是必不可少。但是通过“看一看”“摸一摸”这样的活动学生只能认识到长方体和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做一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框架,学生也只能从具体的实物立方体,抽象成具体的框架立方体。这样做虽然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但是对于五年级的学生,这样的空间能力是不是过于肤浅?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教材的前后知识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在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我们还将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表面积和体积是定量计算,计算离不开长方体的长、宽、高,而且长、宽、高还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大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看来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长、宽、高的认识比特征的认识更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活动,分别指向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长、宽、高的特性。
活动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曹培英老师在解读“空间观念”时,提到了“空间知觉”和“空间表象”,他是这样说的:“空间知觉是指关于物体、图形的形状、大小及距离、方位等位置关系的知觉。空间表象是在大量空间知觉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物体、图形的形状、大小及相互位置关系的印象。在认知心理学中,表象既是信息加工的成果,又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参照曹培英老师的解读,我想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基本特征,就是“空间知觉”和“空间表象”的建立,它们隶属于“空间观念”,其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在课堂教学中,由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比较明显,学生通过实物的直观观察,经历“看一看、数一数、比一比、量一量”的活动过程,再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很容易获得长方体的表象特征。所以这部分内容放手让学生独立观察,然后再小组交流,最后进行全班的汇报。由于这是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活动经验得来的,所以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高涨。
活动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的特性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到要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课标”对“空间观念”的解读是“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这里面提到一个重要的词语就是“空间想象”。可见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很重要的部分依靠的是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曹培英老师是这样来解读“空间想象”的:“空间想象是指在事物或图形的影响下,在言语的调节下,头脑中已有空间表象经过加工、改造、结合,产生新表象的心理过程。显然,空间知觉是空间表象的基础,空间想象是空间表象的发展。”依据曹培英老师的说法,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认识是“空间知觉”“空间表象”的建立,而这些都是为建立“空间想象”做基础。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就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这样的认识,那么如何发展学生“空间想象”就成为教学的侧重点。
“空间想象”不能乱想,应该有依据地合理想象。针对这节课,我们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由实物图形,结合其特征,想象成框架图形。这个层次相对来说比较浅显,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另外一个是根据框架图形的部分,还原框架原图的模型,再还原实物原图的模型。这个层次相对来说就比较复杂,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学生构建、还原这些框架模型或实物模型,依靠的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又设计了有关“空间想象”的活动,加强学生对长、宽、高的认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12条棱,逐條减少至8条棱、5条棱、3条棱、2条棱。通过拆解长方体框架演示,学生会在头脑中构建长方体形状,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当演示到只有2条棱时,学生看到的只是平面图形,无法构建立体图形。这时在他们的头脑中自然就产生了构建立体图形,至少要有相交于同一顶点的3条棱,也就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然后,我再演示不同顶点、不同长度、不同角度的的长、宽、高,学生依据3条线段的摆放展开想象还原长方体形状。这样一个设计既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又让学生明确了长方体的长、宽、高决定了长方体的形状。如果课堂时间充裕,可以让学生动手画一画长方体的样子,这样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最后,我演示长、宽、高长度上的变化会引起哪些面的变化。在变化中建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明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让图形运动起来看变化,既能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曹培英老师对“空间观念”的解读,我领会到“空间表象、空间想象、空间能力、空间思维”概称为“空间观念”。而把“空间观念”作为备课、上课的核心,不但能让学生的学习更透彻、让知识间的联系更紧密,让知识的迁移更容易,而且能让学生站在整个立体图形的学习高度上进行思考。也许这就是数学核心素养的一方面。
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课题“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评价研究”(课题编号:JJB1316037)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清滨小学)
编辑/魏继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