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与“情怀”
——论桐城读本的转型

2018-03-08 02:46季雪婷
皖西学院学报 2018年6期
关键词:要旨桐城国文

季雪婷,吴 微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是无锡秦同培为中学教学而选编的著作,1923年初版于上海世界书局。该读本编辑宗旨明确指出“本书供初级中学国文教科之用。选古今合宜适当之文,一一附以语体文,以谋讲解自修之便利,故定名为《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1](P1)

秦同培,字于卿,生卒年不详,民国初期教育家。出身江苏无锡小娄巷秦氏望族。于无锡东林小学堂等新式学校担任教职多年,后在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担任过编辑。秦同培终其一生编辑了大量国文教科书,如《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教授法》《言文对照初等新文范》《新学制小学教科书·高级国文读本》等,除此之外,还编撰了《<左传>评注读本》《<国策>精华》《<两汉书>精华》等注译本,这些注译本显然是供学生课下阅读之用,以拓展学生课外知识,提高学生文学修养。

一、《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的编选理念

《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作为秦同培编选的新式教科书,其“新”的部分首先体现在录选标准上。在此之前的国文教科书多呈现出不适配的特点。《国文读本·序》指出:“学生至此程度,往往厌弃读本,而教员亦多以选授为合宜。于是西搜东索,或苦艰深而难通,或病迂远而不切。”[2](P1)序中指斥读本内容过多,艰深难懂,迂远不切,导致学子厌弃,于教与学皆有不便。无独有偶,《中学国文教科书》“材料过多,非中学五年所能卒业”中学课时有限,而国文课业任务繁重,对学子来说,成诵既为难事,得文章之神味则更难。可见,不适配是那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通病。评选者不顾学子接受之成效,以“多选为宜”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灌输教育,选录大量古文,内容宏博而艰涩难懂,并规避学生兴趣这一话题,一味强调唯识教育。从而导致国文读本在某种程度上的不适配,而《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则有意识地去突破了这一限制。

(一)意胜于词:录“合宜”之文

吴微在桐城国文读本系列总序中指出,“晚清民国桐城古文家们,改变策略,选择‘短洁’浅近的文章而替代之……满足了教育转型与变革期的时代需求,更切合少年儿童的接受能力。突出适配性,桐城派选(读)本这一编选原则,应当引起当代语文界的反思。”[3](P2)吴微在此洞悉了晚清民国时期的桐城文人顺应时代潮流,在国文读本变革中所做的努力,突出适配性的编选原则。秦同培紧跟桐城步伐,在《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编选时强调选“合宜适当之文”就是“适配性”的绝佳表现。

编辑宗旨中深刻言明“选古今合宜之文”,所谓的“合宜”即为“合于现在之新趋势”“合乎初级中学学生之心理”“必确有教学价值和事实意义”[1](P1),必须一一满足这些条件才可被选录,否则概不列入。

首先,“合于现在之新趋势”。该读本初版于1923年,当时所实行的学制是1922年壬戌学制,新学制延长了中学修业年限,秦同培顾虑到新旧学制的差别,在课本内容上做了调整,“前二册当于旧制高小二三年程度,后一册当于旧制中学第一年程度。”[1](P1)将读本的内容层次与难度有意降低,浅深多寡,适宜为当。其中不仅考虑了新旧学制差异的问题,而且还涉及语体渐变的问题。1920年,教育部训令凡国民学校一、二年级,改国文为语体文,至此,国文读本亦由此开启了语体变换的历史进程,使得初小应用语体文成为普遍共识,致使小学的文言水平较之此前有所下降。初级中学国文在小学与高中之间承担着过渡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承前”部分便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言内容的层次,以期更好地衔接与过渡,这亦是中学国文文体趋近白话的前兆。

其次,“合于学生之心理”。“教授国文,宜视程度浅深,若躐等陵节,便易误人。”[4](P1)即国文教授不可超越等级、次序,应深浅适宜,循序渐进。晚清教科书多是填充式选文,手握专权的评选家选文从“质”,而不顾学生接受能力。更甚者,选择晦涩艰难之古文,让学生望而生厌,习而生倦。秦同培切中肯綮,在选文时力避此缺,强调了学生接受的重要性。“所选均趣味浓厚,合于初级中学学生之心理,并与以种种相当之知识。”[1](P1)言明选文注重趣味,选录需依循中学生心理。秦同培广搜博引,扩大桐城古文门径,只求增加读本趣味性,投学生之好。更借桐城古文选本,展现桐城古文之旨趣。

