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程
摘要:乡土文化的传承及人的全面发展迫切呼唤乡土教育。南通市实验小学将乡土教育置于校本课程领域,以培养兼具现代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新一代南通人为目标,初步构建了由文化传承类和学生发展类课程组成的校本课程体系,并在南通乡土情境中实施校本课程。
关键词:乡土教育;校本课程;课程开发;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8)01A-0049-03
什么是乡土?综合众多论述,我们认为,乡土是个体出生或长期生活的,在其生命历程中有情感认同和归属感的,由人文、自然、历史等构成的特定地域。乡土中的学校立足于乡土,发展于乡土,乡土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沃土。学校的核心价值是文化的传承,乡土中的学校传承并发扬乡土文化,尤其是标识性的特色文化,是应然的历史使命。乡土中的人,生于斯长于斯,对乡土文化天然亲近,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发扬乃至创新,是促其成为“有根”之人的基本途径,亦是对乡土的反哺及应有之义。同时,乡土中的人在“躬行”中沐浴乡土文化,可以丰富、改变学习方式,发展个性与能力。
乡土文化的传承发展及人的全面发展呼唤乡土教育。学者谢治菊认为,乡土教育的复兴迫在眉睫,这一复兴是乡土文化从“被动扬弃”到“主动觉醒”的转变过程。潘光旦先生也在《政学罪言》中讲道,企求每一个国民得所位育,地方得所位育,以至于通国得所位育,很大的一部分的工作应从乡土教育入手。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认为应将乡土教育提升至课程的高度,让乡土成为校本课程建设的现场,成为学生乡土情怀的孵化场和个性发展的土壤。“南通味”校本课程,是南通市实验小学基于乡土教育理念,以培养兼具现代精神和乡土情怀的新一代南通人为课程目标,以南通乡土资源为课程内容,以在南通乡土情境中学习为课程实施方式的校本课程。
“南通味”校本课程的内容来自乡土,乡土资源的丰富性决定了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性。我们紧扣课程目标梳理乡土资源,结合我校实际设计课程框架。按照乡土课程的主体功能,我们将“南通味”校本课程分为两类,一是文化传承类课程,二是学生发展类课程。
一、文化传承类课程
1.校训文化传承
校训是一所学校的文化之魂。1904年,我校始建于“紫琅书院”旧址上,是南通市区创立最早的小学。立校之初,创始人便提出“勤敬”校训,百多年来“勤敬”精神薪火相传、弦歌不断。“勤敬”文化已然成为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用“勤敬”的理念作为统领学校的办学思想,在“勤敬”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促进人的发展。
用诵读讲解来记忆“勤敬”。我们编撰校史绘本《泡桐树的礼物》,作为学校送给一年级新生的入校礼物,并通过校内磨课、赛课的方式,编撰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预案集。一年级入学的前三天,结合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着重通过诵读讲解的方式来记忆“勤敬”,让校史成为每个孩子可以记忆的文化。
用先贤故事来解读“勤敬”。我们将从学校走出去的名人先贤的照片制成图文并茂的装饰画展示在校园里,让名人轶事来解读“勤敬”的精神内涵;将五位世界冠军校友的事迹制成“冠军墙”来激励学生。此外,还开展“溯源百年文脉”系列活动,将历任老师、校长、书记请回学校,开设论坛,讲述他们的创业经历,让年轻教师采访退离休老教师,重拾学校历史发展中的珠玑,起到普及认知、内化情感、激发自豪、引领行为的作用。
用榜样行为来示范“勤敬”。我校创办的历程本身就是榜样。创校者之一范当世在立校之初,就拟定指导大纲:“凡为学堂之大纲有三,智育、体育、德育是也。”这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教育理念。此后,他还表明自己的办学决心:“州虽小,乃天下之积;学堂虽小,居众学之先。自我为之,敢不重耶!”从创校者的话语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敢为人先、勇于“实验”的影子,感受到前人对育人责任的担当。我们还从培养身边的榜样入手,成立了“勤敬名师孵化器”,激励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勤敬达人秀”舞台,展现学生的各种优长;设置“勤敬奖励基金”,颁发给优秀学子。
用文化氛围渲染“勤敬”。“勤敬”是校園文化的主题。我校的橱窗、过道、标语、宣传牌、班牌乃至办公室均具有“勤敬”的味道。在展示“勤敬”内涵的同时,我们注重将现代文明气息与传统文化底蕴有机融合,用“美”的形态来表现,让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勤敬”文化的魅力。“勤敬”的精髓要义弥散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浸润着师生的情感理智,化身为师生的行动自觉。
2.节日文化传承
传统节日是文化的载体,是道德的域所。我们将传统节日削繁存精,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创新,从两个维度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一是学科课程渗透。我们组织教师编撰《传统节日文化》校本教材,介绍节日由来、民俗民风、民谚警句以及相关古诗文和歌曲,并形成了一套教学案例集,辐射到各个学科。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各学科教师参照校本教材及其案例,在课堂中进行传统节日文化的渗透与熏陶。二是专题教育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一个年级一个主题。参照校本教材中的经典活动方案,策划开展“南通味”主题教育活动。如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先后组织学生开展“端午知多少”知识竞猜、经典诗文忆屈原、校园才艺大赛、免疫除尘大扫除、包粽品粽做香囊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真正地走进端午、感知端午、品味端午。在丰富的主题实践活动中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深入理解传统节日的内涵,全身心融入家乡文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
二、学生发展类课程
1.民间创作课程
