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勋
摘 要: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意味着学生有机会思考和创造,了解自己的弱点和优势,从而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在自己薄弱的方面以及想学的东西上更好地分配时间。然而自学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都非常困难,因为学生自学必须要有自觉性与目标性。自主学习的过程应该包括设定目标和制订实现这些目标的计划,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初中语文;培养
俗話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现如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被看重,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是终身有益的,主动学习的好处有很多,包括提高批判性思维技能、增加新信息的保留和传递、增强学习动力、提高人际交往技能和提高课堂效率。而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一系列的广泛教学策略,让学生在课堂上作为积极的参与者融入老师的教学氛围中。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学好语文对学习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帮助,培养语文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浅谈几点培养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一、让学生学会预习
预习是在学习之前进行自学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的方法,是学生进行独立学习的尝试,能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习惯。初中的课程压力相比小学来说是重了很多,学生在上课时很可能无法吸收老师讲的内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准备工作,学语文也是如此,所以在上课前要做好预习工作,上语文课之前,让学生可以在课下先阅读一遍课文,这样学生能更好地跟上教师讲课的脚步,提升学习效果。预习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预习为学生在课堂上节省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而学生预习也要有计划地进行:(1)阅读下节课要进行学习的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大致要讲的主题、人物关系等。(2)把不明白的地方进行标记,在课堂上可以向教师提出疑问。(3)结合辅助材料读懂自己不明白的地方。(4)学生进行对课文的思考,提出自己的看法。(5)做好笔记,笔记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更好地记忆课文。如果学生做好了预习工作,对于学习的帮助是非常大的,老师讲课也事半功倍了。
二、采用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自主学习
让学生自主学习与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是迥然不同的,比起传统教学模式的僵硬灌鸭式教学,自主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更具有积极性与主动性,极大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论及基础教育时指出学生死记硬背、机械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方式。教师可以采取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接触材料,参与课堂并互相协作。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分成若干个小组,保持各个小组水平大致相当,课堂上可以进行学习竞赛,答对问题的加分,鼓励学生融入课堂中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不要马上给出答案,应当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要明白,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非常重要。
三、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培养自主学习兴趣
教师要主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学会提出质疑,学会变通。教导学生学会质疑,有自己的看法与思考,不一味相信书本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质量。有质疑,才能有创新,学会质疑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它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以及学习兴趣,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教师在课堂上要多鼓励学生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观点看法,学习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教师在教学时,不要只提供现有的知识内容,而要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欲望,从而完成自主学习。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惑以及惊奇开始的。”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质疑的重要性,没有疑问就没有思考。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文章中心提出疑问,让学生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力求让每个学生自觉主动学习。为了让学生主动学习,为了让他们在学习中变得更加独立,对自己学习负起责任,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主动建构自身知识结构,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康新朝.初中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浅谈[J].都市家教月刊,2013(12):231.
[2]周代兰.浅谈初中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2):93.
[3]刘涛.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J].考试周刊,2016(4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