其三,“必确有教学价值和事实意义”。该读本作为教科书,面对的读者是初中学生,理之当然,选文必具教学价值。文中“要旨”即揭示了选文的价值。当然,“评论”中也有补充。另外,选文重意不重词,“凡诗歌美文,均取意胜于词、浅明易晓者,导初学以正路。”[1](P1)其所重之“意”就是评选者所看重的古文价值。文意大于文词,“意胜于词”才是选文之宗旨。文意决定了文章的事实意义与教育价值,在选录时,秦同培考虑到文意的层次,而多选近代实用之文,少择“代圣人立言”的唐宋秦汉之文。“文意”的价值深浅决定文章是否 “合宜”,是否“合宜”决定文章能否被选录,此间环环相扣,紧密相连。

胡晓阳《晚清桐城派古文初学选本研究》一文中[5],谈到了秦同培《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与吴闿生《文法教科书》、二姚《初学读本》及吴芝瑛《俗注读本》有着紧密的联系,此现象自然不会是巧合,秦同培于1901年经“甄别”进入南菁书院,就学其中,受到桐城文人繆荃孙、瞿鸿禨等人的影响,接受到桐城派严格的训练,奉桐城家法为旨归。桐城子弟喜编教科书,传道授业、薪火相承,秦同培沿袭此习,编选古文选本,承继古文大业,并选择以短洁、浅近有趣的文章以发扬桐城“雅洁”之说。然而他不拘于桐城义法,独辟蹊径,选文因时而选,注重意胜于词,重内容的趣味和实用价值,即义理纯正,而略轻辞藻与文章技法。这是白话文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表征,也是桐城古文力求生存而改颜换面的重要体现。

(二)饶有兴味的因“趣”而选

为合乎初级中学学生之心理,所选文本均“趣味浓厚”,这是秦同培选文的独特眼光,也是后期桐城文人选文不唯知识的人文情怀。《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选文根据学年层次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划分,从易到难,由浅及深。但总体上还是选浅白适宜之文,并且所选内容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

其中最典型的是幽默奇趣的动物故事。编者考虑到少年儿童对动物的好奇与喜爱,择取了大量动物题材的简短古文,通过对动物拟人、夸张式的描写展现了趣味横生的动物世界。选择以动物故事来说理,训育读者,不会显得生硬、刻板,更易于让小读者亲近与接受,这是秦同培的别出心裁。这类古文有《谈虎》《猩猩说》《猿说》《谕顽》等,文中主以简明活泼语言表达,虽简短,亦有变化生动之笔。如《谈虎》结末处有谐语“谓虎带长生枷云”,语短而意长,让人体会到其中笑料,讽刺意味无穷。这些关于动物的古文,清晰而新鲜活泼,简短而趣味盎然,且与学生日常生活相连接,便于学生学以致用,从中学得一些生活常识及做人处世之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其次,秦同培还刻意录入描写奇闻逸事的文章,诙谐幽默,趣味横生。此类故事多以人物传记为主,描绘离奇、玄妙的事件。其中生动活泼的形象,曲奇有致的情节,遒劲弥漫的文字,让学生大开眼界,嚼之自有意味。此外,有令人心驰神往的佳景壮物,三两句便能描景如画,体现出一种闲适、清游之乐。还有深入浅出的书信体和议论文,皆是趣中含理,理中带趣。其中偶选诗歌,选者也是别具匠心,选择富有生机、协律有趣的应用诗歌。

如此种种,可见秦同培选文投学生所喜,尽行网罗趣味浓厚的文章。在趣味性的实践上,始终贯注如一,高视阔步,情怀满溢。趣味短文虽结构简单而极富有表现力,体现着古文的张力。

注重读本之趣味不啻为桐城文人选文的通见。随着西方教育思潮的渐入和桐城选文的影响,教育界开始关注学生之心理,编选学生所喜爱的富有趣味的读本。《新学制初级小学教科书》因教材活泼生动、富含趣味而受广大读者喜爱。在宣传广告词中就直白地炫耀其“极饶兴趣”这一亮点:“各校校长,欲求学生们进步迅速,成绩优良,请用这套教科书,因为这套书编制新颖极切实用。各界父兄,欲求儿童们欢喜读书,开发智慧,请用这套教科书,因为这套书,教材活泼极饶兴趣。”[6]显而易见,国文教科书之活泼有趣已经成为大家公认的新优势。力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兴趣,涵养性情并关注现实成为国文读本的新目标。

