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相应的历史背景,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教学观念陈旧、关注最后的学习结果、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科学的教学评价等问题,所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要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从内容、方法、评价等各个方面采取不同的培养策略,以改变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具体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高效的教学准备、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等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初探。
关键词: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是指在历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历史学科品格和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下,高中历史教学主要是注重最后的学习结果和学生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老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明确学生的主體地位,坚持全面发展观,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老师要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时,老师可以在教学开始进行有效的提问,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教学资源进行史料搜集,提高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最后通过老师对古代中国的发明与发现的具体讲解,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进行高效的教学准备,制定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丰富,涉及广泛,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所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老师进行高效的备课。仔细研读教学内容,充分运用教材中的历史图片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是对学生的准备,由于每位学生的历史基础不尽相同,在历史空间观念、思维逻辑等方面各有差异,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全面了解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具体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例如,在学习《红军的长征》时,老师先要给学生讲解一些长征的背景,使学生明白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对日继续妥协,而对红军进行围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然后为学生呈现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使学生通过对图形的分析加深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提高核心素养。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需要学生对高中历史学习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创设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教学法等,并且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这样既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还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的影响》时,老师在教学的导入环节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鸦片战争的影像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看到鸦片战争的场面,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老师创设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又是什么,然后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相互讨论;接着在分析了原因背景之后,系统为学生讲解鸦片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产生的影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四、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全面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学评价是有效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保证,在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下,更好地把握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所以要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首先是评价主体要更加广泛多元化,不能仅局限于老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其次是评价内容要更加全面多样化,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各个方面,所以教学评价要涉及各个方面,这样才能更加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总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不断探索,并加以改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适时指导和教学方法的丰富;同时也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少伟.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初探[J].科教导刊(下旬),2017(2):122-123.
[2]吴秀琴.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5(94):125-126.
编辑 李琴芳