特色制作校本课程。我们组织美术教师挖掘南通特色制作,以南通风筝、如皋木偶、启东版画、南通剪纸、蓝印花布、如东农民画为六大主题,开发了南通特色制作校本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把富含“南通味”的艺术形式、制作工艺带入课堂,如让学生和蓝印花布亲密接触,带学生挑选坯布、脱脂、画样、刻花、刮浆、染色,通过复杂而又严谨的工序逐步还原传统工艺,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先人智慧,以此构建彰显底蕴的学科课程。同时,为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我们还组建了各种特色社团,聘请民间艺人担任社团辅导员,引导学生调研老街的民居建筑、民风人情,制作南通特色鲜明的风筝、剪纸、版画、木偶等,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endprint
乡土童谣校本课程。童謠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南通味”童谣反映了南通的地名、风貌、时令、风俗等信息,蕴藏着丰富的教育内涵。我们通过查阅文献、实地寻访等方式收集整理童谣,然后以说、唱、编、演四大板块设计体例,撰写相应教学预案。每年在三年级组织读童谣、唱童谣、写童谣、演童谣等系列活动,并自编了南通话童谣韵律操。每天上午全体学生做国家统一的广播体操,下午大课间活动做童谣韵律操,把南通的童谣和传统游戏融入体育健身,渗透南通元素,从而形成特色课程。
2.综合实践课程
乡土课程资源立足地域。我校坐落于南通最古老的街区——寺街。寺街有南通最早的寺庙和建筑,有建于宋代的紫薇书院、建于清代的紫琅书院,有一位状元、一位榜眼、十八位进士的故居及遗址,有地下党的联络站、革命烈士的故居等。施宁先生在《走过寺街》一书的前言中写道:“天文地文人文神文合一的寺街,如词如诗如画;历史记载无断层的寺街,如志如史如典。”可以说,寺街是通州古城的缩影,是南通历史的起源。学校周边还有濠河、钟楼、南通博物馆群等极具“南通味”的自然、社会、人文资源。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将学校周边的寺街、濠河、博物馆群等纳入课程视野,作为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现场。
寺街文化节活动为期一个月,以四年级师生为课程主体,以认识、了解、感受寺街的久远文化,培养学生对寺街及家乡的热爱为目标。观寺街,组织学生观看寺街纪录片,回眸寺街的昨天,了解寺街的今天;读寺街,以《走进寺街》为读本,品寺街诗文,读寺街故事,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寺街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丰富内涵;访寺街,编制个性化的寺街探访路线图,品尝寺街美食,欣赏寺街美景,走进名人故居,感受寺街的历史文化;拍寺街,在探访过程中,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寺街的古老“容颜”和值得记忆的“故事”,举行“童眼里的寺街”摄影作品展;画寺街,在美术课堂上,指导学生描绘寺街,优作结集展示;写寺街,结合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将对寺街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写成文字,开展“童心里的寺街”诗歌、作文写作大赛。活动最后,以充溢着家乡味的闭幕晚会画上句号,每年盛大的晚会被家长们誉为“南通的同一首歌”。
濠河博物馆群活动。我们把以濠河博物馆群为代表的南通地方文化引入校本课程。活动主体为五年级师生,各班自行选择一座博物馆进行集体参观,其他馆苑动员家长自发组织假日小队实地探访。在作文课堂中,引导学生撰写参观记,开展主题交流等活动,促使学生通过探究将乡土文化转化为人文素养。每年一次的“馆校共建”主题活动,邀请博物馆、艺术馆的专家,与学生共话南通名人、同台现场书画,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家乡情。
“走近濠河”调查活动。濠河,是南通的古护城河。濠河周边,馆苑林立,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今,濠河风景区已跻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我们组织六年级学生对濠河及周边进行调查研究。课内,学生掌握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学习调查报告的写作范式,并分成若干研究小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如濠河的历史、濠河水质情况、濠河畔的名人等,进行资料收集。课外,各研究小组利用双休日进行实地调查、采访,最终每个小组形成一份翔实的调查研究报告。孩子们做出的调查报告图文并茂、异彩纷呈,有的还向有关部门递交了建设性意见。调查结束后,他们的感受丰富多彩且颇有深度,难能可贵的是,在字里行间都涌动着浓厚的家乡情怀。
乡土文化,是每个人生长的根。南通市实验小学“南通味”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旨在传承乡土文化,孕育家乡情怀。我们努力让学生的校内外生活处处洋溢着“南通味”,让他们在学习中传承,在传承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校本课程的研究,也促使全体教师卷入到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之中,从被动接受、逐渐认同到主动参与,课程意识和能力均有较大提升,学校的科研氛围也愈加浓厚。如今,“南通味”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成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
责任编辑:丁伟红
Abstract: Loc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hu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urgently call for local education. Our school puts local education in the domai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with the goal of cultivating the new generation of both modern spirit and local emotions. As a result, we have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the school-based curriculum system composed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students development and we have implemented such curriculum in the local contexts.
Key words: local educ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