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敏杰
【摘要】 目的 观察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纯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 以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4例。对照组产后接受混合喂养, 实验组产后接受纯母乳喂养。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1 h血糖(PG)、2 h PG、空腹胰岛素(INS)、
1 h INS、2 h INS、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0-120(ISI0-120)、β-cell功能]及脂代谢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FPG、1 h PG、2 h PG、空腹INS、2 h INS、HOMA-IR、ISI0-120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87、5.486、3.320、7.835、5.795、8.908、9.884, P<0.05)。两组患者的1 h INS、β-cell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5、0.137, P>0.05)。对照组患者的HDL-C为(1.47±0.43)mmol/L、LDL-C为(3.01±0.45)mmol/L、TC为(5.83±0.80)mmol/L、TG为(1.79±0.60)mmol/L。
实验组患者的HDL-C为(1.61±0.27)mmol/L、LDL-C为(2.75±0.47)mmol/L、TC为(5.03±0.75)mmol/L、TG为(1.65±0.41)mmol/L。两组患者的TC、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39、2.650, P=0.001、0.010<0.05), 两组患者的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8、1.829, P=0.205、0.071>0.05)。
结论 纯母乳喂养有助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机体糖、脂代谢的改善, 胰岛素敏感性的提高, 胰岛素抵抗能力的降低, 应用效果显著, 值得他推广。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纯母乳喂养;糖代谢;脂代谢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6.048
近些年, 妊娠期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 其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 妊娠期才出现糖尿病, 在增加围生期孕妇、胎儿患病风险的同时, 还会促进孕妇产后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直接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活质量[1]。世界卫生组织(WTO)提倡母乳喂养应在婴儿出生后
1 h即进行哺乳, 6个月内开始纯母乳喂养, 是由于6个月后母乳喂养难以满足婴儿机体需要量, 需加以辅食方可满足上述需求。目前, 就纯母乳喂养对产妇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 本文对本院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纯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8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均随机抽选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者, 经过双盲法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29.41±3.07)岁, 平均分娩前体质量(67.67±6.05)kg, 平均分娩时孕周(39.21±0.57)周。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31.00±
3.71)岁, 平均分娩前体质量(68.05±4.15)kg, 平均分娩时孕周(39.13±0.5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分娩时孕周、分娩前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2]:①知情同意, 主动加入研究;②符合妊娠期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③经过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3]:①伴有肝肾功能障碍、高血压、精神障碍等疾病;
②分娩时孕周<37周;③拒绝产后哺乳。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混合喂养, 具体方法:根据母乳分泌特点, 即早餐多、晚间少, 采取晚间喂养奶类/代乳品, 先让婴儿食50%的母乳, 接着使用牛奶/其他代乳品进行喂养。实验组接受纯母乳喂养, 具体方法:仅向婴儿提供母乳喂养, 不提供其他任何液体/固体食物。帮助婴儿含吸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这样可以有效地刺激泌乳反射, 使婴儿能够较容易吸食到乳汁;同时注意不要留有空隙, 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 也应让奶汁完全充满奶头。喂完奶后, 最好让婴儿趴在大人肩上, 用手轻拍婴儿后背, 拍出嗝再把婴儿放下。嬰儿放下后头最好偏向一侧, 这样即便吐奶也不容易呛咳, 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产后糖代谢、脂代谢等变化情况。脂代谢指标:HDL-C、LDL-C、TC、TG。糖代谢指标:FPG、1 h PG、2 h PG、空腹INS、1 h INS、2 h INS、HOMA-IR、ISI0-120、β-cell功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产后糖代谢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FPG、1 h PG、2 h PG、空腹INS、2 h INS、HOMA-IR、ISI0-120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87、5.486、3.320、7.835、5.795、8.908、9.884, P<0.05)。两组患者的1 h INS、β-cell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5、0.137, P>0.05)。见表1。
2. 2 观察两组脂代谢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HDL-C为(1.47±0.43)mmol/L、LDL-C为(3.01±0.45)mmol/L、TC为(5.83±0.80)mmol/L、TG为(1.79±0.60)mmol/L。实验组患者的HDL-C为(1.61±0.27)mmol/L、LDL-C为(2.75±0.47)mmol/L、TC为(5.03±0.75)mmol/L、TG为(1.65±0.41)mmol/L。两组患者的TC、LDL-C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839、2.650, P=0.001、0.010<0.05), 两组患者的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8、1.829, P=0.205、0.071>0.05)。endprint
3 讨论
据统计, 世界各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14%, 而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为1%~5%, 并且近些年出现逐渐增长趋势, 一般来说, 多数患者产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就糖尿病产妇而言, 临床普遍认为产后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主要是由于产妇糖尿病代谢改变会导致乳汁成分发生变化, 发生乳汁分泌不良。随着当前可临床和研究的不断深入, 提出母乳喂养应在婴儿出生的前6个月内, 便于满足婴儿机体需求量[4]。相关研究指出, 母乳喂养有助于减低产妇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 改善糖代谢, 并且随着母乳喂养时间的延长, 产妇血糖水平也会维持理想的范围内[5]。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FPG、1 h PG、2 h PG、空腹INS、2 h INS、HOMA-IR、ISI0-120均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纯母乳喂养有助于改善糖尿病产妇的糖代谢情况, 主要是由于哺乳刺激体内产生的高催乳素水平可以有效改善B细胞功能, 即催乳素通过对胰岛13细胞表面催乳素受体产生刺激作用, 促使胰岛素的产生、分泌, 进而达到改善糖代谢的目的, 而对照组未接受纯母乳喂养, 在产后3周内, 其催乳素水平则恢复至孕前水平。
一般来说, 正常妊娠者, 随着孕周的增加, 人胎盘生乳素水平也随之增高, 加之孕期饮食结构的改变, 极易出现血脂上升的可能, 同时也属于满足胎儿正常发育所需要而出现的生理变化。据报道,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脂较正常妊娠者高, 并且血脂代谢也存在异常变化[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TC、LDL-C优于对照组(P<0.05), 可能是因为体内催乳素可以阻断脂肪合成、促进脂联素的分泌、增加骨骼肌细胞的脂肪酸氧化等作用, 从而达到调节血脂目的。经过上述内容的综合分析, 纯母乳喂养可以有效维持产妇体内高催乳素水平、充分利用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更好的控制糖代谢、脂代谢。
综上所述, 纯母乳喂养有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代谢、脂代谢, 效果理想,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符怡.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0):5116-5118.
[2] 羅大江. 妊娠期糖尿病相关危险因素对产后发生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实用医学杂志, 2014(4):604-606.
[3] 王加好, 邓冰, 孙袁. 母乳喂养对曾患妊娠期糖尿病妇女糖代谢的影响.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6, 41(7):818-820.
[4] 唐林凤, 高燕燕, 林慧, 等. 纯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糖脂代谢和体成分的影响.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 51(5):66-70.
[5] 王新春, 姚琴.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纯母乳喂养的临床效果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 21(6):200-201.
[6] 范崇纯, 洪青, 朱卫红, 等. 不同喂养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恢复的影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6, 33(3):31-33.
[收稿日期:2017-11-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