二、被扩大的“适用”因子

(一)取以为法,劝诫诸生

《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在选文技法、内容编排与濬发思想上都体现出新时期的特点。其中,引人注目的是,《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在“适用”方面比其他选本进行了更深的挖掘。此前,国文选本已开始注重适用,如《祖国文范》“平易雅训之文备应世达意之用”[7](P1),《女子国语课本》“吾国学习国语,向无教科适用之书,本书旨趣,既欲以教授女子,使儿童收间接之效果……以期适用。”[8](P5)但这些选本只限于选文上的适应,而忽视了编排技法上的功用。秦同培深谋远虑,跨出了更大的一步,对适用的挖掘,不局限于选文,更伸向了编排技法。

该读本的正文内容包括题解、作者简介、原文、双行夹批,更于每文之后,附有要旨、评论、注释、译俗。而其中较为出彩的应属 “要旨”“评论”及“译俗”。要旨是本书的一个特色,为便参考研究,读本每篇之后附有要旨,专就文中内容发表议论,并结合学生年龄状况、接受范围,选择适宜的角度谆谆告诫,取此为法,教育学生。“要旨”以理服人,让学子在阅读的同时受到正确的价值观导引。中学生理解能力有限,所理解的古文只是表面事实,而不能学以致用。秦同培认识到这一点,便以“要旨”明说之,让“要旨”充当古文与现实之间的桥梁,从中明确地告诉学生生活所需的常识,做人的道理,为人处世的方法等,而这一切都是学子日后生活必备的技能。与其说“要旨”在教人知识,不如说“要旨”在教人生存。“评论”即为总评,亦是对“要旨”部分的补充,前者评内容,后者补技法,相得益彰。“评论”的重点是文章技法,宽泛处可评其文体、篇章结构、艺术风格,细微处可针对某字某句句式笔法详加论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评论”彰显文章的作文技法,以供学生更深层理解文章,亦可从中学习作文之道。此两部分虽着重点不同,但都力避生涩,写得通俗易懂,清晰简洁,不故作深解。

再者,国文教科书使用“译俗”是新时代的创新之举。“译俗”亦称“俗译”。“译俗”将文言文逐字逐句译为白话文,致力于口语化,力求鲜活,以供读者对照阅读。笔者认为秦同培使用“译俗”有以下两个因素:其一,顺应时势的折中之法。随着国语运动的发展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文白之争已经成为这一时期不可回避的话题,就如蔡元培所说:“国文的问题, 最重要的, 就是白话与文言的竞争。”[9]夏晓虹也称,“只有开通民智,才能使国家富强;而要开通民智,必须使人人通晓文字,中国言、文不一致的现象便成为最大的障碍。为此,非废除文言、推行白话,便别无他路。”[10](P112)虽然文言传统延续数千年,但白话的风靡势在必成。秦同培欲固守古文壁垒,又难挡白话汹涌之来势,无奈之际选择了“以文兼白”的折中之法,保护着传统文学的底线。再者,白话也是新思想的载体,“新的思想必须用新的文体以传达出来”[11](P64),言文对照,既保留了凝练雅致的传统古文,又顺应时势运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引入新思想。俗译一举,顺应思潮,大胆尝试,实为一箭双雕。其二,“言文对照”具有适用性。秦同培编选的教科书、教案如此经年盛行,不外乎秦同培对教育有丰富的经验,编选出了适配的教科书,而言文对照即是适配的要素之一。《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俗译”的应用说明如下:“原文与译俗文,有密切之关系。学者预习可先阅俗译文,得其大意,然后再聆教师讲解,则自然尤为亲切矣”[1](P2)建议颠倒顺序,先预习俗译文,得其大意,才习读原文,这无疑为秦同培多年执教的经验之谈。学生直接阅读古文有一定的难度,难则生厌,先看俗译文,引发学生兴趣,由简到难,学生则易于接受。“将原文译为语体,以便读者自修之用。译文注意口语化,力求其浅显流畅,冀能为读者理解原文之一助。”[12](P2)帮助理解原文即是秦同培的目的。《白话史记读本》编辑大意第九条:“注释后译白话,以代讲解之用,学者理想力薄弱。应先读白话,然后再理会原文,必收事半功倍之效。”[13](P2)先“俗译”,后原文,同样的形式,同样的门路,可见,“俗译”是秦同培对于古文学习捷径的新发现,而且秦同培百试不爽,所以便一直沿用。偏爱“俗译”,源于“俗译”可以助学子“收事半功倍之效”,这是一位教科书编辑者的职责所在,亦是一位师者的情怀所在。

总而言之,《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是秦同培的倾心之作,在内容编排上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其中别出机杼的要旨、精心指点的评论、明白如话的译俗,这一切的编排技法都是为了服务于展现古文中的生存技能,取以为法,劝诫诸生。

(二)新内涵的生发

如果说清末国文教科书的编写还仅仅是新瓶装旧酒,那么民初国文教科书的编写则是新瓶装新酒。清末国文教科书重技法而轻内容,而民初国文教科书却相背而行,重内容而轻技法。“以新思潮和新文学为内容,正是这一时期初中国文教科书的共同特点。”[14](P119)受新时代新思潮的影响,民初国文教科书开始引进新思潮,注重读本与生活现实的联系。秦同培借助趣味性的古文来培养中学生的生存技能和处世情怀,文中阐述了大量深刻的新内涵,引以为戒,导学生以正路。

其一,养自立之精神。民国初期,政局动荡不安,统治者醉心权力的争夺,而知识分子身处其中,祈求一种太平、安稳的生活,欲求自保则必自立。教科书开始将学生引向社会问题的探讨,国文读本的目的由清末传授知识与进行德育转变成民国初期的培养兴趣与技能,希望改变受传统儒学教化而形成的软弱的国民性格,让学生具有一种自持、自立意识。在《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中处处可看到一种独立自主的自持心理,以及身体力行的自立精神。

欲学子自立首先是要教育学子学会自理,选文从注重个人卫生、饮食、起居、旅游等各个方面诱导。比如饮食需谨慎、注意呼吸卫生和保持身体清洁、适当旅游可舒心养性等等。其次,精神独立。编选者通过文章要旨告诫学子在行为上要循规蹈矩,廉洁自持,通过谨言慎行来达到自治;在学习上,要勤学上进,尽力为学,不愧于人,无愧于己。不仅只是学课本上的内容,生活无处不学习,要善于观察,勇于探索,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见闻;不仅如此,在人格品性上也要注重自我培养,通过外界事物来陶冶心性,在为人处世中提高素质修养等等,这些都是自立于世必须具备的谋生技能。编者有意筛选这些富有情趣的选文,精心编写要旨,其目的则是为了传递新的教育思想。

其二,追“科学”之思想。桐城文人对科学一直处于一种置之不理的态度,而秦同培打破这一惯例,主动出击,倡导追求科学。继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思潮汹涌澎湃,科学成为时代的旗帜。而教科书的编选是为启发学生思想,并让其了解现代思潮的大概。紧随着时代的步伐,秦同培自觉将科学思想引入教科书。读本中表达了强烈的“拒绝愚昧、倡导科学”的思想,认为无知是一种极为可耻的事情。《蜃说》“海市蜃楼,乃光线曲折所生之幻象。研究物理学者,类能言之。我国古人,均于章句中寻生涯。不知物理,故见蜃气,则惊骇呼号。学者宜极力研究科学,以洗拭前耻。”[15](P54)科学可助学子脱离蒙昧、无知,寻求正常的思维、正确的信仰,促使学子在学业上、生活上得到进步。秦同培高瞻远瞩,于读本中展现新内涵、宣扬新思想,确有远见。

要之,选本体现着编选者独特的眼光,亦潜藏着编选者的文化情怀。《言文对照初级中学国文读本》是桐城后期选本,在桐城文派式微的关头,秦同培一改桐城选本故有的编选模式,广搜博引,精心编排,锐意创新,向世人展现出桐城选本脱胎换骨的新貌。其中展现出的惨淡经营与文化情怀,令人感慨万端,唏嘘不已。其文化情怀表现两个方面:其一,“广辟门径,变而后大”。大胆打破桐城文统,不拘派别之见,广辟门径,文取多家。甚至选入了近代翘楚人物梁启超的作品。选文专取趣味,不问宗派,兼容各家。除古文之外,还纳七古韵文、新乐府诗歌等入读本。民国桐城的“适用”思想背负着摆脱古文终结命运的使命,在不同时期,桐城选本会选用不同的适用对策。但如此广辟门径,前所未有。其二,“剔选知识、摒弃教化”。选文均取 “意胜于词”,凡文以意为先,“导初学以正路”,注重文章所具有的实用性,选择趣味古文,使学生得其中神味,而不是一味地知识倾灌。不唯知识,不重教化,而重乎技法与技能。虽然抵不上陈平原那种纯净的“人间情怀”,却也是不可多得的文人情怀。同时,这种新的选文取向也意味着桐城文人善于洞察时势变迁,顺时而动,以求古文在变革中的新生。

猜你喜欢
要旨桐城国文
桐城三祖传记文创作之差异探微
转弯, 也是人生的一种前进方式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浅析桐城歌的艺术特征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幻笔的艺术:《红楼梦》的“金陵省”与“所指优势”释出的要旨
安徽桐城六尺巷
论文综述及其写作要领
2016年『東南文化』第4号主な論文の要旨
“桐城歌”的保护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